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理工青年”与古籍修复的“化学反应”

“理工青年”与古籍修复的“化学反应”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4-26 12:52:25 | 点击:11238

  高学淼在实验室内通过添加显色剂准备检测纸张纤维数据值(4月18日摄)。

在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高学淼穿着工装,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间忙碌着,对不同的纸样样本进行数据检测。“这是古籍修复的‘前奏’,目的是寻找最接近古籍用纸的材料,以便达到最佳的修书效果。”高学淼说。

今年38岁的高学淼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也是该馆1978年古籍修复室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学习化学专业的“古籍修书人”。

今天的古籍修复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化学和生物方法的引入,让古籍修复更加科学。“古籍修复工作在开始前需要对古籍用纸酸碱度、纸张纤维、白度等数据值进行化学检测,每本书也要根据实际的破损程度制定一书一议的修复计划。”高学淼说。根据为每本古籍“量身定制”的方案,高学淼和他的同事们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传统技艺展开修复工作。

在高学淼看来,通过现代科学手段辅助修复的同时,更要坚持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传承好前人留下的纸质文物,把古籍保护好。

天津图书馆是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古籍59万册,古籍修复工作已持续70余年。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高学淼在实验室内调配显色剂,准备后续实验使用(4月22日摄)。

在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高学淼穿着工装,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间忙碌着,对不同的纸样样本进行数据检测。“这是古籍修复的‘前奏’,目的是寻找最接近古籍用纸的材料,以便达到最佳的修书效果。”高学淼说。

今年38岁的高学淼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也是该馆1978年古籍修复室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学习化学专业的“古籍修书人”。

今天的古籍修复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化学和生物方法的引入,让古籍修复更加科学。“古籍修复工作在开始前需要对古籍用纸酸碱度、纸张纤维、白度等数据值进行化学检测,每本书也要根据实际的破损程度制定一书一议的修复计划。”高学淼说。根据为每本古籍“量身定制”的方案,高学淼和他的同事们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传统技艺展开修复工作。

在高学淼看来,通过现代科学手段辅助修复的同时,更要坚持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传承好前人留下的纸质文物,把古籍保护好。

天津图书馆是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古籍59万册,古籍修复工作已持续70余年。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高学淼在实验室内将纸样放置于载玻片上,准备通过仪器检测纸张纤维数据值(4月18日摄)。

在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高学淼穿着工装,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间忙碌着,对不同的纸样样本进行数据检测。“这是古籍修复的‘前奏’,目的是寻找最接近古籍用纸的材料,以便达到最佳的修书效果。”高学淼说。

今年38岁的高学淼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也是该馆1978年古籍修复室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学习化学专业的“古籍修书人”。

今天的古籍修复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化学和生物方法的引入,让古籍修复更加科学。“古籍修复工作在开始前需要对古籍用纸酸碱度、纸张纤维、白度等数据值进行化学检测,每本书也要根据实际的破损程度制定一书一议的修复计划。”高学淼说。根据为每本古籍“量身定制”的方案,高学淼和他的同事们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传统技艺展开修复工作。

在高学淼看来,通过现代科学手段辅助修复的同时,更要坚持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传承好前人留下的纸质文物,把古籍保护好。

天津图书馆是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古籍59万册,古籍修复工作已持续70余年。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高学淼在实验室内通过实验仪器检测纸张纤维数据值(4月18日摄)。

在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高学淼穿着工装,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间忙碌着,对不同的纸样样本进行数据检测。“这是古籍修复的‘前奏’,目的是寻找最接近古籍用纸的材料,以便达到最佳的修书效果。”高学淼说。

今年38岁的高学淼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也是该馆1978年古籍修复室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学习化学专业的“古籍修书人”。

今天的古籍修复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化学和生物方法的引入,让古籍修复更加科学。“古籍修复工作在开始前需要对古籍用纸酸碱度、纸张纤维、白度等数据值进行化学检测,每本书也要根据实际的破损程度制定一书一议的修复计划。”高学淼说。根据为每本古籍“量身定制”的方案,高学淼和他的同事们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传统技艺展开修复工作。

在高学淼看来,通过现代科学手段辅助修复的同时,更要坚持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传承好前人留下的纸质文物,把古籍保护好。

