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冲刺万亿城市”首季表现如何?温州领跑,大连GDP超徐州

“冲刺万亿城市”首季表现如何?温州领跑,大连GDP超徐州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27 14:59:43 | 点击:425

温州、徐州、大连今年齐齐奔向GDP万亿城市的“大剧”,“第一季”就情节跌宕。

作为“准万亿城市”中的第一梯队,三市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均明显高于全国5.4%的水平,但“队形”发生变动:温州当期实现生产总值2403.7亿元,同比增长6.7%,总量、增速双双领先;徐州去年全年的经济总量高于大连20亿元,但今年一季度5.9%的增速相比去年有所放缓,而大连当期增速达到6.2%,比去年全年提升了整整1个百分点,GDP反超徐州28.6亿元。

到2024年,中国大陆已产生27座万亿城市,紧随其后的是经济总量超过9500亿元的温州、徐州、大连。

GDP进阶万亿关乎经济规模、城市能级,更增强发展信心和民生获得感,对今年“过线”,三地都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中国(温州)数安港。

温州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19亿,增长6.3%,增速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在6%以上,今年全力冲刺“双万”城市,即GDP过万亿、常住人口达千万。

徐州与温州分处长三角两端,去年GDP达到9537亿,增长6.4%,“扎实朝着万亿城市迈进”被确定为今年全市工作主题。

大连是“东北经济第一城”、新时代东北振兴的“跳高队”,去年经济总量9517亿,今年首季经济运行数据发布后,“大连发布”推送长文:“全线出击冲刺万亿GDP城市!”

一季度,国家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三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温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3.7亿元,6.7%的增速高于全国、浙江省1.3个和0.7个百分点;徐州为2251.70亿元,增长5.9%,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与江苏省持平;大连为2280.3亿元,增长6.2%,分别快于全国、辽宁省0.8个和1个百分点。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观察到,对比去年,三市的竞位由“温州总量第一,徐州增速第一,大连殿后”一变而为“温州总量、增速双领先,徐州殿后”。

位于大连长兴岛渤海湾畔的恒力重工未来工厂由17个超大型车间组成。

GDP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自的增加值构成。从产业类型分析,徐州一季度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1%,在三市中最高,但其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最低,因此三产增加值总量不及其他两者。同时,徐州二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三市中为高,但一季度4.1%的二产增加值增速慢于全国(5.9%),与温州(7.2%)、大连(9.0%)的差距较为明显;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为7.9%,而温州、大连均达到两位数。

今年首季,温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汽车制造、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电子等16个行业录得两位数增长,形成工业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支撑。目前,温州的“5+5+N”产业集群建设已显出成效,去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增量、占比提升幅度均居浙江第一。一季度,五大传统产业、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增加值分别增长14.6%、14.4%,其中数字经济增长15.3%,新能源产业加速聚链,增速达到20.8%。

大连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比1~2月提高3.2个百分点。从门类看,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9%;重点行业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8.4%,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7.6%,已连续2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从产品产量看,发电机组、民用钢质船舶、集成电路圆片分别增长282.8%、248.2%和94.5%。

另一方面,徐州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4.9%,显著高于温州的0.4%和大连的3.5%,对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将带来促进。

高度数字化的装配流水线正越来越多地在徐州的企业内出现。

今年,温州、徐州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均在6%左右,大连为5.5%以上,二季度是承上启下的时间节点,也是出口进一步承压,亟需通过加速消费、投资驱动增长,应变求变的关键期。

根据部署,温州将全力攻坚有效投资,加码提振消费,发挥工业的“压舱石”作用,坚持“项目为王”,做大做强经济基本盘。徐州将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聚焦“招大引强”和“延链补链”提升项目招引质量,聚焦“建得快”和“见效快”提升项目推进质效,推进产业强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3月下旬,大连已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内需活力、促进改革开放、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等出台36条政策措施,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责任编辑:张亦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假期将至红色旅游热度高涨 “赏月”“观景”成为出行热词

央视网消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国庆节逢中秋节,将合并放假8天。现在距离这8天的假期开始还有十几天,不少人已经开始计划出行了。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

特色浓、立体化、多功能……各地推出旅游“新热点” 撬动文旅消费新场景

央视网消息:近期雨水充沛,位于山东济南章丘区的百脉泉迎来了丰水期,泉水群中的墨泉汹涌喷发、水势浩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拍照打卡。记者了解到,百脉泉泉群地下水位61.50米,喷涌水位是59.05米,现在超出2.45米,这也...

上海创智学院满周岁:导师平均36岁,孵化10家企业,成AI创新策源主阵地

上观新闻 | 2025年09月13日 15:41:10原标题:上海创智学院满周岁:导师平均36岁,孵化10家企业,成AI创新策源主阵地  导师平均年龄36岁,鼓励青年人才勇闯AI“无人区”,上海创智学院交出硬核成绩单。9...

听,他们高唱《我的祖国》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几位志愿军老兵唱起了《我的祖国》。他们用歌声迎接战友回家。  “一批战友回国了,感到高兴。”志愿军老战士解立松说。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这是志愿军老战士在沈阳抗美援朝...

用知识的清泉,一点点浸润这片土地

  李桂枝(一排右二)、王伟江(二排左一)和其他赴疆任教教师合影。  资料照片  黄沙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刮来,漫过公路,爬上土墙,眼前变成昏黄的一片。新疆且末便处在这片沙漠之中。  开学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室里,教师李...

惩戒“问题少年”,看年龄还是看危害程度

 核心阅读  以什么标准惩戒“问题少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司法实践,既看年龄,也看危害程度。年龄线是法律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设定的基础防线,危害程度则是衡量行为恶性与惩罚、矫治必要性的关键标尺。违法犯罪...

致敬教师!他们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初心如炬 以一盏灯点亮千万盏灯

央视网消息:9月10日是第四十一个教师节,祝所有老师们节日快乐!先来关注一个群体——特岗教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也就是“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国家网信办公开曝光第二批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网信办聚焦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督促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依法依约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

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10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对加速推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实现经济社会绿...

用App看小说10分钟,弹出6次广告 App弹窗广告乱象调查

法治日报见习记者 于天航  □ 法治日报记者 张守坤  弹窗广告倒计时肉眼可见的慢——页面显示过去了30秒,而《法治日报》记者手中的计时器显示,实际过去了40秒。  这是记者近日观察到的一款名为“倒××”的网络小游戏弹窗...

2025
04/27
14:59
浏览量: 42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