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加强青年交流对话 共创中拉美好未来

加强青年交流对话 共创中拉美好未来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6-12 12:04:38 | 点击:3068

  拉美青年代表在北京体验风筝制作。
  本报记者 王 迪摄

  拉美青年代表在科大讯飞北京总部了解人工智能产品及应用。
  本报记者 姜 波摄

  拉美青年代表展示自己学习创作的叶画作品。
  本报记者 姜 波摄

  拉美青年代表走进中国三峡集团,参加国际青年友谊茶会暨中国三峡集团开放日活动。
  本报记者 王 迪摄

  日前,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中央团校承办的2023年“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培训交流营举行,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9个国家的青年组织负责人、媒体工作者在北京、江西、上海等地参观考察,并围绕文明互鉴、数字经济、生态环保、新农村建设、青年发展等议题与中方代表开展交流对话。

  

  “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本报记者  姜  波

  走进江西井冈山市茅坪镇的马源村,一幅幅美丽乡村图景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近年来,马源村通过推进红色旅游,发展绿色产业,探索出一条“红色+绿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马源村的脱贫实践让洪都拉斯国会秘书处顾问杰·卡洛斯感触颇深:“贫富差距是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中国成功消除了极端贫困,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卡洛斯表示,中国乡村因地制宜,充分整合各类资源走上振兴之路,同时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样的经验值得各国学习。洪都拉斯还有不少乡村处于贫困状态,也在努力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洪都拉斯希望同中国在减贫领域加强交流合作。

  这是卡洛斯第一次访问中国。“此前,我都是在媒体和网络上了解中国,内容相当有限。当我踏上这片土地,才真正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卡洛斯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让中国迸发出强大的发展活力,“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现状,中国从自身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在卡洛斯看来,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维护多边主义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拉美国家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断深化,拉中论坛等合作机制和平台不断推动双边关系向前发展。尤其是双方紧密的经贸合作,为拉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今年3月,洪都拉斯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卡洛斯表示,洪中两国在很多领域合作空间广阔。洪都拉斯可以扩大咖啡豆等农产品的对华出口,中国在洪都拉斯基建、能源等领域的投资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如今,很多洪都拉斯青年人都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浓厚兴趣,特别关注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卡洛斯在此行中亲身体验了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技术、参观了C919飞机总装生产线、访问了张江人工智能岛AI体验中心。他认为,中国不仅重视创新驱动发展,而且将科技创新成果更多地运用于环境、健康等关乎人民福祉的领域,真正让科技进步造福于民。“期待洪中加强高新技术领域合作,让科技创新成果造福更多洪都拉斯民众。”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次中国之行,那就是‘希望’。我将尽我所能,向更多人讲述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让人们感知一个真实的中国。”卡洛斯说。

  

  “照亮我们共同的未来”

  本报记者  王  迪

  “即便做足了功课,中国的发展仍然超乎我的想象。”委内瑞拉统社党青年团总书记格雷西亚·科梅娜尔思如此形容她的首次中国之旅。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道路两旁繁花盛开、公园广场草木葱郁、公共空间设施齐全,“这一切不仅带给人舒适感和愉悦感,也体现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科梅娜尔思平常非常关注中国的发展。访问过程中,她不断更新着自己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体验叶画、剪纸、风筝制作等中国传统非遗项目,中华文明跨越时空的传承之美让她沉浸其中;登上井冈山黄洋界、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让她心潮澎湃;走访黄浦江畔现代化的上海、体验人工智能岛的开拓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步伐让她感佩不已……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为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思路。”科梅娜尔思说,委内瑞拉民众最关心的中国话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从以人民为中心到绿色发展,从消除贫困到乡村振兴,中国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各国完全可以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

  在与江西省青联委员的对话会上,江西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李俊清的创业故事让科梅娜尔思深受触动。在井冈山市政府组织的电子商务培训班帮助下,退伍返乡青年李俊清从电商新手成长为电商达人,销售额从不足万元提升到数百万元人民币,从仅仅能养活自己到带动当地产业进步。从李俊清的身上,科梅娜尔思既看到了政策的扶持,也看到了奋斗的力量。“在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中,青年干部和志愿者发挥了先锋作用。非常感谢中国朋友的经验分享。”科梅娜尔思表示,她会把学习到的这些工作经验,运用到委内瑞拉统社党青年团的组织建设中。

  在减贫等各项事业中为青年提供舞台、完善青年理论教育培训体系、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行程结束时,科梅娜尔思在笔记本上列出了一条条待办事项,“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那些梦想以及为梦想奋斗的故事能带给人无穷的快乐和希望。愿拉中青年交流像一盏灯,照亮我们共同的未来。”科梅娜尔思说。

  

  “建立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

  本报记者  王  迪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为阿中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希望阿根廷可以借鉴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消除贫困、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更好地发挥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走廊作用。”阿根廷卡塔马卡省区域一体化、物流与交通厅国际关系部秘书长加布里埃尔·莫利纳说。

  莫利纳的日常工作与对外交往和国际贸易紧密相关。卡塔马卡省位于阿根廷东北部,拥有丰富的锂、金、铜等矿产资源。近年来,卡塔马卡省与紫金矿业、中国电建等中国企业在可再生能源、锂矿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加深,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一些中国企业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为本地青年提供了国际化的成长平台。”莫利纳说。

