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压降不良资产改善盈利——金融机构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压降不良资产改善盈利——金融机构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17 13:40:23 | 点击:219

近日,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发布2024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统计数据,不良贷款转让挂牌数量高达443单,这一数字刷新了自2021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单季最高纪录。同时,不良贷款转让挂牌金额(按未偿本息口径计算)也达到1234.8亿元,同比增长56.7%。不良贷款转让挂牌为何创新高?

加快消化不良资产

近期,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布不良资产转让公告显示,转让的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达1.45亿元,而起拍价仅为663.18万元,折扣力度之大,相当于打了约0.5折。这并非孤例,面对不良贷款的累积,金融机构正加快步伐剥离不良资产包。金融机构在过去一年中频繁以低价出售不良资产,以加速资产出清。

从参与主体来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中,股份制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积极参与,全年未偿本息成交规模分别达到了1125.4亿元、414.4亿元、352.5亿元和296.8亿元。

从转让业务看,主要包括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和对公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以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为例,2024年四季度,其平均折扣率和平均本金回收率分别为4.8%和7.3%,虽然相较于2023年四季度略有下降,但整体转让业务增长迅速。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表示,个人不良贷款具有小额、分散、高频等特点,处置难度大,单位处置成本高,一直是不良资产处置中的难点。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折扣率和本金回收率普遍比较低。近期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快速增长,反映了银行零售业务不良压力的上升。

在多重因素推动下,金融机构正加快消化不良资产。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银行面临着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不良贷款会占用大量的资本和流动性,进而影响资本充足率水平。加速出清不良贷款,尤其是通过转让或出售不良资产,能够释放资本、降低风险加权资产,从而提升资本充足率,保持合规性。剥离不良资产可以减少银行的损失准备计提压力,有助于改善银行的盈利能力。

完善机制规范转让

不良资产转让是金融机构消化不良资产包的重要举措。相关部门正不断强化和完善相关机制推动不良资产处置有序发展,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成为承接金融机构出售不良资产的重要载体,全年未偿本息成交规模分别高达1639.5亿元和618.5亿元。

为提升金融机构收购处置不良资产的专业能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有序拓宽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收购的金融不良资产范围。在一系列政策指引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正加快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有序出清不良资产,为稳定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夯实基础。2024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6%,与上季度末基本持平。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相应的风险分类监管制度也有所调整,《办法》有序拓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收购的金融不良资产范围,允许其收购金融机构所持有的重组资产、其他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等,助力金融机构盘活存量资产。

政策的支持和拓展为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提供了更多渠道。接下来,还要探索不良资产处理机制,通过核销、转让、重组等方式加快处置进度,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不良资产处置,提高清收处置效率和质量。

李广子表示,不良资产转让是金融机构消化存量不良资产的一种有效方式。自2021年开展单户对公、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以来,参与金融机构数量、市场认可度和活跃度逐年上升,这为进一步做好不良资产转让、化解金融风险积累了宝贵经验。

提升中小机构能力

在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不良资产风险方面,金融监管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到,要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中小金融机构化解风险的重点在于处理不良资产和提升经营能力。叶银丹表示,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合规建设的要求,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进一步压降不良资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总的来看,中小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时,要侧重在放贷环节、贷后管理等高风险领域下功夫,注重信贷服务的有效性。

要确保风险可控。从我国金融体系看,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约有4000家,数量多、分布广、客群多,一旦不良资产堆积,可能滋生新的风险隐患。中小金融机构在监管部门的指引下,正加速推进改革化险工作,各地省联社、城商行通过重组或合并,因地制宜制定改革化险方案,确保了各地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可控。

要不断提升经营能力。这是中小金融机构压降不良资产、增强风险抵补能力的重要基础。比如,借助金融科技提升信贷投放的精准度,减少新增风险贷款。在广西南宁市,银行机构和税务部门深化银税互动合作机制,助力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为小微企业注入更多金融“活水”。“我们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在桂林银行APP上获得信用贷款49.10万元,大大缓解了近期资金周转压力。”广西银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生华说。

要加强贷后管理。近年来,在强监管的态势下,不少中小银行不断细化贷后管理机制,优化信贷资产质量。比如,浙江禾城农商银行持续提升重点领域风险管理能力,有效防范不良资产带来的风险。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汪雯羽表示,中小金融机构应持续完善信贷风控体系,从源头防范信用风险,并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以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金融机构合规建设的要求,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进一步压降不良资产,确保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记者 王宝会)

责任编辑:张亦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环氧产业创新驱动高端化转型 开辟精细化工发展新格局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李淑梅         "第八届(2025)环氧衍生高端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论坛"5月20日-22日在大连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

央行大动作,这项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升至8000亿元

 22日下午,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声,就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提出了多种创新方案。  进一步提高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是金融机构眼下的重点任务,截至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3.3...

小鹏汇天与东安动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每日新闻网讯5月21日,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小鹏汇天与国内动力系统领军者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战略合作,是企业间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典范,更是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小...

未来5年,城市将有这些新变化

制图:张芳曼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5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中央收入、税收收入4月实现正增长

  本报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曲哲涵)财政部数据显示:1—4月,全国财政收入降幅比一季度收窄,中央收入、税收收入4月份实现正增长;财政支出保持强度,支出进度加快。  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

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议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许亨通)5月13日,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议,区工委管委分管领导带队现场调度推进重点项目,马山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职能部门、项目包保单位负责人及项目单位代表参加会议。在磁悬浮搅拌硅提...

烟台高新区党的纪律作风宣讲团走进山东华鼎伟业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尹超)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5月13日,烟台高新区党的纪律作风宣讲团走进山东华鼎伟业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专题宣讲,公司党员、职工代表20人...

坐在“关税过山车”上寻新路

近日,蒋昊桓公司门口,正在装柜准备出货的集装箱卡车,这批货物的目的地是美国。受访者供图对美市场正在重启,停掉的订单已经恢复,新的订单加速赶来。但经历了数次关税调整,国内跨境电商从业者的心态也变了:他们在肯定美国市场巨大红...

上海龙华码头正式启用

  5月19日拍摄的上海龙华码头(无人机照片)。  当日,上海龙华码头正式启用,新航线游船也同步进行首航。龙华码头坐落于徐汇滨江,其前身为亚洲最大的上海水泥厂码头。据悉,该项目计划建设2个2000吨级游船泊位,目前1个泊...

香港今年新股集资额已超600亿港元 暂居全球首位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8日表示,今年以来港股持续向好。港交所20日将迎来一家内地新能源龙头企业新股上市,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型的新股集资活动,也让香港今年的新股集资额累计超过600亿港元,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

2025
02/17
13:40
浏览量: 21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