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 任亚军
两河湾湾紫藤园。算来,我已数月未曾踏足此地。此番南京段总、朱总到访商丘,提议去园中一观,我心中竟涌起如无力抚育亲儿的父亲般的羞愧,难以言表。
前些年,受疫情冲击与自身经营管理疏漏的双重影响,紫藤园的运营步履维艰,最终无奈转交北京某旅游公司托管。可这家公司未能适应本地情况,管理松散,同样无力扭转困局。紫藤园,恰似被亲生父母忍痛托付,却又在养父母疏于照料的困境中,艰难挣扎求生。
我与业民总陪同南京来的友人驱车入园。大门处,春节时悬挂的彩门花灯,在夏日的热浪中显得格外不合时宜。紫虅榔架下,一幅幅陈旧的画板,蒙尘纳垢但依稀还能辨认出昔日我们陪同领导考察时的热闹景象。本该修剪齐整的紫藤凉棚,如今枝条肆意蔓延,杂乱无章,像久未梳洗、蓬头垢面的乞丐。满园野草疯长,石阶残破不堪,曾经流光溢彩的霓虹灯,此刻如同秋日里被风雨打落的歪瓜,凄凉地躺在杂草丛中。往昔研学团队络绎不绝、观光游客摩肩接踵的盛况,早已不复存在。唯有那一排排锅灶,仍静静伫立,仿佛在期盼着有人生火,重拾暖意。
园内的餐厅、演播厅、小卖部,还有那千万株曾郁郁葱葱的长穗紫藤、中华紫藤,以及那棵枝繁叶茂的连理大榆树,都似在无声呼唤,期盼着亲生“父母”的归来。
亲爱的紫藤园,你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并非我们狠心将你丢弃,只是当初满心希望,想让你能更快、更幸福地成长。可正是这份错误的认知,给你留下了难以弥补的创伤。我们终于醒悟,任何将希望寄托于他人施舍的想法,都如无基之塔、无本之木,终将如浮云般消散,似昙花般短暂。
人生总有低谷。低谷之时,或许赚不到钱财,在贫穷与焦虑中挣扎,自信心被消磨,努力不被认可,付出惨遭辜负,甚至连至亲都可能投来轻视的目光。但能冲出低谷的,唯有自己。唯有自信自立,方能走向自强;唯有主动创新、勇于担当,才能迎来真正的发展。紫藤园的起落让我们彻底明白:天上从不会掉馅饼。正如伟人所言:“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挺过低谷之后,运气、格局,甚至性格,都会迎来蜕变。
希望,往往在失望乃至绝望的边缘悄然萌生。无论选择“躺平”迎来“内卷”,只要不被生活的狂风击垮,便有前行的可能。人间之事,只要生机不灭,终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园内的道路依旧四通八达。汉文化茶书院因访客稀少,更显其文化底蕴的厚重与沉稳。石榴花热烈似火,以“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期盼着红火的明天;门前的山楂树硕果累累,一串串、一堆堆挂满枝头,仿佛在预示着中秋时节的丰收。
我与陈总陪着客人穿过紫藤廊架,来到久违的大沙河边。天空湛蓝,湖水清澈,碧波万顷。沙鸥在水面翱翔,锦鳞在水中嬉戏,芦苇随风飘荡,酷热瞬间消散,凉风习习而来。眼前此景,让人不禁想起往日“一泓秋水有梦鸿,千树万树花紫藤,聚贤纳士一团火,燎原之势满天星”的盛景。
物极必反,循环往复。我虽未曾创下惊天动地的伟业,但这些年的奋斗经历,若写成书,也算得上一本励志的教科书。在一次次失败中超越自我,在一次次磨练中走向成熟,在一次次吃亏中精进成长,在一次次舍弃中领悟真谛。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哲思中不断醒悟、修炼蜕变,追寻更高层次的自我。人活一世,并非都能事事顺心,很多时候,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勇往直前。
紫藤园,便是我们的“亲儿子”。曾经的放手,让它历经了人间的苦涩与磨难,却也让它得到了历练。正如那句老话:“不吃万般苦,哪得赛蜜甜。”
归来吧,愿群贤毕至;奋斗吧,定前程似锦!待来日,定能再见紫气东来、百花争艳,重现万马奔腾、奋勇争先的热闹景象。 (2025年8月24日)
编辑: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