  即使对中国的发展成就有所了解,但真正来到中国,眼前的一切仍让莫利纳感到震撼:融入生活的数字化应用、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乡村建设……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2022年2月,中国同阿根廷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近日,中阿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这对于深化两国战略对接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置身于充满机遇的中阿合作浪潮中,莫利纳倍感振奋。交流营活动期间,莫利纳始终带着问题和思考,努力探寻学习与合作的机会。在中拉青年发展论坛上,他介绍了卡塔马卡省与中国的合作成果,表达了合作意愿;在中国三峡集团举行的国际青年友谊茶会上,他播放卡塔马卡省宣传片,与中企青年员工深入交流;在科大讯飞公司的参访对话中,他与中方人员探讨如何把握科技进步与促进就业的关系……

  通过交流营活动,莫利纳结识了不少中国朋友。“中国朋友待人亲切友善、对待工作精益求精,我更佩服他们观察世界的广阔视野。代表团的拉美青年都被中国青年的热情友好、朝气蓬勃所感染。”莫利纳表示,青年交流是拉中各领域友好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的缩影,“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开展交流,共同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未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希望更多拉中青年能建立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为开创拉中合作的美好前景贡献更多青年力量。”

  

  “留下了真实、美好的回忆”

  本报记者  姜  波

  初夏的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登上公园内的观景台,举目远眺,波光粼粼的运河一览无余。运河两岸绿树成荫,秀美的风光让人沉醉其中。“太美了!没想到北京还有这么大面积的森林公园。”巴西劳工党青年团全国书记娜迪亚·比阿特丽斯感叹道。

  比阿特丽斯长期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短短十几天的参访活动中,中国的绿色发展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来中国前,我就了解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这次中国之行让我有机会详细了解了中国生态环保实践。”比阿特丽斯表示,中国一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与其他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展开积极合作,“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发展经验对拉美国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这是比阿特丽斯第一次访问中国。在井冈山,她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实地走访黄洋界等革命遗址,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历史,深刻领会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在上海,璀璨夺目的外滩夜景让她近距离感受了中国富有现代化特色的城市建设。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让人钦佩。”比阿特丽斯说,中国从自身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政府采取各种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许多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比阿特丽斯表示,巴西总统卢拉不久前访问了中国,进一步夯实了两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期待未来巴中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框架下,进一步深化两国合作,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她表示,巴西和中国分别是西东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两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推动互利共赢的拉中合作迈上新台阶。

  “在中国的访问行程虽短,但给我们留下了真实、美好的回忆。我们在访问中体会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之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比阿特丽斯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希望中国的发展继续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2日 17 版)

(责编:赵欣悦、岳弘彬)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那条河从我心上流过(散文)

  家乡小镇有一个方形池塘,塘上的石壁上刻有4个大字“汾源灵沼”,塘中之水自石壁的龙口奔涌而出,滚滚滔滔,声如雷鸣。“裂壁天涯走惊雷,百曲千阻唱无悔。”这里就是汾河的发源地,也是所有家乡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它如同一面明镜,...

“青春笔友计划”让梦想在笔尖生长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你有多久没有提笔给亲友手写书信了?在信息奔涌的时代,一封手写的信笺,承载着怎样的重量?  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固厢乡,一场跨越山河、连接象牙塔与乡土间的“青春笔友计划”,正用最质朴的方式,为80名乡...

用哲思之光照亮少年成长之路——评陈曦《少年逍遥游》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庄子是十分特别的一位。鲁迅评价庄子之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玄奥奇警的思想寄寓于汪洋恣肆的文辞,庄子留给后世的既是思想高峰,又是文学富矿。但是,庄子并不容易接近...

文化学者薛仁明深圳分享新版《其人如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芳)7月3日,知名作家、文化学者薛仁明来到深圳,为其新版的代表作《其人如天》举办签售讲座。活动现场座无虚席,薛仁明以幽默而生动的语言解读《史记》人物的精神风骨与中国历史。图为...

朱宇清《物换星移》:以奇幻想象探索科技伦理

  本报电(徐妍迪)近日,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科幻文学与现实世界跨越时空的对话——朱宇清《物换星移》作品分享会”在京举办。  《物换星移》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作品以星际文明跃升为背景,构建起星球文明突破“物质陷阱”后多方...

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互为镜像的成长故事

  作为最早被人类驯服的家畜之一,狗在漫长历史中与人类相依为命,犹如家庭成员。然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又有多深?丘克军的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花城出版社出版)讲述的正是“我”与小狗阿花共奔赴、同命运的成长故事,在跌宕起伏的...

“昆仑石刻”引发学术争鸣 真理就该越辩越明

 最近,一则文史领域的学术资讯火出了圈。《光明日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的文章《重大发现!秦始皇派人去昆仑山采长生不老药的石刻找到了》后,诸多专家学者围绕着石刻真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光明日报》也在“...

巴金《火》:全民抗战 浴火新生

  巴金《火》的多个版本,中国现代文学馆巴金藏书文库藏。作者供图  1938年深冬,桂林城在日寇的狂轰滥炸下化作一片火海。巴金站在月牙山上,这位以笔为剑的战士目光穿透“半个天空的黑烟”,凝视着这座正在被烈焰吞噬的城市。火...

用古诗词“命名”当下,让生活精致一公分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云上”千人团  诗意地吃,诗意地穿,诗意地栖居,诗词的日常性和生命力正在被激活。  ——————————  看到广州人李耀鹏传承四代的美食“煎堆”,你想起了哪句诗?是“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

最"炫"中国风,跟着古诗词里的远方去旅行

  【文艺星青年按】暑假进入倒计时了,不少孩子在假期里参加夏令营或是随父母出游。出去玩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但写游记,可就不一定了。如何优雅又不失水平用文字描述出游见闻和感想?不妨先来学学古人的旅行日记吧~  泰山  《望...

2023
06/12
12:04
浏览量: 306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