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董夕格)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21日高新区各中小学在区教育局、区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切实增强全区中小学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演练准备充分,组织严密
各中小学高度重视此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均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演练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分工。在演练前,各学校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师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方法和疏散逃生技巧,使师生对地震灾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应急避险技能。同时,各学校还对校园内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疏散路线畅通无阻,为演练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演练过程紧张有序,效果显著
演练活动严格按照预定方案进行。随着警报声的依次响起,各学校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能够冷静地采取“蹲下、护头、抓桌腿”的标准避震姿势,就近躲避至课桌下方或教室三角地带等安全地点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弯腰低身、用书本或书包保护头部,快速有序地撤离到操场指定集合点。在疏散过程中,各楼层安全员坚守岗位,负责疏导,确保通道畅通无阻,防止拥挤、踩踏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到达安全地点后,各班主任立即清点人数,并及时向演练总指挥报告,确保全体师生安全撤离,充分体现了演练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演练总结及时,强化安全意识
演练结束后,各学校均对各自演练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学校领导对师生在演练中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同时针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复盘,提出改进建议。通过总结,师生们进一步认识到地震灾害的严重性和应急疏散演练的重要性,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全区联动,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此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区教育局、区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各学校现场观摩演练,对演练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此次全区联动的演练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了校园安全教育的合力,为全区中小学的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此次演练,全区中小学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今后,烟台高新区将继续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活动,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灾害面前,师生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文图/吕本政 董夕格)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