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切莫存有侥幸心理,以身试毒不可取 吃菌季到了,如何吃得开心又放心?(健康驿站)

切莫存有侥幸心理,以身试毒不可取 吃菌季到了,如何吃得开心又放心?(健康驿站)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14 14:33:46 | 点击:746

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
不采摘、不收购、不加工、不食用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随着夏日雨季来临,云南各地山林间的野生菌纷纷“冒头”,一年一度的“吃菌季”如约而至。品尝美味的同时,野生菌中毒的病例也开始增多,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近日发布了2025版云南省野生菌中毒风险地图,提醒公众注意吃菌安全。

  吃菌如何预防中毒事件发生?本报记者采访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一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宫冰。宫冰表示,近年来每到6—8月的吃菌季,省一院菌中毒患者的接诊量就有所上升,野生菌虽美味,安全食用莫大意。

  野生菌中毒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胃肠炎型

  神经精神型

  肝肾功能损害型

  横纹肌溶解型

  溶血型

  光过敏型

  不止“见小人”,菌中毒症状五花八门

  眼前突然冒出许多小人,他们可能在跳舞、在开演唱会、在拉你袖子……如果你吃完野生菌后出现类似的“沉浸式VR场景”,那你可能是吃野生菌中毒了,而且大概率吃的是见手青。

  “见手青是云南人最爱食用的野生菌之一,也是常见的易中毒野生菌,中毒的临床表现多为神经致幻。”宫冰介绍,曾有研究发现,见手青所含的一种致幻毒素与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SD)相似,这是一种公认的致幻药物,大量服用麦角酸乙二胺会导致服用者精神分裂和自杀,属于被严格管制的违禁品。

  见手青中毒后看到的幻象五花八门。“有的患者看到小人在跳舞,有的看到的则是扭曲变形的事物。有些患者除了致幻,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宫冰说。

  为什么都是见手青中毒,却会出现不一样的症状?宫冰解释,野生菌中毒症状的表现因人而异,特别是见手青的中毒特点之一就是异质性大。见手青的致幻毒素会让人看到不同“幻境”,如果你本身是愉快轻松的,可能会看到一些美好的“小天使”。但如果患者心情本身就比较糟糕,看到的可能就是一些恐怖的幻象,在夜晚或者光线比较暗的时候,会更加明显。

  野生菌中毒不好玩,后果很严重

  宫冰提醒,虽然见手青中毒的致死率比较低,但临床上也出现过情况较重的病例,患者长期谵妄不能缓解,最后到ICU进行抢救。“有些网友为了追求新奇以身试毒,这种做法不可取,是对自己生命健康的不负责”。

  除了见手青,另一种“毒蘑菇”大青褶伞在云南也较常见,它会长在公园、草坪、草地等随时可见的地方,也被称为“后院蘑菇”。宫冰介绍,这种毒菌被医生称为“掌管腹泻的神”,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建议不要随意食用。

  如果说见手青和大青褶伞是“有毒”菌,接下来出场的鹅膏菌和火炭菌堪称“剧毒”。以白罗伞和灰花纹鹅膏为代表的鹅膏菌,致死率位居所有毒菌之首,一旦误食后果严重。

  “鹅膏菌有75%以上的致死率,一个成年人食用1至2朵菌盖就可能造成死亡。即便抢救成功,肝肾损害也会持续存在。”宫冰说。

  密褶红菇、稀褶红菇、亚稀褶红菇被称为火炭菌“三兄弟”,其中亚稀褶红菇有剧毒,不可食用。宫冰建议不要食用火炭菌,以免造成亚稀褶红菇误食。中毒可造成横纹肌溶解,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肌肉酸痛、血尿、呼吸困难、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

  “毒蘑菇”很狡猾 有潜伏期还有假愈期

  毒菌的“狡猾”,首先体现在外貌上。

  宫冰表示,有的毒菌不仅样貌朴实,甚至还有微微的清香,特别是灰花纹鹅膏菌,外貌和可食用的草鸡枞高度相似,很容易误采误食。还有火炭菌“三兄弟”常常生长在同一环境中,长得极为相似,唯一区分就是菌子背面褶子的疏密,且只有几毫米之差,几乎难以分辨。

  其次,野生菌中毒还有潜伏期和假愈期。宫冰介绍,鹅膏菌中毒有一个潜伏期,一般在6小时以上,这6小时中毒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在12至14小时左右,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症状,这个症状很快会消失,也被称为“假愈期”。

  中毒者常常以为症状过去了没事了,不去医院处理。但到了36至48小时左右,就会进入到肝衰竭、肾衰竭的阶段,这个时候再到医院就诊,其实已经错过了最佳诊治时机。所以,出现症状比较晚的菌中毒反而要格外小心,致死性更高。

  出现野生菌中毒如何自救?

