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就案说法 > 黑龙江宁安市渤海镇厕所革命“最后一公里”为什么不走了?

黑龙江宁安市渤海镇厕所革命“最后一公里”为什么不走了?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4-03-08 09:41:29 | 点击:25669

【每日新闻网讯】(刘石龙)近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阿卜村村民向每日新闻网反映,他们村厕所改造三年,村民依旧跑去用旱厕,惠农资金打了水漂。

在阿卜村,村民李大爷说,他们家水冲式马桶安装快三年了,原本想和城里人一样方便,可至今不能用。在村口一座化粪池旁,村民打开盖子看里面是空的。李大爷说,全村60多户,基本都安装了水冲式坐便器,不知为什么现在没人管了?站在村口可以看到,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下水道井盖,还有堆放在村道旁的管网耗材。由于无法连接管网,村民家坐便器不能使用。阿卜村相邻的是江东村,有20多农户,和阿卜村一样不能用。

图片1.png 

村民家坐便器安装好了,就是不能“如厕”

“厕所革命”是“十四五”期间国家惠民战略,上有财政支持,下有流程制度,三年时间为什么连面子工程都没交付?

渤海镇领导告诉每日新闻网,镇里当初计划把厕所改造与当地水源地保护建设工程统筹进行,先进场施工,后办手续,可后来项目退回了。

渤海镇位于牡丹江市西南,南临风景名胜镜泊湖,西侧是一处饮用水源保护地。多年来紧临村屯生活污水一直向水源地直排,污水流经5个乡镇20多个村屯。宁安市本想利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向上争取资金,然后与厕改统筹实施,彻底解决水源地污染问题,但配套资金是“缺口”。

图片2.png 

水源地旁村民生活垃圾散落岸边

2019年,宁安市以水源地区域保护向省财政厅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获批。据省财政厅水资源处工作人员说,专项资金1703.84万元2021年就已经拨付给宁安。匪夷所思的是,该项目又原渠道退回了。负责申报的宁安市环保局解释,退回原因是“资金不足”。

但是,与渤海镇厕改配套的地下公共设施已经施工,阿卜村和江东村铺设了地下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修建了化粪池。由于项目退回,厕改工程无法继续施工。工程停滞三年,没有工程招标手续,宁安市相关部门是知情的,但就是视而不见,更谈不上验收了。

图片3.png 

尚未安装的管道耗材堆放村道两旁

面对窘况,镇领导很无奈。事实上,先期投入的资金打了水漂。渤海镇当时设想很好,但事与愿违。

针对厕改“烂尾”,农业农村局局长是当年渤海镇党委书记,他在电话中说,水源地保护和厕改由市环保局和农业局分别负责,地下管网和厕改是交叉的两个项目,责任主体都是渤海镇政府。

图片4.png 

闲置的化粪池和处理池

那么,项目真的退回了吗?确实是资金不够吗?

相关招标网站可以查到,该项目招标文件显示,总投资估算2628.95万。求证省生态环境厅得到信息是,项目在省厅显示确实退回了,理由是国土部门不批。项目申报总额3600万,地方配套1900万。省财政厅水资源生态处说,1703.84万资金至今没有退回来。

宁安相关部门的答复也是耐人寻味。国土局说,他们从来没有收到渤海镇水源地保护项目的用地审批申请。财政局说,这笔资金一直在国库里。农业局说,宁安厕改很敏感,不能多讲。

渤海镇领导表示,镇里决定今年开春就启动户厕管网施工,争取五一交付使用。既然项目“退回”,已经没有建设资金了,难道镇里另有“魔法”?

图片5.png 

村民打开化粪池井盖指示里面是空的

据悉,宁安市为惠民工程筹集申请的资金这几年一直没间断。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宁安市收到中、省、市(县)级惠农资金4414万元;2023年3457万元,新增政府债券2.4亿元。2024年市财政报告显示,将持续加大惠农投入,全年共向上争取乡村振兴资金 8700 万元,进一步解决发展资金瓶颈。

图片6.png 

相互间隔的下水道形同虚设

乡村振兴战略中争取到财政专项资金求之不得,为什么退?又不退?专项资金在申报、拨付、使用上有流程制度规定。如果同一项目,多头申报,跑冒滴漏,击鼓传花,就会浪费财政资金,影响牡丹江沿岸居民饮水质量,啃食的是老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截止202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192亿元资金,支持和引导农村厕改,目前已有4000多万户厕投入使用,惠及数亿农民。2023年12月,黑龙江出台《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在法律层面进一步保障饮用水安全。那么,宁安市渤海镇“厕所革命”最后一公里能否走完?水源地专项资金是否被“调整”?造成的损失谁来买单?  编辑:王铭  审核:同期声

 

 


【作者:刘石龙】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法治守护“春天的事业”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5月16日在京召开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近年来,在全社会的理解、尊重、关...

令消费者担心的预制菜,出路何在

□ 本报记者 付萌□ 本报见习记者 刘思源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即拆即食、省时省力的预制菜正大跨步迈向我们的生活,频繁出现在各个饮食场景,对于餐厅、外卖商家而言,使用预制菜能帮助其降本增效,让生意得以延续。然而,学生家长...

多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_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宋子节、温璐)近日,民政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国老龄协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针对当前老...

标注“官方”的“假官号”为何屡禁不绝?

□ 本报记者 张守坤短视频平台上,“××文旅推荐”“邮政官方直播间”等账号层出不穷,简介标注“官方”、头像使用机构LOGO,主页却充斥带货链接与问题商品。近年来,仿冒官媒及政府机构账号的“李鬼”乱象愈演愈烈——从虚构“文...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深刻内涵和实施重点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郭春丽2025年05月22日05: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小字号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手机被实时监控?关机也能窃听!还有这些日常用品都可能是窃密工具

近年来,随着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广泛开展,大家反间谍、防窃密意识普遍提升。但在一些生活、学习、工作场景中,一些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如不注意防范,就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机关披露,日前,我国某重点单位人员举报反映,在该单...

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如何才能跳出“好评内卷”?

好评机制直接关联订单分配等关键权益,有利于优化服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如何才能跳出“好评内卷”?专家表示:应从优化平台规则等方面入手,让好评回归评价体系本身阅读提示在平台成为服务行业主要载体的...

山西“订婚强奸案”入选最高法案例库,有何意义?

5月14日,记者获悉,此前备受关注的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图片该案例库系最高人民法院于2023年7月启动建设,2024年2月,案例库正式上线并面向社会开放。案例库收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和经最高人...

北京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2024年公诉412人

本报北京5月15日电(实习生 杨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宁)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今天发布《北京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376人,提起公诉41...

厦大研究生“免试入学”?别被招生谣言骗了

最近,网上传出厦门大学研究生招生“免试入学”等信息,引起舆论场上的关注。5月11日,厦门大学招生与考试办公室发布关于研究生招生的声明称,该校未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招生工作,并请考生切勿轻信所谓“免联考项目”“免试入...

2024
03/08
09:41
刘石龙
浏览量: 2566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试问山西朔州有关部门:伪造印章 究竟算不算犯罪?

试问山西朔州有关部门:伪造印章 究竟算不算犯罪?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