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博物馆简史》——开启博物馆的时空之旅

《博物馆简史》——开启博物馆的时空之旅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24 13:44:04 | 点击:317

《博物馆简史》:李翔、一森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今天的博物馆处在一个最好的年代。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大型展览外排长队,不用出国就可以看到海外珍藏,博物馆也逐渐成为人们出行或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

博物馆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原因是什么?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文物保存和公共教育功能——这与200多年前问世之际并没有本质差别,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是,在这个繁忙而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博物馆是一片美丽而平静的绿洲,为实现建立在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基础上的相互理解带来了希望。随着社会节奏加快,日常生活在快速消费品、短暂的网红效应和虚拟世界的相互作用中起伏,博物馆中的珍藏体现了持久的价值观和集体记忆。它似乎创造了一个远离当代社会复杂性和释放压力的地方,那些真正的杰作为安静的沉思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宁静空间。也正是因为博物馆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此重要,我们才会关注和讨论博物馆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它应该展出什么,以及它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展陈。

《博物馆简史》正是一部在历史脉络里对博物馆形态、功能及角色演变进行科普的读物。作者跨越博物馆学、艺术史、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多视角呈现了18—21世纪博物馆特别是艺术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博物馆如何从最初的私人收藏空间转变为公共机构;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和全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博物馆如何丰富其可能性;社会各界对博物馆提出怎样的需求和期望;博物馆在公共化、市场化、产业化方面有哪些探索……作者梳理和记录了博物馆蜕变的重要节点和一些代表性博物馆的“高光时刻”,从中探寻博物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及其意义。

如今,我们也真切感受到博物馆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博物馆面对着不同背景的参观者,需要满足不同群体的观看期待;策展人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被要求以更敏感的视角去对待来自不同文化的展品,尊重展品的历史及意义;此外,博物馆还要考虑不断上涨的运营成本和其他娱乐形式对注意力的争夺,在现实和虚拟、高雅和通俗之间寻找安身之所。从这个角度来看,重新思考博物馆的使命及其实践方式,是摆在所有博物馆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博物馆简史》在理论知识和在地实践之间自由切换,试图从历史的时空中找出解决今天问题的线索。希望读者也可以借助本书,在过去和当下的多重佐证下,对博物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共同助力我国博物馆生态的发展。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泰国军方称再次空袭柬埔寨军事设施 袭击照片公布

 泰国军方当地时间24日下午发表声明说,泰军方对柬埔寨多个军事目标进行精准打击,并公布了一组对柬埔寨军事基地展开空袭的照片。  当天下午,泰国军方出动了4架F-16战机,对柬埔寨多个军事基地投放炸弹,军方表示这是当天实施...

印度与英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英国  当地时间24日,正值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英国之际,印度与英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今年5月,印度与英国完成谈判,达成了自由贸易协议。根据协议,印度出口英国的商品99%将实现零关税。英国出口印度的商...

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介绍“十四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并答记者问。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

时速400公里,中国高铁驶入“无人区”

 【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何 亮  7月9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期间,位于北京朝阳的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成为国内外参会嘉宾关注的焦点。这里,大家争相试乘体验世界首款试验运行时速450公里、商业运营时速400公里的...

甘肃两当:“桥边音乐汇”奏响红色土地奋进强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青年品牌活动——“‘桥’见青春·桥边音乐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这座红色小城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成为当地青年思想引领与文化生活的新亮点。“桥”...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

7月4日,重庆永川国际会展中心,嘉宾观看中国电影科技企业的虚拟影片。  当日,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式及电影科技成果展览启动活动在重庆永川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据悉,现场有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

师亮一家四代传承叶画艺术 一叶一世界 画中见乾坤

师亮以毛笔绘制叶画。金鱼“游”于银杏叶上。  本报记者 陈雪柠  月黑风高夜,一只斑斓猛虎登高远眺,回首长啸;大雪漫天舞,通体雪白的宫猫在红墙前踱步,气度不凡。在叶画世界里,从花鸟走兽到人物建筑,万千风物皆由画...

制度与文化:中国政治文明史研究的新探索

 “文明”的探讨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论题。西方界定的“文明”(civilization)取中性、复数概念,一般指“确立的”社会秩序或生活方式(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1756年,米拉波侯爵(1715—17...

妙手补千年:文物修复师“决战”国赛|文化中国行

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项目选手刘鎏正在用镊子打开古画表面的褶子,为后续修复工作做准备。主办方供图  文物是历史的讲述者,而让文物“开口”的人,是一群沉默的匠人。  修复一幅古字画,常常要调色试笔数十日;还原一件青铜器,动辄要...

贺兰山下西夏陵,世遗故事开讲了|文化中国行

西夏陵1、2号陵鸟瞰。詹安稳/摄  20世纪30年代,一个年轻的德国飞行员飞越贺兰山时,被一片“巨大的白色土堆”所震撼。他用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壮观的景象,照片被收录进《中国飞行》一书,成为西夏陵最早的影像。只是当时...

2025
03/24
13:44
浏览量: 31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