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美静)为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5月23日,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烟台海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电池管理系统(BMS)联合研发项目组成立暨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唐西胜,烟台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于红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组组长孙金柱,烟台海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岳公友,烟台海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峰,烟台海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庞静等领导共同出席,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会议伊始,烟台海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庞静介绍了研发中心战略规划。从技术攻关路径到产业化布局,系统阐述了联合研发中心以“技术领先、产业协同”为核心的使命担当,推动电池管理系统从“功能实现”向“智慧赋能”跃升。
烟台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于红绫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合作是“科技国家队”与“产业生力军”的强强联合,也是“实验室”与“生产线”的无缝对接,联合研发中心必将会让超导技术的“冷”与储能产业的“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智能电网的“网”与绿色能源的“链”编织出发展新篇。高新区将始终秉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为合作提供政策、资源及环境支持,加速新能源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唐西胜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此次作为国家级科研机构与海博电气合作,旨在突破电池管理系统在安全监测、寿命预测、能效优化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瓶颈。双方将聚焦“电芯-模组-系统”全栈管理平台开发,成为全球BMS技术标杆,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推动锂电池管理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烟台海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岳公友展望了合作前景,提出此次双方共同成立“电池管理系统(BMS)联合研发项目组”,将以联合研发中心为平台,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期间,双方代表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为联合研发中心揭牌。
此次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烟台海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不仅是双方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一次重要携手,更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未来,双方将以联合研发中心为平台,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与企业的产业化能力,聚焦行业前沿技术,加速科研成果落地,推动电池管理技术向更高水平迈进。烟台高新区也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以政策、资源、服务“三链融合”护航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共同书写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高新答卷”。(文图/吕本政 刘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