天津图书馆是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古籍59万册,古籍修复工作已持续70余年。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高学淼通过仪器测量纸样白度数值并记录(4月22日摄)。

在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高学淼穿着工装,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间忙碌着,对不同的纸样样本进行数据检测。“这是古籍修复的‘前奏’,目的是寻找最接近古籍用纸的材料,以便达到最佳的修书效果。”高学淼说。

今年38岁的高学淼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也是该馆1978年古籍修复室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学习化学专业的“古籍修书人”。

今天的古籍修复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化学和生物方法的引入,让古籍修复更加科学。“古籍修复工作在开始前需要对古籍用纸酸碱度、纸张纤维、白度等数据值进行化学检测,每本书也要根据实际的破损程度制定一书一议的修复计划。”高学淼说。根据为每本古籍“量身定制”的方案,高学淼和他的同事们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传统技艺展开修复工作。

在高学淼看来,通过现代科学手段辅助修复的同时,更要坚持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传承好前人留下的纸质文物,把古籍保护好。

天津图书馆是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古籍59万册,古籍修复工作已持续70余年。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高学淼在实验室内清洗实验用烧杯器具(4月22日摄)。

在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高学淼穿着工装,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间忙碌着,对不同的纸样样本进行数据检测。“这是古籍修复的‘前奏’,目的是寻找最接近古籍用纸的材料,以便达到最佳的修书效果。”高学淼说。

今年38岁的高学淼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也是该馆1978年古籍修复室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学习化学专业的“古籍修书人”。

今天的古籍修复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化学和生物方法的引入,让古籍修复更加科学。“古籍修复工作在开始前需要对古籍用纸酸碱度、纸张纤维、白度等数据值进行化学检测,每本书也要根据实际的破损程度制定一书一议的修复计划。”高学淼说。根据为每本古籍“量身定制”的方案,高学淼和他的同事们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传统技艺展开修复工作。

在高学淼看来,通过现代科学手段辅助修复的同时,更要坚持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传承好前人留下的纸质文物,把古籍保护好。

天津图书馆是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古籍59万册,古籍修复工作已持续70余年。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高学淼在纸库中寻找适合修复的用纸材料,准备取样后运往实验室进行检测(4月22日摄)。

在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高学淼穿着工装,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间忙碌着,对不同的纸样样本进行数据检测。“这是古籍修复的‘前奏’,目的是寻找最接近古籍用纸的材料,以便达到最佳的修书效果。”高学淼说。

今年38岁的高学淼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也是该馆1978年古籍修复室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学习化学专业的“古籍修书人”。

今天的古籍修复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化学和生物方法的引入,让古籍修复更加科学。“古籍修复工作在开始前需要对古籍用纸酸碱度、纸张纤维、白度等数据值进行化学检测,每本书也要根据实际的破损程度制定一书一议的修复计划。”高学淼说。根据为每本古籍“量身定制”的方案,高学淼和他的同事们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传统技艺展开修复工作。

在高学淼看来,通过现代科学手段辅助修复的同时,更要坚持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传承好前人留下的纸质文物,把古籍保护好。

天津图书馆是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古籍59万册,古籍修复工作已持续70余年。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高学淼在实验室内对不同纸样进行挑选(4月22日摄)。

在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高学淼穿着工装,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间忙碌着,对不同的纸样样本进行数据检测。“这是古籍修复的‘前奏’,目的是寻找最接近古籍用纸的材料,以便达到最佳的修书效果。”高学淼说。

今年38岁的高学淼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也是该馆1978年古籍修复室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学习化学专业的“古籍修书人”。

今天的古籍修复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化学和生物方法的引入,让古籍修复更加科学。“古籍修复工作在开始前需要对古籍用纸酸碱度、纸张纤维、白度等数据值进行化学检测,每本书也要根据实际的破损程度制定一书一议的修复计划。”高学淼说。根据为每本古籍“量身定制”的方案,高学淼和他的同事们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传统技艺展开修复工作。

在高学淼看来,通过现代科学手段辅助修复的同时,更要坚持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传承好前人留下的纸质文物,把古籍保护好。

天津图书馆是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古籍59万册,古籍修复工作已持续70余年。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在天津图书馆古籍修复室,高学淼(右)在一名实习生修复古籍时驻足观看,并不时指导(4月22日摄)。

