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薛家村,茶田讲了个动人故事……

薛家村,茶田讲了个动人故事……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25 14:02:02 | 点击:275

那是11年前的春天。

离清明还有好几天,湘鄂两省交界的武陵山就一直被雨雾笼罩着。绵绵雨丝将远山近岭洗得碧绿碧绿,崖畔上映山红开出一束一束火红、荼蘼花吐出一串一串雪白,空气中也弥漫着初春草木萌发那种特有的甜丝丝的味道……

可是,薛家村的王新法却没有心思欣赏山野的景致,连日来,他走遍了全村所有的地块,越走心情越沉重。

王新法是湖南省石门县薛家村帮扶干部。而薛家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可他面临的困境却又使他欲干不能:

村里没有平地,面积不大的田块东一片西一片分布在村周围的山坡上。就是这样的地,人均也不足1亩。村里有个习俗,老人去世后,要选风水好的地方安葬。儿孙去世,也要围在祖辈旁下葬。这些风水好的地,占的都是相对平整的地块。

坟,占了地,也“挡”住了路。前些年,村里想搞旅游,常德一家公司来现场一看,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先得把周边300多座坟墓迁出去。可还没等动手,有人不干了,说:“祖坟哪能随便迁?坏了风水、败了子孙怎么办?”还有人放出话来:“敢动我祖坟,我扛把锄头找他去!”

搞旅游这件事,就这样撂了下来……

还有一件事,也让王新法难以释怀:

他来村里的第一天就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1931年,国民党“石门保安团”团长罗效之纠集千余名白狗子进犯石门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贺家台。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红四军所属的十二连和敌人展开白刃战,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作武器。最后有68名战士退至薛家村后的剪刀峡绝壁上。战士誓死不当俘虏,砸烂枪支,高喊“红军万岁”,毅然纵身跳下悬崖。薛家村农会会员冒险收殓了68具红军战士遗骸。在当时的情况下,乡亲们只能匆匆将烈士就地掩埋。

村里的老人说起这件事,总要一声长叹:烈士为共和国献出宝贵的生命,却一直没有一个像样的公墓……

这两件事像两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王新法的心头。他在雨中走啊走……

蓦然,他有了一个想法:先把烈士公墓建起来,通过烈士精神的感召,推动移风易俗,让乡亲们自觉行动起来。

王新法的想法,得到镇政府和村“两委”的支持。他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带头义务劳动,抬石头、劈山地,太阳晒得皮脱了一层又一层。

他还发动村里的老人讲红军的故事:那壮烈一幕发生后,村民张腊姐在剪刀峡下发现一位重伤的战士。她连忙将战士藏起来,并从家里取来饭食。可惜,这位战士因伤势过重,牺牲了。当时的中共澧县县委副书记、县游击大队政委李光文,也在当日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父子三人一同壮烈牺牲……

烈士的故事在村里口口相传,每天都有村民加入到义务劳动的队伍中来。88岁的刘伏元阿姨带领全村妇女一针一线给烈士绣红旗,村里的后生们也争先恐后上山帮着抬石头、劈山地。就这样,全村人义务劳动30天,建成了一座烈士公墓。

自从这座公墓建成后,村民们的观念悄悄发生变化:村里89岁的抗战老兵龚能万重病。在弥留之际,老人要来纸笔,留下遗言:“死后葬在烈士墓附近,多留一块地给后代!”年过八旬、担任过30年村支书的老党员覃事春,也将祖父、父母的坟墓迁到烈士墓附近,与英烈为伴。

“烈士为咱抛头颅洒热血,咱要过上好日子才能对得起烈士”“多留良田给后代,日子才能越过越好!”“故去的老人能和烈士做邻居,一定也会很高兴……”乡亲们都行动起来了,不到两个月,全村几百号人都同意了将自家祖坟迁到烈士墓旁!

…………

今年的清明将至,为走访“昔日贫困村现今的模样”,记者冒着潇潇春雨来到了薛家村。

新任薛家村驻村第一书记易先辉正带着村民在山顶公墓祭奠先烈。

“这是我们村民养成的习惯。每到春茶采摘的时节,都要上山给烈士报报喜、和‘老村长’唠唠家常。”易先辉告诉记者。

他所说的“老村长”,就是王新法。8年前,王新法心脏病突发,倒在了薛家村的扶贫一线。

问起易先辉这些年村里的变化,他指着雨后如洗的群山,自豪地讲了起来——

村里如今建成了1600多亩生态茶园,其中500多亩都是名优茶。还有了自己的加工企业和品牌。通往山外的路修通了。茶叶不但销到常德,还借助网络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开农家乐、办生态农庄,全村民宿就有几十家。年轻人也纷纷从外地回来了,有的做电商,有的开超市……

“你问如今村民们的日子怎样?看看农民的住房和门前停放的小车,就明白了!”易先辉指了指前方。

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山道弯弯,一座座崭新的红色小楼沿着山道蜿蜒,山道两旁的山上绿茶青青、山花烂漫……(记者 栗念跃 龙军 禹爱华)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北京平谷用咖啡“萃取”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北京市平谷区博物馆飘着咖啡香的会场里,一场关于“教育如何助力农业中关村”的讨论激发了在场人员的灵感。这不是普通的下午茶聚会,而是平谷区创新推出的“人才咖啡日”首场活动——政府部门负责...

江西理工大学学子对话老党员 寻觅信仰路

 7月1日清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贺堂村82岁老党员谢世超在门前等候着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红土青苗社会实践服务队。正逢党的生日,他要给青年学子们讲讲那些刻在骨头里的红色记忆。  入伍从军:雪地从军路上的...

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小悟样本” 红色热土焕发新生机

  在湖北省孝昌县西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大悟山与小悟山层峦叠嶂间,红色热土正焕发新生机。  这里曾是李先念同志指挥新四军第五师鏖战敌后的战略要地,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的烽火课堂培育了万千英才。如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小悟...

让搬迁后的村民稳得住、能致富 富民新村的新生“密码”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宽敞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新居,生机勃勃的田园,还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这片新开发的热土上,正书写着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力量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

农民评职称,为乡村添“才”力

 指导果农开展套袋、施肥、浇水、打药……据媒体报道,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牛村沃康梨园,农民技师张品秋在从事梨园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为农民授课。张品秋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通过职称评聘实现持证上岗,化身农民技师,如今他带领的服...

空心村”“薄弱村”的破局密码

 小暑将至,高温来袭,但位于福建永泰县同安镇的洋中村还是凉爽得很。  “我们邀约游客来体验‘纳凉休闲游’呀。”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中华说,洋中村联合周边几个村共同打造一个让游客慢下来种田种菜、采摘养花、制作美食、品茶钓鱼的...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以防水强基 以创新聚势 以融合破局 举全镇之力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党委书记 王兵 南口镇位于石首市西北部,东隔长江与新厂镇相对,南与绣林办事处、高基庙镇接壤,西傍藕池河与高陵镇和公安县藕池镇相望,北连长江与藕池河交汇处。全镇国土面积90.92平方千米,辖9个...

阳泉市富硒“土特产”亮相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

每日新闻网讯:(凤凰网)新闻网6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我市6家企业的近20种富硒“土特产”亮相大会。 本次展会为参展企业免费...

文明的力量|用文明之光照亮振兴路——万荣县贾村乡五福村乡风文明建设实践

用文明之光照亮振兴路——万荣县贾村乡五福村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每日新闻网讯:(韩维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家风传承是抓手。新征程上,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思想精华与道德滋养,以优良家风引领文明乡风,不仅是推动中...

2025
03/25
14:02
浏览量: 27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