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艺术夜校,激发潜能的精神夜航

艺术夜校,激发潜能的精神夜航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7-13 16:28:33 | 点击:556

  成都市文化馆二〇二五年服务宣传周海报。

  中国美术学院“国美夜校”之“插画·丙烯马克笔”课程海报。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距离开课还有半个小时,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教室门口已人影攒动。刚刚结束软件开发工作的95后潘虹,笑称自己“从‘工位’到‘学位’无缝对接”。这里是中国美术学院“国美夜校”的一个教学点,也是当下各地“艺术夜校”蓬勃开展的生动缩影。

  从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被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到北京石景山打造“全民美艺生活圈”,再到四川成都开展“全龄全域”教学探索,作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创新举措,艺术夜校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助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书画、手作、生活美学……不少课程一经发布名额便“秒光”。艺术夜校何以牵动万千心灵?

  艺术夜校的蓬勃兴起,绝非简单的文化消费热潮,而是社会美育需求长期积淀后的集中释放,映射着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内涵的深度追寻,更折射出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通过艺术赋彩生命、重构生活美学的迫切需求。在艺术夜校,人们放下职场的紧绷感,在陶泥中寻求“器物自由”,于皮具上打造专属印记……指尖在跃动,精神在松绑,自我也在心灵安顿中舒展。艺术实践如静水深流,消却浮躁与焦虑,使人获得一种难得的静气。艺术在此,是抚慰,更是自我觉知的路径——在觉知中创造,在创造中觉知,在此微妙的过程中,自我得以被更深入地看见,潜能被一点点激发。人之为人,其本身更丰饶的含义和价值空间因此解蔽。

  百余年前,蔡元培先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就曾创立过“校役夜班”。他筹划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时,在《国立艺术院组织大纲》中擘画宏图,除却“培养专门艺术人才”与“倡导艺术运动”,赫然并列的正是“促进社会美育”。该倡议打破了艺术囿于精英圈层的传统,将美育扩展为全民教育。而今艺术夜校遍地开花,正是这一远见卓识在新时代的生动回响与深化实践。

  与20世纪80年代以文化课为主的夜校潮不同,当下艺术夜校面向生活日常、直指心灵需求,让普通人从艺术的旁观者变为创造者,在自主创造中重启自信,感受当下自足。从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陶养,到手机摄影、iPad插画等紧跟潮流的实用技能,艺术夜校以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着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人们的文化需求,还通过创新课程场景、灵活多变的形式助燃人们对生活的热情。

  中国美术学院“国美夜校”的多元探索,为这股热潮提供了创新样本。自2023年底起,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依托学校优质课程和师资,推出“国美夜校”项目,以培养生活的艺术家为目标,持续推动融合创新,不断突破传统边界。“国美夜校”打破空间壁垒,从校园延伸至杭州天目里等繁华商圈腹地,同时激活清波街道和钱江新城的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空间,让艺术教育深度融入城市肌理。“国美夜校”不仅面向社会大众开设60余门课程,还特设公益班级,服务校内校工及周边社区,模式上跨越界限,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让优质美育资源直达千家万户,极大拓展了美育的广度。“国美夜校”更以功能破题,通过“美育公益行”深入机关、企业,将艺术温暖传至远方,并定期举办社群活动,为年轻人构筑艺术社交新平台。

  在地域文化浸润下,艺术夜校的热潮衍生出各具特色的地方实践形态。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通过“市民艺术夜校”总分校模式,构建“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美育格局;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持续打造“时光里”美艺空间,形成京西文化艺术阵地综合体;浙江省文化馆推出免费“艺术自习室”,并将“全民艺术学堂”搬到户外,开设“没有围墙的夜校”;成都市美术馆通过“夜间艺术教育+社交体验”模式打造特色青年夜校……文化馆以其深入基层的触角和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为夜校提供了坚实的场地与组织基础;而美术馆、美术院校等专业机构,则贡献了深厚的学科积淀、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前沿的美育理念,它们共同支撑起艺术夜校的专业高度与创新能力。

  艺术夜校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传统授课方式创新不足、内容同质化、教学资源分布不均、部分课程难以匹配青年群体个性化需求、师资队伍稳定性不足、场地有限且设备更新滞后等。如何让这盏美育之灯长明?

