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积厚成势:时光之河的低语

积厚成势:时光之河的低语

来源:每日新闻网讯 诗文/邓淦群 | 时间:2025-01-10 10:58:18 | 点击:6057

每日新闻网讯  诗文/邓淦群

001.jpg

在岁月的深渊里,静默流淌着一条河,

它静水流深,不疾不徐,

却携带着山河的重量,阳光的金色,

那是时光之河,积厚成势,低吟浅唱。

002.jpg 

一、萌芽:细微之处见真章

初春的晨曦,露珠轻吻着嫩绿的芽尖,

每一滴都蕴含着生命的奥秘,细微而坚韧。

正如知识的种子,在心田悄然播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我们在书页间跋涉,于墨香里沉醉,

一字一句,构建起思想的楼阁。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积累,

正是未来大厦的基石,深沉而稳固。

003.jpg

二、磨砺:风雨中的坚持与蜕变

夏日炎炎,狂风骤雨,树木摇曳生姿,

每一次挑战,都是对根系的考验,对枝叶的洗礼。

正如人生路上,风雨兼程,坎坷不断,

但正是这些磨砺,铸就了灵魂的硬度,心灵的深度。

我们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在挫折中学会坚韧,

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更好地站起,

就像河流绕过礁石,终将汇入更广阔的海洋,

积厚成势,不仅在于量的积累,更在于质的飞跃。

0005.jpg

三、沉淀:岁月静好,时光如金

秋风起时,落叶纷飞,金黄铺满小径,

那是时间的沉淀,是生命之树给予大地的馈赠。

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学会了静默与思考,

将过往的经历,化作内心的宝藏,熠熠生辉。

每一个深夜的灯火,每一次黎明的曙光,

都是对梦想不懈追求的见证,

那些默默耕耘的日子,如同沙漏中的细沙,

缓缓流逝,却在心底堆积成山,厚重而庄严。

004.jpg 

四、奔腾:汇聚江河,终成大海

冬日严寒,河流封冻,看似静止,实则暗流涌动,

等待春暖花开,再次奔腾不息,汇入浩渺。

正如我们的人生,经历四季更迭,终将迎来辉煌,

那些年的积累与沉淀,在这一刻,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站在时代的潮头,以厚积薄发,积厚成势的姿态,

拥抱变化,挑战未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就像河流终将汇入大海,成就无垠的壮阔,

我们也在不断的积累与成长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0006.jpg 

尾声:时光不息,积厚成势

时光之河,悠悠向前,从不为谁停留,

但在这条河流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书写者。

积厚成势,不仅是时间的艺术,更是心灵的修行,

让我们在这条不息的旅途中,勇敢前行,拥抱每一个明天。

于是,当岁月老去,回望来路,

我们会发现,那些平凡的日子,

因积厚成势,而变得非凡,

生命之树,因此更加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0007.jpg

题跋解析:

“积厚成势”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其含义指通过长期的积累逐渐形成强大的态势或优势。

1、字面解释

“积厚”指的是持续不断的积累过程,强调的是量变的累积。

“成势”则是指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所形成的具有影响力的态势或优势。

2、出处与原文

虽然“积厚成势”这一具体表述可能未直接出现在古代经典文献中,但其理念与“积微成著”、“厚积薄发”等成语相呼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积累、强调渐变的思想。不过,有一个相近的成语“积厚成器”,出自《旧唐书·韩弘传》:“降神挺材,积厚成器,中蕴深闳之量,外标严重之姿。”意指根基深厚,养成才干。

3、典故故事

虽然“积厚成势”没有直接的典故故事,但我们可以从类似成语的典故中汲取灵感。比如,“愚公移山”的故事就体现了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即使面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能逐渐积累力量,最终取得成功。这与“积厚成势”所强调的积累与渐变理念不谋而合。

