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以艺为桥迎五一 公益赋能暖民心 江苏宿豫“公益同行 爱满光明”文艺演出共绘乡村振兴画卷

以艺为桥迎五一 公益赋能暖民心 江苏宿豫“公益同行 爱满光明”文艺演出共绘乡村振兴画卷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5-05-01 20:33:45 | 点击:10495

每日新闻网讯:(王权 金平眉 李进 朱寿三)4 月 30 日上午,由中共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光明村委员会主办,光明村文明实践站,光明村艺术团、宿迁市乡村振兴艺术团联合承办的“公益同行,爱满光明”迎五一文艺汇报演出在刘强东故乡--宿豫区来龙镇光明村精彩上演。来自宿迁市区、泗洪、洋河、宿豫等地的100名演员、文艺爱好者、戏曲票友及书画家齐聚一堂,为当地1000多名干群送上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乡村故事与时代精神的文化盛宴。

刘强东父亲和舅舅应邀到场观观看演出,光明村党委书记张立新、弘润集团董事长周咸材、楚达企业管理有限公董事长张林、江苏中农科行政总监王娜等发表讲话。

在1111111111111.png

多元节目绽放光彩 非遗与原创共谱华章

演出在国家级非遗项目《泰康锣鼓》的铿锵鼓点中拉开帷幕,激昂的节奏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歌曲《春风十万里》以优美旋律描绘乡村振兴的蓬勃图景;男生独唱《山歌唱出好兆头》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热忱期盼。戏曲表演成为一大亮点:黄梅戏《到底人间欢乐多》韵味悠长,京剧联唱《贵妃醉酒》尽显国粹风采,苏北大鼓《醉美宿迁》则以本土曲艺形式歌颂家乡巨变,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在22222222222.png

原创作品尤为引人关注,诗词朗诵《赞刘强东・赞刘强东父母》《周咸材 —— 我们好妈妈》深情讲述宿迁本土企业家的公益故事,将演出推向高潮;小品《有钱无钱都是妈》聚焦家庭温情与孝道文化,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汉服舞韵《花妖》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艺术,展现中华文化的典雅魅力。此外,艺术家颜世昌、刘清泽、蔡铁军、蔡辉、高士静、张丹妮等现场进行书画创作,非遗展示与古琴演奏《阳光三叠》相得益彰,让观众在视听交融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与此同此,现场书画家将所创作10多幅书画、烙画作品全部赠与光明村。

  在33333333333.png

 座谈共话公益 社会责任践行使命担当

演出结束后,“公益同行,爱满光明” 座谈会召开,爱心企业代表与文艺界人士围绕公益赋能乡村振兴展开深入交流。江苏弘润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咸材在发言中表示,企业始终以 “责任立身、奉献传情” 为发展理念,多年来累计捐资 6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子、帮扶孤寡群体,并向偏远地区捐赠御寒衣物。她强调,此次赞助活动不仅是对乡村文化事业的支持,更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新起点。未来,弘润纺织将依托纺织行业优势,将与光明村建立友好合作单位共同绘就物质与精神 “双富裕” 的公益画卷。

宿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颜士昌指出,民间文艺是传递温暖的独特载体,协会始终秉持 “以文化人、以艺惠民” 宗旨,将本土艺术与公益服务相结合,让传统文化成为滋养群众心灵、传递公益精神的生动语言。呼吁更多文艺志愿者与社会力量携手,通过文化下乡、艺术课堂等形式,让民间艺术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在444444444444.png

文化搭台凝聚合力 公益实践赋能乡村振兴

下午全体演职人员走进江苏弘润纺织有限公司,参观生产车间与文化展厅,深入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文化建设与公益实践方面的成果。这一互动环节不仅增进了文艺界与企业界的交流,更展现了 “文化 + 产业” 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 通过企业反哺社会、文艺滋养心灵,形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周咸材表示,“公益同行,爱满光明” 文艺汇演圆满落幕,但公益与文化的力量仍在宿豫大地上延续。未来,将以文化为纽带,串联起企业、文艺团体与基层群众,让公益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行动”。

