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头条快讯 > 第三届中国民营经济法治保障研讨会在京举行

第三届中国民营经济法治保障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4-12-16 10:28:48 | 点击:10625

每日新闻网(記者 夢峽 張天林 鄧江 北京訊)第三届中国民营经济法治保障研讨会于2024年12月14日在北京朗琴国际大厦1119会议厅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审委会委员、二级大法官孙华璞,最高人民检察院原一级高级检察官王伦轩,中央纪委纪检监察研究所原副所长、廉政法治研究专家姬广勤,中央宣传部出版物数据中心退休干部、廉政法治研究专家张铁林,北京市公安局监所总队副巡视员白宗顺,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崔林艳等领导出席会议。图片1.png

中国光彩养老事业促进中心书记曹江,知名法学家、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张荆,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谭雄中,中国政法大学司法审判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华,中国林促会生态城镇工委主任张记明、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专家组委会专家葛瑛、北京实嘉律师事务所主任郭宏博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社团负责人、律师、民营企业家、法治媒体人等80多名嘉宾出席活动。本届研讨会由西北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天道法律咨询事务所主任李笑天主持。图片2.png

中央纪委纪检监察研究所原副所长、廉政法治研究专家姬广勤在开幕致词中强调,本次研讨会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固我国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和法治环境,改善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而举办的,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借此机会从理论到实践学用结合,通过对民营企业刑事、民事知名案例分析,交流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改善与创新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民营经济法治保障的措施,对我国营商环境的改善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充满信心。图片3.png

最高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审委会委员、二级大法官孙华璞在题为《民营企业如果利用司法程序维护合法权益》的主旨演讲中,就改善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问题谈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正确理解、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度重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必须全社会达成共识。保护民营企业权益不能只喊口号,没有具体措施,需要我们付诸行动,“既要做天上的悟者,又要做地上的行者”,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才能落到实处。第二,党政机关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司法人员应该通过案件的公正审理体现对民营企业的法律保障,在每一个涉及民营企业的民商事、刑事案件审理中体现公平正义,同时民营企业也应该依法合规经营管理,降低企业运营中的各种法律风险,提高法律安全意识和自我法治保护能力。第三、广大法律工作者和民营企业家都应该有大局观。在经济下行,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各种利益主体发生争端的时期,要采取多种形式化解矛盾、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包括市场主体之间的磋商、人民调解、申请听证、申请仲裁、司法调解与诉讼等,特别是涉及“断供房”“烂尾楼”等案件,尽量寻求低成本、多渠道、不激化矛盾的解决途径,从国家治理、到行政执法、到司法程序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平等保护,同时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图片4.png

最高人民检察院原一级高级检察官王伦轩在题为《法治角度谈一下营商环境建设与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题演讲中谈到,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而关键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目前国家正在制定《民营企业促进法》,说明我国民营经济保障措施已经纳入法治建设的轨道。但是,客观地看,我国民营企业法治观念不强,管理不够规范,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应该从以下三个纬度优化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第一、完善和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法治保护要落地。国家层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法治保障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生存成本高,无法与国企平起平坐,有些行业对民企的准入门槛还很高,诸多因素导致民营企业优惠政策落地难,特别是在招投标、用工用地、财税、贷款融资等政策,还有法治环境方面还有所欠缺,有些好政策放在抽屉里并没有落到实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深入企业宣传政策、走访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等具体问题。第二、政府行政执法应该多一些提前警示,少一些事后处罚,司法涉及民企案件审理应该坚持谦益性、包容性原则,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民企的运营成本。第三,地方政府应该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贴身的、实实在在的服务。专家学者在调研中发现,上海青浦区、绍兴上虞区的营商环境比较好,执法机关执法规范,带着服务意识执法,民营企业发展快并且稳健。浙江一些地区政府建立民营企业法治服务中心,为民营企业提供一揽子行政事务与法律服务,深受当地民营企业称赞。图片5.png

北京市公安局监所总队副巡视员白宗顺做了题为《做实三件事,切实改善民营企业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主题发言,重点探讨了三个问题:一个是党风廉政建设;一个是政府信用和契约精神;一个是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只有做到了这几个方面,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才会得到根本改善,民企发展才会有稳定的、持续的、法治化的保障。

图片6.png 

14日下午,中宣部出版数据中心退休干部、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廉政法制专家张铁林做了《执法文明、司法公正是民营经济法治环境的根本保障》的主题发言,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公正司法是新时代法治建设方针的重要内容;第二、司法公正是最重要的营商环境因素;第三、如何解决权力干预司法问题;第四、民营企业自身应该提升法治意识和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图片7.png

 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犯罪学、刑法学专家张荆做了《规避风险 促进民企发展》的专题演讲。通过民营企业四个重点典型案例点评,得出了以下五个思考的心得:一民营企业家需审时度势,具有底线意识;二是民企异地投资要充分考察其投资环境;三是处理好政商关系至为重要;四是民营通过送红包、给回扣等办法扩展业务的传统方式“行贿受贿一起查”的刑法背景下存在着巨大的法律风险;五是期待未来《民营经济促进法》能够发挥规制行政权力的滥用,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图片8.png

