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3000米,跑不跑?| 媒体札记

3000米,跑不跑?| 媒体札记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24 13:54:54 | 点击:458

将考核驱动转化为兴趣驱动,让体育成为学生的“快乐源泉”。

最近,有关大学生3000米体测的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高校学生都提出了个人看法,多家媒体也发表评论文章参与讨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事的起因,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部分学生在网上呼吁,希望学校取消3000米长跑测试项目。有学生表示,“尽管目前体育成绩的重要性还未显现,但若未来在保研资格申请或学校评优工作将体育成绩纳入评比,担心自己会因此被拉低竞争力”。但在现实中,高校普遍重视学生的体育素养。据媒体报道,多家大学对在校学生的长跑成绩有所要求。比如,清华大学明确规定:本科生必须测试长跑(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体育课不及格或未通过游泳测试不能毕业。同济大学也有学生表示,学校要求男生完成3000米长跑、女生完成1500米长跑,这个成绩在体育课程中占比为30%。

对此,澎湃新闻的文章《大学生呼吁取消3000米体测,年轻人太“脆皮”?》,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学校不妨更多组织日常的运动锻炼,加强过程考核,而不是最后‘一考定分数’;也可以补充一些替代运动选项,供学生选择;又或者可以建立健康档案,设立有阶梯度的评价模式。总之,不妨在倾听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得出一个更合理的方案。”

《新京报》评论《“大学生呼吁取消体测三千米”,高校该不该听?》则指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所以面对3000米测试,一些同学有意见是正常的,高校如何对待却很关键……学生是教育的核心、重心,但并不意味着学校要一味迁就学生。比如对一个老师,一堂课的质量评价,如果只看学生的打分,那么一味讨好学生,布置作业少,给分高的老师,一定会胜出。教育管理者若只听取学生的意见,显然也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

在教育工作中,一味打压学生意见或者盲目迁就学生想法,都不是科学的做法。虽然每个学生对长跑体测的感受不同,但只要校方规定符合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要求,有助于年轻人强身健体,就不宜轻易取消。但是,对于一些学生的意见和担忧,校方也应该认真面对,用心倾听,想方设法使相关安排更加人性化。红网的评论文章《体测标准引争议,“脆皮” 大学生如何破局?》就指出:“高校应在强度要求与人性化关怀之间找到平衡,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让学生真正受益于体育,而非将体育测试视为负担。”

如何将好的想法落实到现实中,让大学生从长跑体测中体会到获得感和价值感,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此,上游新闻在评论文章《讨论3000米“跑不跑”,不如引导大学生“动起来”》中提到,“大学阶段的体育、体测设置,完全可以打开思路、丰富选项。将考核驱动转化为兴趣驱动,让体育成为学生的‘快乐源泉’,这才是‘体育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体测成了学生心中的“沉重负担”,其正面价值恐怕无法得到充分体现。校方还应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增强对体育的兴趣,养成锻炼的好习惯,进而消除学生“怕体测”“怨体测”的情况,这才是破解上述难题的关键。

光明网则从相关讨论出发,呼吁人们关注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其在评论文章《关注体测,重点不在跑3000米还是1000米》中表示:“保持运动对人的利好无需赘述。无论是体测选择1000米还是3000米跑,如果年轻人不坚持运动,何种程度都很难达标及格,而如果坚持常规运动,则实现相应标准并非难事。归根结底,任何测试都是为了督促大学生们真正运动起来。”

要想办法让大学生真正爱上运动,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共识。正如红星新闻在评论文章《讨论“3000米跑”的存废,让大学生不“脆皮”才是核心》中所言,“公众讨论‘3000米跑’的存废,其聚焦点已超越单纯的一项体测科目,本质上是在关注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精神状态。因此,如何让‘脆皮大学生’强韧起来,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乐于奔跑、运动,才是高校和社会最该研判与解决的问题”。(黄帅)

责任编辑:梁文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全国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5%

记者今天从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点治理食材验收不严格、加工操作不规范、后厨卫生不达标、“三防”设施不齐全等突出问题,压紧压实校方和经营方食品安全主体...

透过数据看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群众健康有“医”靠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1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是卫生健康工作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坚...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60项 位居世界前列

国新办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北京中轴线遗产点鼓楼  发布会上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捷报频传,北京中轴线、西夏陵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新发现文物数量超13万处

国新办今日(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介绍,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76.7万处“三普”...

何止“上头”?还有风险!小心抓娃娃机“变种”

原本只是商场一角的休闲项目,抓娃娃机却在短短几年间迅速蔓延,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方式。随着抓娃娃机不断更新换代,各类“新玩法”接连出现:细小塑料玩具被搬进机台,活体动物也在娃娃机内供人抓取,循环兑换机制则让孩子们深陷其中...

法考本周六日开考,北京为全国最大独立考区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将于9月13日、9月14日分两批次进行。记者从北京市司法局获悉,北京考区客观题考试报名人数达47000余人,继续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考区。今年客观题考试北京共设置38个考点,分布...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农业农村、百姓生活、交通运输、新兴领域、安全生产等方面。本批标准发布后,将在助力农业生产、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

在慢生活里感受古城韵味

  图为巍山崇正书院里可逆式设计的先锋书店书廊。巍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古建筑集聚,如何保护?记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采访时发现:即将倒塌的旧书院改造为新书店,变成了网红打卡点;曾...

多发性骨髓瘤:骨骼 “无声的破坏者”,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没有外伤,却突然腰痛难忍,检查后竟发现是骨骼被‘蛀空’了”“体检时偶然查出贫血,进一步检查才确诊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上,多发性骨髓瘤常以 “隐匿” 的方式伤害身体,尤其是骨骼系统,被称为 “无声的破坏者”。作为一种...

儿童肺炎不是 “小毛病”!早期识别这 3 个症状,避免延误治疗

“孩子咳嗽发烧,是不是普通感冒?”“吃了几天药不见好,会不会拖成肺炎?” 秋冬季节,儿科门诊总能听到家长们类似的焦虑询问。在很多人眼中,肺炎只是 “严重一点的感冒”,但数据显示,肺炎是我国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2025
03/24
13:54
浏览量: 45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