从非遗锣鼓的震天响到政企交流的热烈讨论,从舞台上的艺术呈现到车间里的务实探索,这场活动勾勒出一幅“政企携手、艺文融合、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共同书写了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壮美篇章。

在5555555555555.png

本次活动得到中国网、每日新闻网、宿迁新闻传媒中心、宿豫融媒中心、新浪江苏、腾讯大苏网等多家媒体关注,向社会广泛传播公益理念与劳动精神。(王权 金平眉 李进 朱寿三)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

 


【作者:王权 金平眉 李进 朱寿三】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助农直播不能只管吆喝,做好品控才能把好事办好

最近,山东省烟台市八甲村党支部书记张爱军因助农直播的樱桃品相不佳遭到消费者质疑。有消费者反映,从张爱军的直播间买到的樱桃有的个头小,有的还没熟透,甚至还有坏果烂果。张爱军排查出原因之后,及时发布视频致歉,表示樱桃是凌晨采...

刘钊:为瓜菜装上优质的“中国芯”

选育120个瓜菜新品种,获得86个植物新品种权,申请4项发明专利。10年时间里,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钊一直在从事瓜菜遗传育种、新品种开发及推广工作。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被共青团中央、全...

头雁展翅飞 振兴加速度

黑龙江省宝清县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专业化管理机制——头雁展翅飞 振兴加速度(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村头的田埂上已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泡镇新丰村党支部书记李晓...

浙江:“乡村CEO”培养模式再升级

近日,“浙江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的第三批学员正式入学,这300名学员从5573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将接受为期一年包括集中授课、线上学习、驻村实训和研修等在内的多维度、沉浸式培育。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的2025级开学典礼...

以点带面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咱这地方都能变成人人羡慕的‘网红村’。现在不仅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把我们村的好风光展示给全世界!”5月14日,站在自家新开业的民宿前,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飞天山镇飞天山村村民吴西平满脸笑意,眼神里透着...

辽宁桓仁:第一书记联盟促产业发展

“今天带来的大榛子、冰酒全部售空,还接到了很多预售订单”“我们村的稻花香大米特别受欢迎,这次一下子就卖了3万多块钱”……日前,一场热闹非凡的农产品展销活动在辽宁省本溪市举行,来自桓仁县的“第一书记文教助农联盟”成员感叹,...

四川多举措支持返乡入乡创业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鼓励重点群体返乡入乡创业是重点之一,从多个层面给予了具体政策支持。其中,《措施》明确提出,对创办家庭农场...

“羊”帆启航,感恩盐池公益行圆满举行

记者:张天林  张雯五月的盐池翠微适宜,花香正浓。每日新闻网讯 2025年5月9日,由宁夏盐池县九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滩羊之乡——宁夏盐池主办的“‘羊’帆启航,感恩盐池公益行”活动在盐池县宾馆成功举办。此次...

移风易俗要绵绵用力常抓不懈

“五一”长假,农村操办婚礼迎来一个小高峰,这是观察乡村移风易俗的好窗口。近年来,移风易俗深入推进,婚事新办、简办蔚然成风,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值得关注。比如,一些农民吐槽村里几年前定的婚宴标准太低,档次都赶不上现在的日...

良法配良田 再造米粮仓

内蒙古自治区全力推进粮食单产提升良法配良田 再造米粮仓滴灌带沿着田垄延伸,智慧农机来回穿梭……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多邦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一粒粒玉米播入田间,1000多亩玉米地里“科技范儿”满满。“种地用...

2025
05/01
20:33
王权 金平眉 李进 朱寿三
浏览量: 1049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焦作王母泉村:时代弄潮中奋进的历史名村

焦作王母泉村:时代弄潮中奋进的历史名村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