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插画中的旧书情调

插画中的旧书情调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09 12:22:26 | 点击:489

艾芜《南行记续篇》插图一(吴冠中绘)

艾芜《南行记续篇》插图二(蒋正鸿绘)

杨朔《生命泉》题图二(袁运甫绘)

杨朔《生命泉》题图一(袁运甫绘)

《包法利夫人》插图

《新儿女英雄传》书影

《巨手》插图(袁运甫绘)

◎周立民

近日京中藏书大家姜德明先生旧藏拍卖,激起不少涟漪。追忆与姜先生一次次聊天,他兴致勃勃谈的都是书前书后的故事,印装的精美,对插图和设计的赞不绝口……这让我多少品味出拾掇旧书刊的三昧:那不是数钞票,得有一点情调,才不辜负这些饱经岁月风尘的旧书刊。为了这么一点小趣味小情调,我愿不时翻起那些有各种图画的旧书,由此向往昔时光进发。

拾掇旧书总得有一点情调

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鲁迅译契诃夫的小说,竟然说:“这回的翻译的主意,与其说为了文章,倒不如说是因为插画;德译本的出版,好像也是为了插画的。这位插画家玛修丁(V.N.Massiutin),是将木刻最早给中国读者赏鉴的人,《未名丛刊》中《十二个》的插图,就是他的作品,离现在大约已有十多年了。”“老头子”不惜自贬身价,说自己的翻译不过是“插图的说明”:“契诃夫的这一类的小说,我已经绍介过三篇。这种轻松的小品,恐怕中国是早有译本的,但我却为了别一个目的:原本的插画,大概当然是作品的装饰,而我的翻译,则不过当作插画的说明。”(《〈坏孩子和别的奇闻〉译者后记》,《鲁迅全集》1981年版第406页)如此买椟还珠,鲁迅可谓超级玩家。东施效颦,我流连于书肆,常常是为了插画而买书。一些小册子,不要说收藏家了,一般人都看不上眼,我照收不误,且不避什么过时和应时,回家捧着这些发黄的书页看得津津有味。

当年旧事,豪华的插画阵容

鲁迅爱图画的旧事,说的人太多了,不必再说。我想说,那一代文人的审美都在线,有很多爱好也是共通的。比如巴金,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办平明出版社,译世界名著,虽然标榜为平民出书,可是,书出得不寒碜,很多名著都精选了插图,尽管当时印刷条件大大限制了图像的印制效果,可是精美的插图与优美的文字浑然一体,还是让人爱不释手。我就比较喜欢他印的《包法利夫人》(李健吾译,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9月初版),里面配有法国Pierre Laprade作插图,看样子像是钢笔线描画,细部密不透风,疏处又可以空旷跑马,与世界名著的格调和文字很搭,常把我诱至小说人物内心深处。平明出版社为巴金妻子萧珊所出的译作《别尔金小说集》,配有俄国的水彩插图,让人翻开便感觉到普希金笔下的大风雪。

那个时代的画家也都放下身段放下润笔,肯为书刊配图。这种风气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很兴盛,后来大家便默不作声了。黄永玉的版画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他给文学作品所配的插图。1959年,中国出版界一次壮观的豪举就是为郭沫若的《百花齐放》出版了木刻插图本(人民日报出版社1959年4月版)。刘岘、李桦、力群、黄永玉、王琦、马克……这些木刻家在今天冠以“大师”的名号,人们都不会有意见吧,他们为该集中101首诗都配了插图,就像一个盛大的画展,难怪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我要特别提到《人民日报》编辑部同志们的鼓舞,我还要感谢他们动员了好些同志作插图。”并非只有郭沫若这个级别的作者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当时的书刊插图几乎是标配,且薄薄的小册子很多,出版社并未因为小、薄就轻慢它们,相反每个环节都很用心。《新儿女英雄传》,当时算是流行小说吧,我手头的这本海燕书店1950年10月第八版的封面和扉页上“袁静、孔厥合著”并排的是“彦涵插图”,可见插图是该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秦牧的一本《巨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8月版)封面和插图都是画家袁运甫。袁先生的画,明快的线条中不乏现代感,很有装饰性,适合做插画。

艾芜的《南行记续篇》(作家出版社1964年9月版),文前赫然有插图目次,原来也是豪华阵容:野牛寨(吴冠中作)、芒景寨(蒋正鸿作)、姐哈寨(徐启雄作)、边疆女教师(姚有多作)、边寨人家的历史(袁运甫作)、雾(柳成荫作)、群山中(柳成荫作)。像吴冠中这样的后来在市场上画价奇昂的画家,画作被用来做插图,在当年也是平常事。《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2月第2版)的插图就是吴冠中。遗憾的是,这些书包括很多世界名著后来重印、改排新版后,里面的插图都不见踪影,当年编辑和画家的心血付之东流。近几年,风气转变,插图本、珍藏本纷至沓来,插画似有卷土重来之势。我不满足的是,这都是豪华装、“珍藏版”,不像是给平常人读的,甚至只打算让人“珍藏”,不像要人日常阅读。其实,美应当在日常生活中焕发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才最有生命力。我还是怀念那些普通的小册子、平装本,从中照样能够享受到豪华的、精心的装帧阵容。在冬日的午后,沏一杯热茶,有心无心地翻起来,那才惬意。

