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找一个比自己更大的东西把自己嵌进去

找一个比自己更大的东西把自己嵌进去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28 11:55:03 | 点击:414

◎邱岳

在书店随手买了一本大众励志读物,结果翻来覆去看了两回,意犹未尽,甚至催促我思考了“人生意义”这种重大问题。

这本书的前身是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次毕业演讲,据说点击率很高,于是被扩写成书。中译本的书名叫《选择困难时代》,我觉得或许翻译成《投入:在无限浏览时代保持专注》更符合原意。

严格来说,这本书并没有学术原创性,“无限浏览时代”是对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的再阐释。鲍曼没有给出应对流动的现代性的方法,本书的作者皮特·戴维斯(虽然做出了一些努力)也没有给我们具体的行动路径,更像是做了一个呼吁——不要流动,我们需要投入,需要保持专注。

但这本书给我的震动恰恰在于他的呼吁和阐释。当涉及“生命的意义或人生的抉择”这种又大又虚的话题时,我们不需要操作指南,而是需要说服和启发:说服我们辨别美丑与利弊,启发我们如何设计自己的道路。

现代性是个看起来很高深的概念,我对现代性的理解是:新时期新发展带来的新形势和新矛盾。现代性是一个复杂体,就像我们说传统的时候一样:它是文化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以及精神的、技术的、物质的。

比如互联网的诞生、物流行业的发达使得我们的时空概念被压缩,以前是“车马邮件都慢”,现在微信半小时不回就显得有些不礼貌;再比如身份认同,以前人们以创造和生产来标榜自己,而如今个人身份很多时候要靠“消费”来构建;家庭伦理和工作伦理也在发生变化,个人与家族或与组织之间的纽带被解开。

鲍曼把这一切正在发生的变迁的特性总结为“流动”,过去的人们因为不安全或不自由或缺乏技术条件,不得不“嵌入”到时空、社会、家庭、组织和各种各样的规则、惯例以及共识中。如今技术进步、文明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传统的纵横交错的结构就像融化了一样,流动起来,本来彼此耦合彼此嵌入的人和构件开始“脱嵌”。

而戴维斯说,过去人们总是被命运推进某个房间并在里面待一辈子,现在人们获得了解放,可以在若干房间中自行挑选。可这样的解放却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可能一辈子待在走廊,始终不推门走进任意一个房间,看起来我们总是拥有所有的可能性,实际上我们被自己“困在了走廊里”。

就像在网上选电影,我们往往会不停地浏览简介、评分,却始终无法决定要看哪部片子,不知不觉几个钟头就过去了——这个过程扩大到几十年,人的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

所以戴维斯的观点是:不要流动,不要飘着,不要“脱嵌”,正相反,我们要把自己嵌入一个环境/人际关系网/意义/团队中,而不是以若即若离的姿态保持旁观和浏览。

我想,他呼吁的是让人们放弃对可能性的痴迷和对无限浏览的沉迷,埋头某一项事业、扎根某一个团体。专注带来的深刻往往与“意义”紧密相关。当现代人苦于追求人生意义时,或许他们需要的只是把自己嵌入到某个更大的东西里面。

一个具体的人和整个人类这个种群一样,存在的时间越长,面临的问题就越复杂、越深入,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深水区”。人类的发展会进入“深水区”,个人生活也一样会随着时间的延伸进入“深水区”,公司和业务也是。

为什么一段关系越到后来越脆弱,一个团队存在越久越混乱,一篇文章写得越长就越容易含混不清?因为爱会消失吗?因为团队忘记了初衷?因为文章的观点本来就经不起推敲?

事情不是这么简单,长期投入某一项事业或关系,我们必将面临这样的风险:复杂的局面会在深入其中时出现,小概率的事件也终会在不断的重复和进展中发生,而我们自身能力的不足和意志的脆弱也会随着时间被充分暴露出来。

可是,也只有如此——依靠深入其中、不断重复和进展、投入足够多的时间——我们才能与厚重的人生经验和价值相逢。这些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对错或好坏,而在于它的深度。

当我们没有支撑时,我们往往快速地从一个新事物转向另一个新事物,防止注意到自己的肤浅。人生选择当然可以五花八门,但我还是愿意做一个厚重的人,耐得住深刻带来的乏味和痛苦的人,而不是浮于表面,为了逃避复杂而始终快速滑行,为了不承担失败而从不加入战斗的人。

里尔克有一首诗,叫《观看的人》,诗的最后他说——

胜利对他毫无吸引力

他成长的唯一方式是通过毅然决然的失败

败于越来越大之物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邱岳】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从激情赛场到江南美景 “浙BA”解锁“观赛+文旅”双重惊喜

央视网消息:近日, “浙BA”,也就是2025年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火热开赛,吸引了不少球迷们观看,不仅带火了篮球,更带火了沿线城市的旅游。铁路部门也首开杭台高铁“浙BA”球迷车厢,为赛事增添了游玩新体验。在G7545次列...

一线调研 | 稳就业,他们一直在行动

央视网消息:眼下,2025届高校毕业生已走出校门,各地的人社部门持续展开服务攻坚行动,帮助毕业生们寻找适合的工作岗位。那些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都有哪些困惑?下面跟随总台记者前往重庆市巴南区,和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去了解...

浦江奔涌,潮起东方 《城市风华录》走进上海

9月13日20:00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将推出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上海篇。本期节目由总台主持人撒贝宁、王嘉宁,与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演员郑恺一同组成“风华团”,带你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

巴西总统卢拉:美施压不会改变巴西司法系统独立性

巴西总统卢拉12日表示,一国总统不能干涉另一个主权国家的决定,美国政府的外部施压不会改变巴西立场及巴西司法系统的独立性。  巴西联邦最高法院11日宣布,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策划政变罪名成立,获刑27年零3个月。当天,美国总...

【8点见】我国有望诞生一世界级金矿!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  ·今天(9月12日)上午,第十二批30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75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为身后的祖国和人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铁血长城...

AI编造虚假险情、摆拍传谣等 3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公布

央视网消息:据公安部网安局公众号消息,个别网民为了赚取流量博眼球,通过虚构事实、旧闻新炒、造假摆拍等方式扰乱网络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深入推进 “净网-2025”专项工作,重拳出击,从快从严打击各类网络...

黑龙江一煤矿发生矿震 6名被困人员全部安全获救

记者从黑龙江鹤岗矿业公司富力煤矿矿震现场救援指挥部获悉,经过近30小时全力救援,9月11日7时17分,6名被困人员安全获救。救援工作结束。  (总台记者 张艺馨 任秋宇)

中秋国庆“双节同庆”热潮涌动 国内游出境游双双攀升

央视网消息:再过半个多月,长达8天的“国庆+中秋”假期就要来了。记者从旅游平台了解到,目前,假期出游预订量节节攀升,国内、出境游市场迎来全面升温。在北京朝阳区一家旅行社门店,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咨询“双节”行程。“想咨询...

免疫力是最好的“抗癌药”!坚持4个习惯避开“免疫杀手”

研究表明  保持良好免疫力  可使癌症风险降低30%~50%  增强免疫力  专家总结“两做两不做”  多吃优质蛋白、多关注肠道健康  少吃红肉、戒烟戒酒  主动增强免疫力  多吃优质蛋白  蛋白质是免疫细胞的“原材料”...

时政微视频丨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2025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勉励特岗教师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

2025
02/28
11:55
邱岳
浏览量: 41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仁言任语: 母亲

仁言任语: 母亲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