在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高学淼穿着工装,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间忙碌着,对不同的纸样样本进行数据检测。“这是古籍修复的‘前奏’,目的是寻找最接近古籍用纸的材料,以便达到最佳的修书效果。”高学淼说。

今年38岁的高学淼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也是该馆1978年古籍修复室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学习化学专业的“古籍修书人”。

今天的古籍修复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化学和生物方法的引入,让古籍修复更加科学。“古籍修复工作在开始前需要对古籍用纸酸碱度、纸张纤维、白度等数据值进行化学检测,每本书也要根据实际的破损程度制定一书一议的修复计划。”高学淼说。根据为每本古籍“量身定制”的方案,高学淼和他的同事们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传统技艺展开修复工作。

在高学淼看来,通过现代科学手段辅助修复的同时,更要坚持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传承好前人留下的纸质文物,把古籍保护好。

天津图书馆是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古籍59万册,古籍修复工作已持续70余年。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天津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师用补纸在古籍背面进行修复作业(4月22日摄)。

在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高学淼穿着工装,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间忙碌着,对不同的纸样样本进行数据检测。“这是古籍修复的‘前奏’,目的是寻找最接近古籍用纸的材料,以便达到最佳的修书效果。”高学淼说。

今年38岁的高学淼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也是该馆1978年古籍修复室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学习化学专业的“古籍修书人”。

今天的古籍修复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化学和生物方法的引入,让古籍修复更加科学。“古籍修复工作在开始前需要对古籍用纸酸碱度、纸张纤维、白度等数据值进行化学检测,每本书也要根据实际的破损程度制定一书一议的修复计划。”高学淼说。根据为每本古籍“量身定制”的方案,高学淼和他的同事们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传统技艺展开修复工作。

在高学淼看来,通过现代科学手段辅助修复的同时,更要坚持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传承好前人留下的纸质文物,把古籍保护好。

天津图书馆是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古籍59万册,古籍修复工作已持续70余年。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这是在天津图书馆古籍修复室拍摄的一本等待修复的清代古籍,右侧摆放着已匹配好的补纸(4月22日摄)。

在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高学淼穿着工装,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间忙碌着,对不同的纸样样本进行数据检测。“这是古籍修复的‘前奏’,目的是寻找最接近古籍用纸的材料,以便达到最佳的修书效果。”高学淼说。

今年38岁的高学淼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也是该馆1978年古籍修复室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学习化学专业的“古籍修书人”。

今天的古籍修复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化学和生物方法的引入,让古籍修复更加科学。“古籍修复工作在开始前需要对古籍用纸酸碱度、纸张纤维、白度等数据值进行化学检测,每本书也要根据实际的破损程度制定一书一议的修复计划。”高学淼说。根据为每本古籍“量身定制”的方案,高学淼和他的同事们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传统技艺展开修复工作。

在高学淼看来,通过现代科学手段辅助修复的同时,更要坚持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传承好前人留下的纸质文物,把古籍保护好。

天津图书馆是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古籍59万册,古籍修复工作已持续70余年。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高学淼在古籍修复室内对一本修复完成的古籍进行装订(4月22日摄)。

在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高学淼穿着工装,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间忙碌着,对不同的纸样样本进行数据检测。“这是古籍修复的‘前奏’,目的是寻找最接近古籍用纸的材料,以便达到最佳的修书效果。”高学淼说。

今年38岁的高学淼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也是该馆1978年古籍修复室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学习化学专业的“古籍修书人”。

今天的古籍修复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化学和生物方法的引入,让古籍修复更加科学。“古籍修复工作在开始前需要对古籍用纸酸碱度、纸张纤维、白度等数据值进行化学检测,每本书也要根据实际的破损程度制定一书一议的修复计划。”高学淼说。根据为每本古籍“量身定制”的方案,高学淼和他的同事们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传统技艺展开修复工作。

在高学淼看来,通过现代科学手段辅助修复的同时,更要坚持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传承好前人留下的纸质文物,把古籍保护好。

天津图书馆是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古籍59万册,古籍修复工作已持续70余年。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这是4月22日拍摄的天津图书馆古籍修复室内景。

