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科技范儿”为巴黎奥运添彩

“科技范儿”为巴黎奥运添彩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08-04 14:35:49 | 点击:3890

2024年巴黎奥运会正如火如荼进行,赛场内外闪耀的“科技范儿”成为本届奥运会一大亮点。从人工智能(AI)到私有5G网络,从数字孪生到云转播……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体育赛事的组织和运行效率,改变了体育转播的方式,也使观众拥有更加个性化和沉浸式的体验。

保障支持赛事

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此次巴黎奥运会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使裁判和观众能够更密切地跟踪运动员的表现,而且为赛事各方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持。

水上运动中心安装高科技摄像机,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实时分析运动员的划水频率和覆盖距离;足球体育场周围摄像头记录的信息和植入足球的芯片为裁判决策提供支持;作为奥运会官方计时器提供者,瑞士欧米茄公司在奥运会赛场上引入最新技术,先进的电子发令枪、内置传感器的起跑器、量子计时器和光电管技术等纷纷亮相巴黎。

国际奥委会为运动员打造了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AthleteGPT。该聊天机器人基于法国米斯特拉尔人工智能公司开发的大语言模型,可以通过Athlete365移动应用程序访问,能快速浏览数千个信息页面,并全天候回答问题。国际奥委会还推出了保护运动员免受网络辱骂的人工智能系统,利用人工智能监视数十万个社交媒体账户,并标记辱骂性信息,以便相关平台进行干预。

巴黎奥运会场之外,人工智能还被国际奥委会用来发掘体育人才。国际奥委会与英特尔公司正共同开发相关领域的定制化技术,旨在帮助各国和地区奥委会创新体育人才识别和投资培养方式。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塞内加尔完成相应测试。

提高管理效率

借助于科技创新,巴黎奥运会运行管理效率得以简化,运行可持续性得到有效提高。

在安保领域,奥运会监控系统依靠人工智能摄像头自动标记潜在的安全威胁,如果检测到风险,系统即刻向工作人员发送提示,工作人员随之采取相应对策。

2024年巴黎奥组委为所有比赛场馆建立了数据驱动的“数字孪生体”,不仅有助于场馆的设计和建设,还能优化场馆管理,更好疏导观众,确保赛事顺利进行。国际奥委会首席信息科技官伊拉里奥·科尔纳表示,使用数字孪生技术分析场馆状况,有助于预判哪里需要调配电力、哪里需要放置摄像头等问题。

本届奥运会采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优化能源使用,减少碳足迹,确保奥运会场馆高效、环保地运作。巴黎奥运会官网显示,与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平均排放量相比,本届奥运会的目标是将碳足迹减少50%。

绿色奥运的理念应用在场馆内外。例如,水上运动中心和奥运村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美国埃奎尼克斯公司利用附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生的热量来加热水上运动中心的游泳池。

增强观众体验

在巴黎,观众的奥运体验因创新技术而改变。在塞纳河举行的开幕式上,法国电信公司Orange为各运动代表队的入场船只提供私有5G网络解决方案,以分享船上镜头。与现有的公共网络相比,私有5G可以提供专用带宽,延迟更少,这对于从移动的船只上传输高清视频至关重要。该技术还将用于本届奥运会的帆船比赛。

奥运会赛事的精彩视频片段,往常需要通过手动标记和剪辑,现在可通过人工智能自动抓捕。得益于英特尔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平台“盖蒂”,观众可以欣赏个性化的精彩赛事集锦,人工智能可以准确地挑选出观众想看的内容,并立即分发给相应的观众,提高了视频制作和编辑的效率。

以往奥运直播信号常依靠卫星传输,设施昂贵且需提前部署硬件。在本届奥运会上,将有超三分之二的直播信号基于阿里云向全球分发,使云转播首次超越传统的卫星信号传输,成为奥运直播信号的主要分发方式。

本届奥运会还采用了阿里云AI增强的全新转播技术——多镜头回放系统,让观众多角度看到运动员动作的“时间静止”慢镜头,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

(责编:王震、申佳平)


【作者:罗国芳】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墨西哥央行大幅下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

发稿时间:2025-05-29 08:00:00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当地时间5月28日,墨西哥央行发布的季度报告显示,该行大幅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归因于国内经济疲软和美国贸易...

今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预计新增2.8亿千瓦

  昨天(28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创历史新高,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六成以上, 预计今年全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将再新增2.8亿千瓦。  其中,技术创新是推...

上海: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上海5月22日电(记者程思琪 董雪)记者从上海市政府22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围绕创新关键环节补齐链条、优化...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烟台海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科技转化活动成功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美静)为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5月23日,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烟台海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电池管理系统(BMS)联合研发项目组成立暨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

科技部:推行“创新积分制” 精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画像”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邱勇介绍,将推进创新积分制的推广应用,来进一步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企业集聚。  邱勇介绍,创新积分制,是帮助金融机构来更加精准地识别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金融管理部门...

出差将满月 一起看神舟二十号乘组都干了啥

央视网消息:自4月25日进驻中国空间站以来,神舟二十号乘组三名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已在轨近一个月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这一个月来的工作成绩。进驻中国空间站伊始,神二十乘组首先是熟悉环境,与神十九乘组进行了“太空换班...

首个石墨萤石能耗限额标准发布

  原标题:首个石墨萤石能耗限额标准发布  科技日报讯 (记者滕继濮 实习记者夏天一 通讯员王晶)记者日前从中铝集团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获悉,强制性国家标准《石墨和萤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近日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3B卫星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都鑫鑫 摄)

烟台高新马山街道海博社区:竞技机器人点燃科技梦 赋能青少年成长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李京蔚)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携手玄智科技,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充满激情与创新的数智竞技机器人体验活动,成功点燃了孩子们的科技热情。 ...

多能级量子系统纠错首次实现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美国耶鲁大学和谷歌量子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首次实现对多能级量子系统的纠错,使系统性能超过了当前最佳的未纠正方案,成功突破了“盈亏平衡点”。该成果为更高效的量子信息处理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

2024
08/04
14:35
罗国芳
浏览量: 389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