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安徽向新丨产学研合作下的“五河之变”

安徽向新丨产学研合作下的“五河之变”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 时间:2024-06-25 13:13:27 | 点击:3108

走进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的安徽省杰事途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展示大厅,有两瓶粉末,格外引人注意。

一瓶白色粉末,相比过去的产品,提纯了不到1%,价格却翻了6倍。另一瓶黑色粉末,用它做成的电池负极材料,容量是现在商业石墨负极的3倍以上。

“这一白一黑,就是我们的两大‘拳头产品’,高纯度玻纤粉和硅碳负极材料。”安徽省杰事途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兴仕说。

(稿件配图1)安徽省杰事途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新材料产品。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安徽省杰事途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新材料产品。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更神奇的是,这两个粉末都是回收废品再利用后,经过加工制成。而变废为宝的关键,来自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

就在三年前,范兴仕跟以往一样,从很多大公司回收生产出来的玻璃纤维不良品,做着没有技术含量的粗加工,卖着低端玻璃纤维粉。

为了帮助企业发展,五河县科技局曾找到范兴仕,希望帮他对接科研院所,利用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但范兴仕一开始并没有在意,“虽然企业利润不是很多,但是生产稳定,不想折腾,再提升还能提到哪儿去?”

(稿件配图2)安徽省杰事途新材料有限公司玻璃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安徽省杰事途新材料有限公司玻璃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他本以为县科技局的人只是随便说说。但随后半年里,科技局工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上门走访、电话回访,询问企业科技对接情况。

范兴仕觉得“盛情难却”,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五河县科技局的牵线搭桥下,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陈健博导对接合作。

通过产学研对接,范兴仕得知,玻纤粉纯度每提升一点,产品都会产生“裂变”效应,有更高的价值和更广阔的市场。“感觉以前的自己就像井底之蛙。”范兴仕说。

于是在2021年底,范兴仕和专家签约后,共同研发高纯度玻纤粉,进一步对产品提纯,吃干榨净产品的附加值。最终在一年后,成功推向市场,应用于半导体材料中。

“过去生产的玻纤粉,一吨只卖2000元,而现在高纯度玻纤粉,一吨能卖到12000元。”实实在在的效益,让范兴仕尝到了创新的“甜头”,也对科技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认识。

现在,范兴仕把市场上收集的需求和问题,每隔一段时间,主动打包发给五河县科技局,县科技局通过渠道发布给有关科研院所,如果遇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就促进校企开展产学研合作。

在这一模式下,范兴仕又和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丁元力教授共同研发钠电正极材料,与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开展硅碳负极材料研发合作。

“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对于我们这样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说,最核心的还是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科技创新,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动能。”范兴仕说。

安徽省杰事途新材料有限公司玻璃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安徽省杰事途新材料有限公司玻璃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而产学研合作,无疑为安徽省杰事途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创新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使之从三年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蚌埠市“专精特新”20强企业。

时至今日,类似于杰事途新材料公司这类通过产学研合作破解发展难题的故事,还在五河县不断上演。

安徽省尚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开展有机肥产学研项目合作,完善了五河特色有机肥产业链;安徽鑫汇碳业有限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开展活性炭催化剂项目合作,达成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合作……

五河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刘武表示,截至目前,五河县共计50余家企业与20余家高校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建成10余处大学生实习基地。

有了产学研合作这片“沃土”,科创企业如雨后春笋“冒”了起来。2023年,五河县117家企业获评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36%;42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同比增长50.8%,目前五河县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88家,增速居蚌埠市第1。

依靠产学研合作,五河县不断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全新路径,正不断改写着该县经济的发展底色。

(责编:关飞、张磊)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用知识的清泉,一点点浸润这片土地

  李桂枝(一排右二)、王伟江(二排左一)和其他赴疆任教教师合影。  资料照片  黄沙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刮来,漫过公路,爬上土墙,眼前变成昏黄的一片。新疆且末便处在这片沙漠之中。  开学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室里,教师李...

惩戒“问题少年”,看年龄还是看危害程度

 核心阅读  以什么标准惩戒“问题少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司法实践,既看年龄,也看危害程度。年龄线是法律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设定的基础防线,危害程度则是衡量行为恶性与惩罚、矫治必要性的关键标尺。违法犯罪...

致敬教师!他们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初心如炬 以一盏灯点亮千万盏灯

央视网消息:9月10日是第四十一个教师节,祝所有老师们节日快乐!先来关注一个群体——特岗教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也就是“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国家网信办公开曝光第二批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网信办聚焦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督促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依法依约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

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10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对加速推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实现经济社会绿...

用App看小说10分钟,弹出6次广告 App弹窗广告乱象调查

法治日报见习记者 于天航  □ 法治日报记者 张守坤  弹窗广告倒计时肉眼可见的慢——页面显示过去了30秒,而《法治日报》记者手中的计时器显示,实际过去了40秒。  这是记者近日观察到的一款名为“倒××”的网络小游戏弹窗...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走进主题展馆 感受各族群众同心筑梦历程

9月8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航拍巴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全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周鹏摄影报道)9月8日,“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

国家防总办公室向广东调拨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 支持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央视网消息: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9月8日,应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请求,国家防总办公室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拨抢险舟艇、发电机、排涝设备、照明设备等990件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防汛抗旱类),支持广东省做好...

长绳系日 丨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上)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上)孙慰祖  韩天衡先生有一句发人深省的名言:“传统万岁,创新万岁加一岁”。这既是他对继承传统与变革创新关系的哲学思考,也是他自身实践的真实总结。但是,因为有了瑰丽丰厚的“万...

长绳系日 丨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下)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下)孙慰祖  三、法无定法 神遇迹化  在人们看来,不断在追求自我、追求变革,似乎就要与传统分手。但是韩天衡恰恰又从不轻薄传统,放言“反叛”。他对篆刻艺术本质规定性有着辨证的...

2024
06/25
13:13
浏览量: 310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