4、灵感触发

领袖在新年致辞中说:中国的发展,积厚成势。因有感而发此诗。

0009.jpg 

若水作于上海鸿巢

2025年1月7日星期二 上午

甲辰年腊月初八 今日是腊八节

注:图片来自网络。

0008.jpg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邓淦群博士,系特级国际职业经理人,浙商研究会研究员。自诩命运多舛,曾是正科干部、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国企上市公司总助,多家民企高管,企业管理顾问/导师、大学客座教授和研究会研究员等。笔耕不辍,撰文写诗几百篇,在权威期刊、报纸和网站发表,多家网络媒体转载,著名文库收录;撰文参编多种书刊,并接受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和电视专访。荣获首届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个人,中国首届职业经理人CEO魅力奖,中国首届杰出经营管理大师,温州首届十大职业经理人,温州首届十大魅力男人,平安建设集团最佳导师等。喜欢写作及诗歌创作、国画书法、小提琴、歌唱、太极拳、旅游、乒乓和羽毛球运动。

 

编辑:唐玲


【作者:诗文/邓淦群】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IP出海”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作者:杨杉(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会员)  放眼近期全球市场,从《黑神话:悟空》到《哪吒之魔童闹海》,再到LABUBU(拉布布),来自中国的“明星”一个比一个耀眼。而这一系列的文化出海现象背后都离不开IP的力量。  在...

缤纷暑期

  7月8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东胜路小学的孩子们在“海底隧道”参观。  暑假期间,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假期生活。  新华社发(王海滨摄)  7月8日,在江苏省兴化市昭阳街道,小朋友在老师指导下制作陶艺作品。 ...

那条河从我心上流过(散文)

  家乡小镇有一个方形池塘,塘上的石壁上刻有4个大字“汾源灵沼”,塘中之水自石壁的龙口奔涌而出,滚滚滔滔,声如雷鸣。“裂壁天涯走惊雷,百曲千阻唱无悔。”这里就是汾河的发源地,也是所有家乡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它如同一面明镜,...

“青春笔友计划”让梦想在笔尖生长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你有多久没有提笔给亲友手写书信了?在信息奔涌的时代,一封手写的信笺,承载着怎样的重量?  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固厢乡,一场跨越山河、连接象牙塔与乡土间的“青春笔友计划”,正用最质朴的方式,为80名乡...

用哲思之光照亮少年成长之路——评陈曦《少年逍遥游》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庄子是十分特别的一位。鲁迅评价庄子之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玄奥奇警的思想寄寓于汪洋恣肆的文辞,庄子留给后世的既是思想高峰,又是文学富矿。但是,庄子并不容易接近...

文化学者薛仁明深圳分享新版《其人如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芳)7月3日,知名作家、文化学者薛仁明来到深圳,为其新版的代表作《其人如天》举办签售讲座。活动现场座无虚席,薛仁明以幽默而生动的语言解读《史记》人物的精神风骨与中国历史。图为...

朱宇清《物换星移》:以奇幻想象探索科技伦理

  本报电(徐妍迪)近日,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科幻文学与现实世界跨越时空的对话——朱宇清《物换星移》作品分享会”在京举办。  《物换星移》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作品以星际文明跃升为背景,构建起星球文明突破“物质陷阱”后多方...

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互为镜像的成长故事

  作为最早被人类驯服的家畜之一,狗在漫长历史中与人类相依为命,犹如家庭成员。然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又有多深?丘克军的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花城出版社出版)讲述的正是“我”与小狗阿花共奔赴、同命运的成长故事,在跌宕起伏的...

“昆仑石刻”引发学术争鸣 真理就该越辩越明

 最近,一则文史领域的学术资讯火出了圈。《光明日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的文章《重大发现!秦始皇派人去昆仑山采长生不老药的石刻找到了》后,诸多专家学者围绕着石刻真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光明日报》也在“...

巴金《火》:全民抗战 浴火新生

  巴金《火》的多个版本,中国现代文学馆巴金藏书文库藏。作者供图  1938年深冬,桂林城在日寇的狂轰滥炸下化作一片火海。巴金站在月牙山上,这位以笔为剑的战士目光穿透“半个天空的黑烟”,凝视着这座正在被烈焰吞噬的城市。火...

2025
01/10
10:58
诗文/邓淦群
浏览量: 605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