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向新而行|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

向新而行|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

来源:央视网 | 时间:2025-08-03 10:58:53 | 点击:525

“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

2018年10月31日下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比喻,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在雁群中,头雁振翅翱翔、破风前行,为整个雁群引领前行方向。当前,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其“头雁”效应正不断赋能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医疗、教育以及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引发全方位的效率提升和模式变革。

在辽宁本溪市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里,一条条代表本钢高端冷轧产品极限规格的0.8毫米吉帕级复相钢,正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缓缓行进。车间里,只闻机器响,不见人奔忙。

202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省考察时,专门走进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集控中心,察看集控智能系统运行。大屏幕上,各个生产流程、实时检测数据等一目了然。

通过数字化转型,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的劳动生产率提高65%,产品合格率提升10%。本钢加速推动老钢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落实总书记“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实现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谁能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发展机遇,谁就把准了时代脉搏。”

2013年9月底,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第一次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此后,人工智能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优先级进一步提升。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将人工智能列入战略性产业。

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环境营造等多方面布局,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逐渐完善。截至2024年6月,我国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七成以上已用上了5G,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总书记以对科技革命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深刻把握,要求“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我国人工智能通过颠覆性创新实现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其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逐渐显现。

在航天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的微波雷达确保了天舟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精准对接;在产业互联网领域,人工智能推动资源协同利用,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在低空经济领域,人工智能助力智能调度、高效生产等,持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总书记的话语中蕴含着对如何用好新技术的深远考量。

今年4月,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来到“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人工智能产品体验店。在这里,人们可以现场体验可监测睡眠呼吸暂停情况的智能戒指、搭载AI动作捕捉技术的健身器材等多款“中国智造”创新产品。

总书记详细了解产品功能和市场行情,还戴上智能眼镜亲身体验。他强调,要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努力开发更多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

作为引领本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已显现出其改变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巨大潜力。

在近日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产品亮相。大会共签约32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50亿元,达成意向采购金额162亿元。

有参会者表示:“从‘中国要追上世界’变成‘中国正在定义世界’。不管是技术路径、开源生态,还是产品形态,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正在往外走,不是复制别人,而是原创的。”

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世界主要大国都在积极布局。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为中国在大国竞争中抢占科技制高点、塑造未来竞争优势指明了路径。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李珊珊

编   辑丨孙晓媛

视   觉丨颜妮

校   对丨李珊珊 李雪菲 宋春燕 毛长志 任佳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每日新闻网讯 续:(田洪)每日新闻网于2025年09月6 日刊发群众来信的(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文章后,当地群众反馈信息说: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立即展开了行动,回应了群众...

为什么中国的宫殿建筑几乎都是用木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宫殿建筑几乎都是用木头,而西方的宫殿用的是石头?是因为中国人不会盖石头房子吗?  其实,中国的石头建筑历史悠久,技术也不比西方人差,比如汉代的石造墓、祠等等都很发达,很多古建里也...

AI助力降低门槛 3D打印机成为新玩具

不需要懂建模,在家里也能用3D打印机打印出手机壳、收纳盒等实用的小部件,甚至是最新款“潮玩”——3D打印机的使用门槛正大幅降低,成为了成年人的新玩具。  当AI“入侵”建模领域,意外让3D打印“出圈”了,社媒平台上3D打...

“人工智能+”,打开新课堂(解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学生在学习操作机器狗。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供图  学生在操作皮影。湖北武汉光谷第十五小学供图  学生团队在制作航模。广东深圳明德实验学校供图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行更富成效的...

舒“筋”活“络”,中国物流业市场规模连续九年世界第一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  “十四五”收官在即,我国物流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十四五”前四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0.6个百分点,累计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接近9000亿元...

尹锡悦连续第八次缺席涉内乱案庭审

9月8日,韩国前总统尹锡悦连续第八次缺席对他发动内乱案的庭审,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继续举行缺席审判。  尹锡悦自7月10日被拘押在首尔拘留所后,一直以健康状况为由拒绝出席所有审判和传唤调查。(总台记者 张昀)

消费新观察丨从“音乐流量”到“城市流量” 文旅融合打造消费“新蓝海”

央广网天津9月7日消息(记者褚夫晴 实习记者路婧纯)夕阳渐沉,海河的风带着水汽掠过津湾广场,靠近亲水平台的观众席已经坐满,有人把外套铺在石阶上当坐垫,小朋友干脆骑在大人肩头。清脆的小号声忽然划破夜色,热辣的爵士鼓点跟着蹦...

奶茶杯、可乐罐、小熊玩具……识破“变身术”!别让伪装电子烟偷走孩子健康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一些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新型伪装电子烟正悄然流入校园周边,引起相关部门高度关注。这些电子烟伪装成奶茶杯、可乐罐、小熊玩具等日常用品,具有极强的迷惑性,亟需家长和学校提高警觉。  专家提醒,伪劣电子烟烟液添加...

成绩亮眼!连续3年全球第一 彰显创新“硬实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在香港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我国共有24个集群上榜,数量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第一。这份亮眼的数据成绩单背后创新“硬实力”有哪些具体体现?一起来了解一下。  自2017年以来,世界知...

公安机关公布3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持续开展  “净网—2025”专项工作  依法处理了一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  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近日,公安机关公布了3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  2025年7月22日,王某在社交平台发布某中学家长...

2025
08/03
10:58
浏览量: 52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