赏心悦目的题图和尾花

不仅仅是插图,环衬、题图、尾花这些美术元素的加入,增强了一本书的美感和艺术性,这样的小书捧在手里,文图相得益彰,翻开让人有一种收获感。图书的装帧设计,不只有封面、版式,它还体现在诸多细节中,是一个整体设计。比如扉页、环衬,现在很多书都是“白茫茫大地一片干净”,只有墨猪一般呆滞的书名等信息。别忘了,这也是一本书的脸面啊,就像推了家门走进来的第一眼所见。辛笛的诗集《印象·花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6月版),摊开扉页,左右相连,深绿色衬底,书名和出版社分居右上和左下,铺满页面的是凌乱又有所表达的线条,像抽象的“印象”,又似具象的花束。袁运甫为秦牧设计封面、作插图的《巨手》,扉页上部是一个田字格,书名和作者名占了对角的两格,另外两个是设计者精心绘制的线描画,封面艺术气息浓厚。

现在几乎已经绝迹的题图和尾花也非常值得怀念,虽然都是比较简单的装饰性图案,但是,它们的存在让单调、呆板的文字页面有了活气,犹如在一堵密不透风的墙上开了一扇窗。这些零零碎碎的小图,常常不过是闲花野草,然而,却是装帧者手绘,它的手工感又让机械的印刷中留下人的踪迹,使一本书变得亲切可感。这些年,遇到这种有题图、尾花的小书,我甚至都不关心内容,直接拿下。袁运甫为杨朔作插画的《生命泉》(作家出版社1964年6月版),不过100多页的小书,却让人有精美绝伦之感。装饰风格极强的书装不说,每篇文章的题图,作者一丝不肯马虎,紧扣文意,又画出了自己的特色,使全书在文字之外,又多了一套可以欣赏的系统。

百花文艺出版社的那套小开本散文集,作者和内容自然引人瞩目,我还很喜欢它们的题图、尾花这些小装饰,书卷气之外不乏灵动,小细节中提高了全书的品位。小小开本,因为这些,翻开书仿佛让人置身花草繁盛的原野,自有一番别样的感受。叶圣陶的《小记十篇》1979年5月第二版书前《再版说明》中说:“初版时所刊的照片,再版时全部撤销,改为每篇加题头图一幅。”我认为这是一个高明的决定,手绘题图的艺术感远胜照片。孙犁的《秀露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3月版)很多文末都有小小的尾花,采用的是小花小草,不复杂,有自然气息,跟孙犁平淡、自然的文风十分契合,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当年的书刊也有很明显的短板:纸张很差,印制技术也无法与现在相比,特殊的工艺更是凤毛麟角。然而,在今天各项基础条件都要比过去好的情形下,我们的图书又缺了至关重要的艺术感、手工感和书卷气,都变成电脑制作、流水线上的标准件,未免乏味,也缺少情调。这也是我又扮九斤老太越发喜欢去翻阅那些时间越来越推远的出版物的原因。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IP出海”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作者:杨杉(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会员)  放眼近期全球市场,从《黑神话:悟空》到《哪吒之魔童闹海》,再到LABUBU(拉布布),来自中国的“明星”一个比一个耀眼。而这一系列的文化出海现象背后都离不开IP的力量。  在...

缤纷暑期

  7月8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东胜路小学的孩子们在“海底隧道”参观。  暑假期间,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假期生活。  新华社发(王海滨摄)  7月8日,在江苏省兴化市昭阳街道,小朋友在老师指导下制作陶艺作品。 ...

那条河从我心上流过(散文)

  家乡小镇有一个方形池塘,塘上的石壁上刻有4个大字“汾源灵沼”,塘中之水自石壁的龙口奔涌而出,滚滚滔滔,声如雷鸣。“裂壁天涯走惊雷,百曲千阻唱无悔。”这里就是汾河的发源地,也是所有家乡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它如同一面明镜,...

“青春笔友计划”让梦想在笔尖生长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你有多久没有提笔给亲友手写书信了?在信息奔涌的时代,一封手写的信笺,承载着怎样的重量?  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固厢乡,一场跨越山河、连接象牙塔与乡土间的“青春笔友计划”,正用最质朴的方式,为80名乡...

用哲思之光照亮少年成长之路——评陈曦《少年逍遥游》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庄子是十分特别的一位。鲁迅评价庄子之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玄奥奇警的思想寄寓于汪洋恣肆的文辞,庄子留给后世的既是思想高峰,又是文学富矿。但是,庄子并不容易接近...

文化学者薛仁明深圳分享新版《其人如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芳)7月3日,知名作家、文化学者薛仁明来到深圳,为其新版的代表作《其人如天》举办签售讲座。活动现场座无虚席,薛仁明以幽默而生动的语言解读《史记》人物的精神风骨与中国历史。图为...

朱宇清《物换星移》:以奇幻想象探索科技伦理

  本报电(徐妍迪)近日,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科幻文学与现实世界跨越时空的对话——朱宇清《物换星移》作品分享会”在京举办。  《物换星移》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作品以星际文明跃升为背景,构建起星球文明突破“物质陷阱”后多方...

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互为镜像的成长故事

  作为最早被人类驯服的家畜之一,狗在漫长历史中与人类相依为命,犹如家庭成员。然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又有多深?丘克军的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花城出版社出版)讲述的正是“我”与小狗阿花共奔赴、同命运的成长故事,在跌宕起伏的...

“昆仑石刻”引发学术争鸣 真理就该越辩越明

 最近,一则文史领域的学术资讯火出了圈。《光明日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的文章《重大发现!秦始皇派人去昆仑山采长生不老药的石刻找到了》后,诸多专家学者围绕着石刻真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光明日报》也在“...

巴金《火》:全民抗战 浴火新生

  巴金《火》的多个版本,中国现代文学馆巴金藏书文库藏。作者供图  1938年深冬,桂林城在日寇的狂轰滥炸下化作一片火海。巴金站在月牙山上,这位以笔为剑的战士目光穿透“半个天空的黑烟”,凝视着这座正在被烈焰吞噬的城市。火...

2025
02/09
12:22
浏览量: 48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