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做实三个结合,护航企业发展

做实三个结合,护航企业发展

来源:检察日报 | 时间:2024-06-18 18:54:24 | 点击:3056

今年初,最高检决定开展为期10个月的“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这是助推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是践行司法为民、维护人民权益的生动实践。陕西省安康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刑事检察职能作用,坚持宽严相济、标本兼治,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依法依规“护企”

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违法违规问题,我们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该严则严、当宽则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企案件,依法依规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一是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严格依法办案、公平公正执法,今年以来,我们集中办理了一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案件,批捕3件11人,起诉6件21人。坚持惩治与保护并重、治罪与治理相结合,依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尤其是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实施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利益输送等侵害企业利益犯罪。

二是依法准确办理刑民交叉案件。准确把握刑事经济案件与经济纠纷、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的界限,不使案件“带病”进入刑事诉讼环节,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是不断强化涉企案件法律监督。召开了全市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推进会,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常态化推进涉企“挂案”清理工作,减轻企业讼累。依法开展涉企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充分发挥检察侦查职能作用,依法查办司法工作人员利用刑事手段插手涉企民事经济纠纷等相关案件,办理人大代表涉企意见建议案2件、省委巡视组转办的涉企申诉反映件1件。

“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用心用情“助企”

“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重在“护”、要在“实”,我们结合安康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用心用情助力企业依法经营和健康发展,助推营商环境实现最优化。

一是加强规范办理企业合规案件。持续完善和落实好涉案企业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性审查工作,推进刑事诉讼全流程适用。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公正司法,注意结合犯罪情节,区分涉案罪名、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等,综合考虑合规整改的必要性,引导企业加强自身建设,促进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二是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履职保护。聚焦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的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成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作站,设立19个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构建制度机制11个。对市属35家重点企业实行挂牌管理,提供一对一的检察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三是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作机制。针对重大、疑难、复杂涉企案件,深化落实“双介入、两提升”工作机制,积极与公安机关、市金融监管部门等沟通联系,进一步拓宽交流会商渠道,不断强化对涉企案件的执法司法衔接,凝聚惩治违法犯罪工作合力。

“当下”与“长远”相结合,常态长效“兴企”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要谋在当下,也要立在长远。我们积极延伸检察职能,推动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努力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长远、高效、精准的司法服务。

一是完善检企联系机制。定期邀请工商联、企业代表参加“检企”座谈会、检察开放日、涉企案件听证会等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企业答疑解惑,有针对性地提供暖心法律服务。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窗口”服务优势,设立专门的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负责涉企控告申诉案件受理情况,做好回复答复工作。

二是注重诉源治理。结合办案主动延伸职能,积极推动诉源治理,对办案中发现的特种设备、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存在的管理漏洞,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送达检察建议,堵塞监管漏洞、汇聚监督合力,提升相关行业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护航行业健康、平稳、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企业法治教育。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围绕预防经济犯罪、安全生产领域犯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等,深入公司企业、工业园区开展法治宣传,帮助和引导企业及从业人员提高法治思维,助推民营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系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责编:马昌、温璐)


【作者:刘惠生】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用知识的清泉,一点点浸润这片土地

  李桂枝(一排右二)、王伟江(二排左一)和其他赴疆任教教师合影。  资料照片  黄沙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刮来,漫过公路,爬上土墙,眼前变成昏黄的一片。新疆且末便处在这片沙漠之中。  开学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室里,教师李...

惩戒“问题少年”,看年龄还是看危害程度

 核心阅读  以什么标准惩戒“问题少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司法实践,既看年龄,也看危害程度。年龄线是法律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设定的基础防线,危害程度则是衡量行为恶性与惩罚、矫治必要性的关键标尺。违法犯罪...

致敬教师!他们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初心如炬 以一盏灯点亮千万盏灯

央视网消息:9月10日是第四十一个教师节,祝所有老师们节日快乐!先来关注一个群体——特岗教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也就是“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国家网信办公开曝光第二批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网信办聚焦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督促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依法依约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

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10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对加速推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实现经济社会绿...

用App看小说10分钟,弹出6次广告 App弹窗广告乱象调查

法治日报见习记者 于天航  □ 法治日报记者 张守坤  弹窗广告倒计时肉眼可见的慢——页面显示过去了30秒,而《法治日报》记者手中的计时器显示,实际过去了40秒。  这是记者近日观察到的一款名为“倒××”的网络小游戏弹窗...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走进主题展馆 感受各族群众同心筑梦历程

9月8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航拍巴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全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周鹏摄影报道)9月8日,“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

国家防总办公室向广东调拨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 支持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央视网消息: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9月8日,应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请求,国家防总办公室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拨抢险舟艇、发电机、排涝设备、照明设备等990件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防汛抗旱类),支持广东省做好...

长绳系日 丨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上)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上)孙慰祖  韩天衡先生有一句发人深省的名言:“传统万岁,创新万岁加一岁”。这既是他对继承传统与变革创新关系的哲学思考,也是他自身实践的真实总结。但是,因为有了瑰丽丰厚的“万...

长绳系日 丨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下)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下)孙慰祖  三、法无定法 神遇迹化  在人们看来,不断在追求自我、追求变革,似乎就要与传统分手。但是韩天衡恰恰又从不轻薄传统,放言“反叛”。他对篆刻艺术本质规定性有着辨证的...

2024
06/18
18:54
刘惠生
浏览量: 305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