  关键在于构建长效机制。为此,艺术院校、文化机构纷纷探索转型路径。通过拓展服务对象、延伸服务链条,贯通“普通教育+生活教育”的全生命周期教育体系;依托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平台”,将夜校学习成果纳入其中,累积转化为学分,最终形成完整的个人数字学习档案;突破传统课堂边界,联动企业与社区等,通过课堂与场景融合的模式,将特色人文地标、产业园区、非遗工坊等转化为教学实践基地,支持青年按兴趣与需求“点技术”“选导师”“定教室”“换场景”;建设多元化师资队伍,整合高校资源与社会力量,同时吸纳行业专家、技能大师等优秀人才,以社会化、项目化及市场化方式选聘优质师资。

  当夜校灯光与城市霓虹相互辉映时,一个由政府引导、院校支撑、社会参与、市场补充的美育生态系统正在成形。夜幕下的这盏艺术灯火,照亮的不只是技艺习得的方寸之地,更是涵养人格、丰盈生命的广阔原野、艺术海洋,陪伴无数心灵开启精神夜航。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院长)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场雷暴,400多人挤爆医院急诊科!雷雨天后要关窗

9月9日,山西太原不少网友发帖称,8日晚雷雨天气过后突发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前往医院就诊。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人流骤增,短短几小时共接诊了400余名患者,其中儿童、孕妇、中青年占大多数。9月8日晚网友拍摄的太原雷暴。图源...

韩国外长:被捕韩公民再入境美国时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当地时间9月10日在韩国驻美大使馆举行记者会,他表示,被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等部门拘留的300余名韩国公民将于当地时间11日启程返回韩国;同时韩方已经得到美方的保证,相关人员再入境美国时不会受到不利...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广泛凝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力量,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

文具数码产品大幅增长 “开学经济”彰显消费活力

智能设备因补贴政策销量激增、文具销量同比增长241%、鲜花订单翻倍……随着开学季来临,消费市场迎来一波“开学经济”热潮。受访专家表示,政策补贴与电商活动的双重加持下,实用需求与情感消费共同拉动“开学经济”增长,同时折射出...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的讲话(全文)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团结合作 砥砺前行——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的讲话(2025年9月8日,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尊敬的卢拉总统,各位同事:  今天,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线上峰会,就当前国际形势和共同关心的问题...

平型关 永不熄灭的精神烽火(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8日 20:53:30原标题:平型关 永不熄灭的精神烽火(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图①:“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奖旗。  本报记者 何思琦摄  图②:学生们在平型关大捷纪...

万荣:黄河岸边收稻忙

每日新闻网讯(张怀心)    9月7日,在万荣县荣河镇黄河滩涂千亩优质稻田里,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眼下正是黄河岸边早稻收获时节,当地农民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获水稻,确保颗粒归仓。摄影:张怀心 ...

万荣:丰收大地绘希望

每日新闻网讯(张怀心)9月6日,万荣县稷王山的梯田上,青绿、金黄与道路交织,在蓝天白云、村庄的衬照下,美不胜收,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生态农业画卷。摄影:张怀心万荣:丰收大地绘希望。   编辑:王明 审核:...

【文化中国行】舞剧《丝路花雨》焕新演出再绽芳华

光明日报 | 2025年09月08日 09:37:27原标题:【文化中国行】舞剧《丝路花雨》焕新演出再绽芳华  演出剧照 郭一摄/光明图片  【文化中国行】  经过两年半的精心创排,2025年新版《丝路花雨》日前被搬上舞...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四川:呵护“一老一小”织密民生幸福网

上午8点,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天骄托育园,年轻父母把孩子送入园后安心去上班;中午11点半,成都营门口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将热腾腾的饭菜端到老人面前……  近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四川街道社区,感受到...

2025
07/13
16:28
浏览量: 55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