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mm0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藏粮于地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在建设过程中要保证质量,不能出纰漏。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农田。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建成12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
然而就在近期有当地村民电话反映称:位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庄寨镇界牌村及东张、西张村南,在2022年国家投资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政府把水井打了,地下水管网也铺了,但是到现在还有个别水井屋配套设施残缺不全,有的电表没装、有的水泵未装、有的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通往水井屋的电缆线都没接上,这哪里是建设高标准农田啊,这简直就是糊弄老百姓,套取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项资金。这些水井屋就是形象工程如同摆设矗立在农田里。农民浇地难的格局始终没有得到改变。希望每日新闻网实地调查后、督促当地政府尽快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现在正是浇小麦的时候、让农民浇小麦能用得上不再发愁,并给社会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答复!
在反映人指引下,每日新闻网工作人员来到菏泽市曹县庄寨镇界牌村及东张村、西张村南,逐一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水井屋,老远就看到有黄色的小井屋矗立在农田里或地头边,每日新闻网的工作人员来到水井屋前核实取证,现场看到水井屋外表看着挺正规,但打开水井屋门里面有的有设备但电缆线没有连接,有的设备不全,有的更是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安装。每日新闻网工作人员通过设备拍照取证。据反映人讲:“就是这些小水井屋自建成后我们一次也没用过,矗立在这里几年了,政府也没人管”。每日新闻网的工作人员问:“那你们平时是怎样浇灌农田的”?这位反映人说:“在农田干旱的时候,我们周边村民都是用原有的老水井浇地,浇一次农田真的很麻烦,需要拉很长的水带,并且老井出水慢,一天最多浇一亩多地,国家投资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项目为什么不让老百姓使用,一年、两年、这都3年了,这些水井屋有的还是什么也没有安装,究竟是何原因?这是在糊弄谁?这些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何时能发挥出它该有的作用?政府有没有部门管它们”?
每日新闻网工作人员取证后又走访了在路边散步的部分村民,据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村民讲:“国家花大量资金给农民打水井铺地下水管网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是让咱们农民在农田旱的时候方便浇地,让农村基础设施能够充分得到保障,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是让农民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大旱庄稼有水“喝”、大涝农田排水快,基本农田保障旱涝双排。党中央国务院时刻都在关心着农业生产,目的是让农村生活进一步提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而我们村及周边村庄这么大面积的高标准农田水井、地下水管网,为什么建成几年了不让老百姓使用?为什么到现在有的水井屋里面还是什么都没安装,这些水井屋从外表看挺好看的,但实际上就是个摆设,纯粹是套取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国家投资建设的这些高标准农田项目意义何在?希望你们和当地政府领导说说,让尽快把这些水井弄好,现在正是浇小麦的时候,今年冬季没有下大雨雪,农田里特别干旱,小麦再不及时浇水就要干死了,让老百姓尽快使用上吧”。
为了进一步了解曹县庄寨镇界牌村及周边村庄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水井管控柜的相关情况,每日新闻网的工作人员拨通了曹县农业局电话,据曹县农业局尹主任讲:“你反映的2022年菏泽市曹县庄寨镇界牌村及周边村庄、高标准农田项目配套设施水井管控柜不能使用的问题。我是2024年10月份才调到农业局来的,曹县庄寨镇界牌村及周边村庄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水井具体什么时间建的我不知道、得查一下、每口水井配套设施资金大约2万来块钱,这些高标准农田项目水井配套设施建设期一般选择在秋收后9月份到明年的5月1号前,当年工程当年建完、当年建不完第二年5·1之前建完,目的是尽量少毁坏村民庄家,建设期间监管单位是曹县农业局监管,建成验收后县农业局有5年的管护期,我们建成之后会就移交乡镇,乡镇之后会明确到村,村里面会明确到村集体或者那块地的用户管护,我们是5年管护期,这5年之内因为质量问题损坏的话有我们农业农村局来负责,关于你反映的界牌村南及周边村庄水井不能使用的问题,我们在2024年对2023年前的水井全部排查了一遍,不能使用的全部都维修了一遍,保证都能出水正常使用并且都挂了标示牌”,(以上为电话录音简要)。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说:“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是利当前、管长远的大事要事,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表明,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产出能力将大幅度提高,粮食产能一般可以提高10%—20%;抗灾减灾能力将明显增强,旱能浇、涝能排,实现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无灾多丰收;资源利用效率将显著提升,肥、药、水的利用率一般提升15%—30%;农业综合效益将明显改善,高标准农田亩均节本增效500多元”。
随后这位曹县农业局尹主任向每日新闻网工作人员通过微信转发红包已被我们拒收,他还说已报案等威胁每日新闻网工作人员。
编者:“在这里每日新闻网就觉得挺可惜,不禁要问:国家投资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项目配套设施水井,在《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严格管理要求下,曹县庄寨镇界牌村及周边村庄,部分配套设施建设多年到现在依然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是何原因?曹县农业局尹主任所说《我们在2024年对23年前的水井全部排查了一遍,不能使用的全部都维修了一遍,保证都能出水正常使用并且都挂了标示牌。》又作何解释?曹县庄寨镇界牌村及周边村庄的水井管控柜老百姓不能正常使用成摆设,谁之过”?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何在?百年大计农业为本从何谈起!!!
从曹县农业局尹主任回复不难看出这里的问题所在!
饭碗不牢,地动山摇。想要农业的高产稳产,配套设施一定要跟上。但是我们看到,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项目也实施了,部分配套设施到现在还不完善、残缺不全不能使用,这样的所谓高标准农田建设,白白浪费了国家的钱,也让农民堵心。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是小事,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抓好各项工作,我们才能有更多农田变良田,打出更多粮食。
每日新闻网真切的希望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认真、切实履行工作责任和监管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合力,将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真正的为群众办实事·实办事!严格杜绝工作中推进不力,玩忽职守、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应当加强对农田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措施保障农田水利发展。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经营和运行维护,保护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节约用水,基本农田保障旱涝双排,保护生态环境,不搞形象工程。
也希望有关部门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有关责任人,接受社会监督,使国家的惠农助农好政策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使农民的浇地难不在困难!使国家的高标准农田成为真正的“高标准”!
该事件的进展,我们正在继续关注中。 编辑:王铭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