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余祖炎 赵南奇) 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聚焦城乡结合部、农村偏远地区等重点区域,学校食堂、养老福利机构食堂等重点部位,农贸市场、马路市场、食品“三小”、赶集会、无堂食外卖等重点业态,建立实施七项工作机制,推进重点领域食品安全整治,强化全链条监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夯实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与公安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完善风险会商、联合检查、线索移送等制度,实现隐患联查、执法联动。
推行农贸市场驻场监管机制。对全县24个农贸市场交易活跃时段,安排人员驻场监管,综合履行食品安全、计量、价格、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职责,维护市场秩序。
完善常态化食品快检机制。推进标准化食品快检室建设,能定性快检农残、兽残、重金属等17项指标,目前已建设5个快检室,力争全年完成快检4000批次。推动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快检和大型超市自检筛查,多维度把好食用农产品入市流通关口。
深化信用激励惩戒机制。加强食品领域信用监管,推动“餐饮红黑榜”乡镇全覆盖,力争年内培育10家“食品安全示范小作坊”、10家“放心早餐店”及100家“六好农村食品店”,带动行业规范发展。
严格问题食品集中销毁机制。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公开展示无害化销毁罚没的问题食品,曝光典型案例,有效震慑制假售假违法行为。
巩固科普培训机制。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公开信、消费提示、短视频、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科普宣传,积极宣传有关新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并结合县域实际分类制发小作坊操作指南,提升小作坊合规水平。
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员机制。动态调整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延伸监管触角,及时掌握流动商贩、赶集会、农村集体聚餐等信息,加强精准监管。
目前,专项整治行动正在推进中,共检查食品主体300余家,整改问题136项。下一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将采取“一周一调度”的措施,持续推进整治见行见效。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