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和光同尘 - 诗文/邓淦群

和光同尘 - 诗文/邓淦群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4-12-31 21:26:14 | 点击:2464

每日新闻网讯  诗文/邓淦群

 02.jpg

在晨曦微露的缝隙里,

我寻觅那一抹和煦的光,

它不耀眼,却温暖如初,

悄悄融入尘世的每个角落。

03.jpg 

我是那粒微尘,在光中游走,

不追逐云的飘逸,不羡慕星的闪耀,

只愿在平凡中,找寻生命的真谛,

和光同尘,是我无声的誓言。

4.jpg 

风,轻轻吹过,带走了喧嚣,

留下的是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我听见,时间在指尖轻轻流淌,

每一秒,都是生命的礼赞。

05.jpg 

在喧嚣的世界里,我学会了沉默,

不是逃避,而是更深地融入,

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与时舒卷,

失去了自我,却成就了广阔。

001.jpg 

光与尘,是生命的两极,

却又在不经意间,交织成最美的画卷,

我,在这画卷中漫步,

感受着光与尘的和谐,体味着生命的韵味。

06.jpg 

和光同尘,是一种境界,

是心灵的归宿,是生命的升华,

它教会我,在繁华中保持清醒,

在平凡中看见不凡的自己。

07.jpg 

我,愿做那粒微尘,

在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不张扬,不卑微,

只愿在这尘世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08.jpg

      题跋解析:‌和光同尘‌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基本含义是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具体来说,‌“和光”指的是混合各种光泽,使光耀不突出;“同尘”则是与尘世相同,不突出自己‌。这个成语出自《道德经》,强调个体在保持本真的同时,融入社会,与人和睦相处。和光同尘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认为,个体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妄为,保持内心的光明与外在的世俗相融合,达到一种既保持自我本真,又能融入社会的和谐状态。在现代社会中,和光同尘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社会冲突,促进人际和谐。通过包容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和利益诉求,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矛盾和冲突,从而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

 一、主题与意境

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自由体诗歌,通过光与尘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深邃的生命哲学。诗歌以晨曦微露为引子,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进而引出“和光同尘”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二、意象与象征

1. 光:在诗歌中,光象征着智慧、温暖和希望。它不耀眼,却温暖如初,暗示着真正的智慧不是外在的炫耀,而是内在的平和与温暖。光也代表着指引,引领诗人和读者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2. 尘:尘则象征着平凡、卑微和世俗。诗人将自己比作微尘,表达了对生命的谦卑态度。同时,尘也代表着生命的本质,每一个微尘都是构成世界的一部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 光与尘的交织:光与尘的交织,象征着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诗歌中,光与尘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这种交织,体现了生命的和谐与美好。

、情感与哲理

1. 情感:诗歌中蕴含着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光与尘中漫步的情境,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恩。

2. 哲理:诗歌传达了一种深刻的生命哲理。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是外在的炫耀,而是内心的平和与宁静;真正的价值不是地位的高低,而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同时,诗歌也强调了和谐与包容的重要性,只有当我们学会与光同尘,才能真正融入这个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四、语言与结构

1. 语言: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丰富。

2. 结构:诗歌的结构清晰、紧凑,由晨曦微露引入主题,再通过光与尘的意象展开哲理探讨,最后以诗人的誓言和感悟作结。整个诗歌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综述,《和光同尘》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光与尘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它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学会与光同尘,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谛和价值。

 9.jpg

 注:图片来自网络。

若水作于上海鸿巢

2024年12月30日星期一午后

10.jpg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邓淦群博士,系特级国际职业经理人,浙商研究会研究员。自诩命运多舛,曾是正科干部、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国企上市公司总助,多家民企高管,企业管理顾问/导师、大学客座教授和研究会研究员等。笔耕不辍,撰文写诗几百篇,在权威期刊、报纸和网站发表,多家网络媒体转载,著名文库收录;撰文参编多种书刊,并接受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和电视专访。荣获首届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个人,中国首届职业经理人CEO魅力奖,中国首届杰出经营管理大师,温州首届十大职业经理人,温州首届十大魅力男人,平安建设集团最佳导师等。喜欢写作及诗歌创作、国画书法、小提琴、歌唱、太极拳、旅游、乒乓和羽毛球运动。

 

编辑:唐玲

【作者:诗文/邓淦群】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