  宫冰建议,中毒者应在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尽量将胃内食物呕吐出来,并及时导泻,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同时,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前往附近医院救治,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

  避免野生菌中毒,预防大于一切

  宫冰表示,网传的一些“辨毒偏方”,如“虫蚁啃过就能吃”“颜色鲜艳才有毒”“生蛆的菌无毒”,这些大多是不靠谱的。

  分辨“毒蘑菇”,至少记住一句口诀:头上戴帽子(有菌盖)、腰上系裙子(有菌环)、脚上有靴子(有菌托),有这样特征的野生菌绝对不要采食。但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环境的风吹日晒会导致上述一些特点不明显。

  如何正确食用野生菌?“吃菌子一定只吃来源可靠熟悉的菌子,同时要炒熟炒透,不能凉拌,同时尽量保证食用的种类单一、适量。”宫冰说,比如见手青虽有毒性,但属于条件可食用菌。烹饪得当是可以适量食用的,一定要高温爆炒,充分加热。菌子虽然美味,也不能贪多,少量的毒素可能对人体没有影响,但大量或连续食用则会“量变引起质变”。

  宫冰介绍,目前菌中毒没有特效的解毒剂,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常规洗胃、活性炭吸附、导泻,其他有针对性的包括:镇静剂、补液、抗过敏、激素、碱化尿液、胆囊穿刺以及一些早期结合鹅膏毒素的药物如水飞蓟宾+青霉素G。但如果症状过重,就需要开展血液净化、呼吸机、ECOM等技术,甚至只能进行肝移植手术。

  “省一院在救治野生菌中毒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除了传统的血液滤过、血浆置换、保肝等治疗,急诊ICU联合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运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成功救治了多例鹅膏菌中毒致肝衰竭患者,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宫冰说。

  宫冰提醒,对野生菌和大自然要保持敬畏之心,预防大于一切,“吃菌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见小人,莫狂喜;吐和拉,要注意;假痊愈,需警惕;肝和肾,在哭泣。一句话,中毒后要抓紧去医院救治,切莫有侥幸心理。”

责任编辑:张建伟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全国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5%

记者今天从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点治理食材验收不严格、加工操作不规范、后厨卫生不达标、“三防”设施不齐全等突出问题,压紧压实校方和经营方食品安全主体...

透过数据看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群众健康有“医”靠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1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是卫生健康工作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坚...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60项 位居世界前列

国新办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北京中轴线遗产点鼓楼  发布会上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捷报频传,北京中轴线、西夏陵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新发现文物数量超13万处

国新办今日(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介绍,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76.7万处“三普”...

何止“上头”?还有风险!小心抓娃娃机“变种”

原本只是商场一角的休闲项目,抓娃娃机却在短短几年间迅速蔓延,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方式。随着抓娃娃机不断更新换代,各类“新玩法”接连出现:细小塑料玩具被搬进机台,活体动物也在娃娃机内供人抓取,循环兑换机制则让孩子们深陷其中...

法考本周六日开考,北京为全国最大独立考区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将于9月13日、9月14日分两批次进行。记者从北京市司法局获悉,北京考区客观题考试报名人数达47000余人,继续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考区。今年客观题考试北京共设置38个考点,分布...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农业农村、百姓生活、交通运输、新兴领域、安全生产等方面。本批标准发布后,将在助力农业生产、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

在慢生活里感受古城韵味

  图为巍山崇正书院里可逆式设计的先锋书店书廊。巍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古建筑集聚,如何保护?记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采访时发现:即将倒塌的旧书院改造为新书店,变成了网红打卡点;曾...

多发性骨髓瘤:骨骼 “无声的破坏者”,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没有外伤,却突然腰痛难忍,检查后竟发现是骨骼被‘蛀空’了”“体检时偶然查出贫血,进一步检查才确诊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上,多发性骨髓瘤常以 “隐匿” 的方式伤害身体,尤其是骨骼系统,被称为 “无声的破坏者”。作为一种...

儿童肺炎不是 “小毛病”!早期识别这 3 个症状,避免延误治疗

“孩子咳嗽发烧,是不是普通感冒?”“吃了几天药不见好,会不会拖成肺炎?” 秋冬季节,儿科门诊总能听到家长们类似的焦虑询问。在很多人眼中,肺炎只是 “严重一点的感冒”,但数据显示,肺炎是我国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2025
06/14
14:33
浏览量: 74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