西北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天道法律咨询事务所主任李笑天发表了《企业家与公民维权思维与策略》的专题演讲。首先,李笑天分析了法律对公民人生道路和企业家经营管理的重大影响。接下来,详细讲述了企业家与公民的维权心态、路径与策略,并结合真实生动的案例,详细分享了公民和企业家依法维权的十大路径和实操经验,解决疑难复杂案件的四个侧重点和关键分析流程,影响行政案件判决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一些比较实用、接地气的方法与策略。李笑天的演讲不仅饱含激情,而且充满了真知灼见,现场赢得了参会代表的多次掌声。图片9.png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产学研工作委员会综合部副主任徐国敬针对“营商环境与法律保障”主题谈了自己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体会。这次研讨会上,倾听了司法界高层领导的讲话和专家演讲受益匪浅,自己对民营经济法治保障有了更加认深刻的认识,包括国家现有法律政策的落实、文明执法与公正司法、监管与服务并重、治理与管理协同共进等,在今后的社团工作中应该更好地为全国民营企业提供智库与法律服务,为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尽绵薄之力。

图片10.png

来自东北齐齐哈尔70多岁的民营企业家邱玉良现场分享了自己参会的感受。近六七年来因为企业遭遇拆迁、搬迁,自己的两家公司失去了基本的经营条件,通过漫长的政府部门协调至今未能解决,来参会之前情绪非常低落,内心不断自问“投资不过山海关”这句话为什么会全国流行?浙江、广东、江苏的营商环境为什么那么好?连中部地区的河南,还有经济相对落后的江西都出台了改变营商环境、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些列措施,可是东北总是慢半拍。不过,有句话叫故土难离,虽然一把年纪还是想在自己家乡再次创业,参会之后增加了信心,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同时他邀请首都北京的法律专家到东北进行营商环境的专题调研,政府与社会各方协力,共同促进东北营商环境的改善。图片11.png

第75期全国廉政法治建设研修班与第三届中国民营经济法治保障研讨会同期举行,12月14日参加民营经济法治研讨会的30多名代表于12月15日参加了第75期全国廉政法治建设研修班的普法培训活动,由北京时代英杰经济文化院院长助理袁海燕主持。图片12.png

民意网主编、资深法务咨询师朱以山主讲《行政诉讼中原告的实用技巧和策略》,主要内容包括行政诉讼及其原告的概念、行政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申请行政许可的程序、行政诉讼的诉辩策略、行政诉讼原告的举证义务、原告代理人的庭审应对技巧等。图片13.png

资深律师、普法培训师李志勇做了《以案说法:企业刑事法律风险及防范》的专题讲述。一、企业家要善于从其他人的案例中吸取教训;二、民营企业腐败与犯罪同生共长;三、深入剖析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的根源,包括治理结构缺陷、先天治理能力不足,管理机制疏漏、制度不完善之殇,合规建设滞后,监察力度不足的挑战等;四、民营企业反腐败制度的新构建等内容。图片14.png

资深律师、普法讲师张丹丹主讲了《民法典合同编主要条款解读》专题,包括《民法典》合同编概况、民法典合同编与合同法的法条对比、合同的八个要素、格式合同的无效条款、合同撤销与变更的条件、民法典对合同相对性原则有何突破性规定、合同不成立,成立但不生效,与合同无效有和区别等20多个涉及合同编的主要法条,结合案例进行了逐一阐述与解读,同时提醒企业家签约时应该注意的法律风险。

编辑:曼妮   审核:同期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2025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取得成效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2025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商品、重点市场治理,积极发挥行政执法震慑力,切实保护权利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良好营商...

新学年!看湾区3万名跨境学童如何丝滑上学|数说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数说大湾区本期的关键数是——3万名每天大约有三万名跨境学童往返深港、珠澳口岸所谓跨境学童就是居住在内地、但到港澳上学的孩子他们每天清晨背起书包从家门出发跨过边境去上课傍晚再返回随着新学年的到来每个上学日的清晨在...

文化中国行 | 杨钰尼:非遗也可以很青春

清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一群孩子围成圈,红河县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校长、95后姑娘杨钰尼正带着他们练习乐作舞。  “老师,为什么跳这个舞要围成圆圈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手问。  杨钰尼笑着摸摸女孩...

文博日历丨刻在半个贝壳上的“逛街小记”

  古人闲暇时也爱逛街?  还把一份“商圈实景图”藏进了  半个贝壳里  下滑出发  和古人一起走走逛逛  01  附带打卡定位的  清代“逛街小记”  200多年前的一天,风和日丽  闲来无事  不妨出门逛逛街  △清...

“笔墨中国 山河壮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9月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人民美术出版社共同策划主办的“笔墨中国 山河壮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开幕...

“中国是最棒的国家!” “打卡中国”成为全球旅游“流量密码”

央视网消息: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引起关注。几名外国游客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接受安检时,其中一个小女孩对民警说:“你们国家是最棒的国家”。这让很多网友感到非常自豪。来看报道。民警:你们去了哪些城市旅游?外国游客:上海、北...

披着“慈善”外衣的窃密者

“感谢您的善举,但您为什么总打听部队的事?”一位村民的疑问,揭开了一场精心伪装的“慈善救助”骗局。表面上,夏某是一位爱心人士,背地里,他却悄悄记录我军事管理区数据,私下打探相关单位内部情况,引诱村民提供敏感信息。国家安全...

从“数量领跑”到“品质出圈”——北京高质量建设博物馆之城释放文化力量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光明日报记者 张景华 董城 光明日报通讯员 单语嫣  “这个展览太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了!”这个暑期,在北京国家自然博物馆,一场名为“时空和鸣——解密达·芬奇的艺术科技...

北京:小客车普通指标可不限次数切换购置燃油车或新能源车

央视网消息:9月8日,北京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系统网站发提示,北京市支持普通小客车指标购置新能源小客车。根据《<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第二十九条规定,持普通小客车指标购置的新...

今年1至8月,各地涉企行政检查数量同比普遍下降30%以上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9月8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会上介...

2024
12/16
10:28
浏览量: 1062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