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室内降温用干冰 处置不当有危险

室内降温用干冰 处置不当有危险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8-03 16:54:45 | 点击:5184

干冰和冰外观相似,在家中放置干冰,不熟悉干冰特性的人,尤其是孩子,或许会直接上手拿,这就有可能导致冻伤。如果干冰被孩子误食,后果不堪设想,严重可致儿童窒息。

8月2日,我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烈日炎炎,不少人为降温绞尽脑汁。记者在网络上注意到,除了开空调、睡凉席等传统度夏方式外,一些人将目光放在了近些年来随冷链快递发展而被人们所熟知的干冰上。

在一条短视频中,一位家长为了给孩子降温,把一大块干冰放到家中。她称,干冰只会释放二氧化碳,没有危害,使用干冰可低成本降温。

那么,干冰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它是否可以降温?将其用于室内降温又是否安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干冰非冰,降温效果显著

干冰名称中虽有“冰”,但它却不是由水凝固而成的。

“干冰从化学成分上说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科普作家孙亚飞对记者表示,“二氧化碳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存在液态,因此当温度低于零下78摄氏度时,气态二氧化碳会直接凝华成固态;反之,当温度高于零下78摄氏度时,二氧化碳则会从固态直接升华成气态。由于固态二氧化碳的外观形似冰块,又不会产生液态物质,故而被称为干冰。”

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冰块给饮料降温,这是因为冰块在融化过程中(由固态变为液态)会吸收饮料的热量。用干冰给物体降温也是利用了类似的原理。“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在升华时,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在这一过程中,它会从周围环境、物体中吸收大量的热。”孙亚飞解释道。

干冰是一种价格低廉的降温介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比如,实验室中很多化学反应都需要在极低温的条件下进行,这时科学家们往往会将干冰放入某种溶剂中,通过干冰在实验室内创造低温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长途冷链运输也需要干冰的帮助。

“在房间内放上干冰,的确可以起到降温作用。此外,当干冰被置于室温条件下,其周围的低温环境会让干冰附近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气凝结,从而形成烟雾缭绕的效果,视觉上也很好看。”孙亚飞说,“随着工业的发展,如今干冰的价格也很低。一千克干冰只要几块钱,它们理论上能够让一个间房在半天的时间内保持清凉。”

家用需警惕,或存多种风险

干冰的安全性究竟如何?孙亚飞表示,干冰升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它不是易燃易爆气体,从理论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危险。

但是,孙亚飞强调,干冰温度过低,人体皮肤在接触到干冰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被冻伤。“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使用干冰时,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如不能直接用手接触、不能将其放到普通冰箱里等。干冰和冰外观相似,在家中放置干冰,不熟悉干冰特性的人可能会直接上手操作,孩子也有可能会拿干冰当玩具玩耍,这就可能会导致冻伤。”孙亚飞说。

此外,干冰处在零下78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就会升华为气体。“将干冰放到室内,无异于把干冰放到‘热油’中,快速蒸发的气体会夹杂着干冰粉末飞射出来。尽管实际造成的伤害不是很大,但很容易吓到孩子。”孙亚飞提醒道。

另外,在储存上,也不能将干冰直接放入冰箱。家用冰箱内的温度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算得上是低温,但对干冰来说仍是高温。

“冰箱冷冻室温度一般在零下18摄氏度左右,冷藏室温度一般在4摄氏度左右,这都远远高于干冰升华所需要的温度。如果把干冰当成冰直接放到冰箱里,可能会引发比较复杂的后果。”孙亚飞补充道,例如,干冰会对冰箱内部进行降温,特别是当冰箱处于密闭状态时,这种降温效果很明显。此时,有些不能被冷冻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等,都可能会被冻伤,进而提前腐败。而当干冰降温效果过于明显导致冰箱内温度远低于冰箱的设计温度时,也会对冰箱系统及零部件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损坏。

不仅如此,若干冰被孩子误食,后果不堪设想。孙亚飞表示,一方面,干冰的超低温会快速冻坏儿童的口腔和食道;另一方面,干冰进入胃部后会快速气化,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若不考虑气压变化,一单位的干冰全部转变为二氧化碳后,体积会膨胀700倍至800倍。这不仅会让儿童胃部快速涨起,而且返流到口腔、鼻腔的二氧化碳还会导致儿童窒息。”他说。

“在实际使用干冰时,要考虑到家庭环境的实际情况。基于上述风险因素,不建议在家中使用这种方式进行降温。”孙亚飞提醒道。(实习记者 裴宸纬)

(责编:乔业琼、杨迪)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全国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5%

记者今天从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点治理食材验收不严格、加工操作不规范、后厨卫生不达标、“三防”设施不齐全等突出问题,压紧压实校方和经营方食品安全主体...

透过数据看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群众健康有“医”靠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1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是卫生健康工作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坚...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60项 位居世界前列

国新办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北京中轴线遗产点鼓楼  发布会上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捷报频传,北京中轴线、西夏陵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新发现文物数量超13万处

国新办今日(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介绍,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76.7万处“三普”...

何止“上头”?还有风险!小心抓娃娃机“变种”

原本只是商场一角的休闲项目,抓娃娃机却在短短几年间迅速蔓延,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方式。随着抓娃娃机不断更新换代,各类“新玩法”接连出现:细小塑料玩具被搬进机台,活体动物也在娃娃机内供人抓取,循环兑换机制则让孩子们深陷其中...

法考本周六日开考,北京为全国最大独立考区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将于9月13日、9月14日分两批次进行。记者从北京市司法局获悉,北京考区客观题考试报名人数达47000余人,继续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考区。今年客观题考试北京共设置38个考点,分布...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农业农村、百姓生活、交通运输、新兴领域、安全生产等方面。本批标准发布后,将在助力农业生产、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

在慢生活里感受古城韵味

  图为巍山崇正书院里可逆式设计的先锋书店书廊。巍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古建筑集聚,如何保护?记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采访时发现:即将倒塌的旧书院改造为新书店,变成了网红打卡点;曾...

多发性骨髓瘤:骨骼 “无声的破坏者”,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没有外伤,却突然腰痛难忍,检查后竟发现是骨骼被‘蛀空’了”“体检时偶然查出贫血,进一步检查才确诊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上,多发性骨髓瘤常以 “隐匿” 的方式伤害身体,尤其是骨骼系统,被称为 “无声的破坏者”。作为一种...

儿童肺炎不是 “小毛病”!早期识别这 3 个症状,避免延误治疗

“孩子咳嗽发烧,是不是普通感冒?”“吃了几天药不见好,会不会拖成肺炎?” 秋冬季节,儿科门诊总能听到家长们类似的焦虑询问。在很多人眼中,肺炎只是 “严重一点的感冒”,但数据显示,肺炎是我国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2023
08/03
16:54
浏览量: 518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