在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高学淼穿着工装,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间忙碌着,对不同的纸样样本进行数据检测。“这是古籍修复的‘前奏’,目的是寻找最接近古籍用纸的材料,以便达到最佳的修书效果。”高学淼说。

今年38岁的高学淼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也是该馆1978年古籍修复室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学习化学专业的“古籍修书人”。

今天的古籍修复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化学和生物方法的引入,让古籍修复更加科学。“古籍修复工作在开始前需要对古籍用纸酸碱度、纸张纤维、白度等数据值进行化学检测,每本书也要根据实际的破损程度制定一书一议的修复计划。”高学淼说。根据为每本古籍“量身定制”的方案,高学淼和他的同事们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传统技艺展开修复工作。

在高学淼看来,通过现代科学手段辅助修复的同时,更要坚持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传承好前人留下的纸质文物,把古籍保护好。

天津图书馆是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古籍59万册,古籍修复工作已持续70余年。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高学淼(左三)和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部分同事合影(4月22日摄)。

在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高学淼穿着工装,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间忙碌着,对不同的纸样样本进行数据检测。“这是古籍修复的‘前奏’,目的是寻找最接近古籍用纸的材料,以便达到最佳的修书效果。”高学淼说。

今年38岁的高学淼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也是该馆1978年古籍修复室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学习化学专业的“古籍修书人”。

今天的古籍修复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化学和生物方法的引入,让古籍修复更加科学。“古籍修复工作在开始前需要对古籍用纸酸碱度、纸张纤维、白度等数据值进行化学检测,每本书也要根据实际的破损程度制定一书一议的修复计划。”高学淼说。根据为每本古籍“量身定制”的方案,高学淼和他的同事们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传统技艺展开修复工作。

在高学淼看来,通过现代科学手段辅助修复的同时,更要坚持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传承好前人留下的纸质文物,把古籍保护好。

天津图书馆是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古籍59万册,古籍修复工作已持续70余年。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责任编辑:吴疆】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用知识的清泉,一点点浸润这片土地

  李桂枝(一排右二)、王伟江(二排左一)和其他赴疆任教教师合影。  资料照片  黄沙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刮来,漫过公路,爬上土墙,眼前变成昏黄的一片。新疆且末便处在这片沙漠之中。  开学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室里,教师李...

惩戒“问题少年”,看年龄还是看危害程度

 核心阅读  以什么标准惩戒“问题少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司法实践,既看年龄,也看危害程度。年龄线是法律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设定的基础防线,危害程度则是衡量行为恶性与惩罚、矫治必要性的关键标尺。违法犯罪...

致敬教师!他们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初心如炬 以一盏灯点亮千万盏灯

央视网消息:9月10日是第四十一个教师节,祝所有老师们节日快乐!先来关注一个群体——特岗教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也就是“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国家网信办公开曝光第二批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网信办聚焦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督促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依法依约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

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10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对加速推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实现经济社会绿...

用App看小说10分钟,弹出6次广告 App弹窗广告乱象调查

法治日报见习记者 于天航  □ 法治日报记者 张守坤  弹窗广告倒计时肉眼可见的慢——页面显示过去了30秒,而《法治日报》记者手中的计时器显示,实际过去了40秒。  这是记者近日观察到的一款名为“倒××”的网络小游戏弹窗...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走进主题展馆 感受各族群众同心筑梦历程

9月8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航拍巴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全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周鹏摄影报道)9月8日,“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

国家防总办公室向广东调拨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 支持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央视网消息: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9月8日,应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请求,国家防总办公室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拨抢险舟艇、发电机、排涝设备、照明设备等990件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防汛抗旱类),支持广东省做好...

长绳系日 丨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上)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上)孙慰祖  韩天衡先生有一句发人深省的名言:“传统万岁,创新万岁加一岁”。这既是他对继承传统与变革创新关系的哲学思考,也是他自身实践的真实总结。但是,因为有了瑰丽丰厚的“万...

长绳系日 丨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下)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下)孙慰祖  三、法无定法 神遇迹化  在人们看来,不断在追求自我、追求变革,似乎就要与传统分手。但是韩天衡恰恰又从不轻薄传统,放言“反叛”。他对篆刻艺术本质规定性有着辨证的...

2024
04/26
12:52
浏览量: 1123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