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构筑现当代文学的立体图景——作家学者共话中国现代文学馆40年

构筑现当代文学的立体图景——作家学者共话中国现代文学馆40年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5-03-27 11:27:51 | 点击:185

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 光明日报通讯员 原蕊楠

3月2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与会作家学者共同回顾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发展历程,礼敬前辈,总结经验,共话新时代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1985年,在作家巴金的倡议下,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开馆。开馆典礼上,巴金热情洋溢地说:“中国文学队伍是一支强大的力量,中国现代文学馆将会证明这一点。”

2025年时值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40周年。如今的中国现代文学馆,98万件馆藏珍品、21万件文物如星河璀璨,785件国家珍贵文物铭刻文心,142座作家文库构筑起现当代文学的立体图景。

“近两年我经常在想一件事:创办一所现代文学资料馆。甚至在梦里我也几次站在文学馆的门前,看见人们有说有笑地进进出出。醒过来时,我还把梦境当作现实,一个人在床上微笑。”1981年10月21日,光明日报在重要位置刊发了巴金的《现代文学资料馆》。文章中,他主张把散落的现代文学资料搜集起来,保护文学这一民族和人类的宝贵财产。

从最初的倡议到建成开馆,中国现代文学馆激荡起整个文学界的热烈回响。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指出,倡议发出后,茅盾、叶圣陶、夏衍、冰心、丁玲、臧克家、曹禺等立即撰文支持。后来,更多作家加入到这份事业中来。由一个作家的倡议到现在这样的宏大文学馆,体现了几代知识分子强劲的行动力。

众木成林,星光汇聚。中国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宏森表示,中国现代文学馆已逐步构建起文学文献文物典藏体系,打造了学术研究和文学评论高地,创新展陈模式,讲好文学故事,紧跟数字化建设的时代步伐,开辟了面向公众的讲座讲解,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文学博物馆发展之路,为文化强国建设标注鲜明注脚。

2024年,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其所属的茅盾故居参观人次突破27万,各地巡展参观人次达到33万,“歌以咏志 星汉灿烂——新时代文学成就展”与“‘三红一创 青山保林’——红色经典展”入选国家级展览推介项目。同时,中国现代文学馆已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文学博物馆。

“人民艺术家”王蒙感慨地说:“这是咱们的一个宝贝,是咱们的宝库,是咱们的标志,是咱们的文学宫殿,是咱们文学的一种展示,也是咱们讲好故事的扬声器。我了解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诸多成就和贡献,同时希望它的门开得越来越大,增加人气,吸引更多市民、青年文学爱好者参观、了解文学。”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陈建功一直关注着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发展。他指出,如今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不仅发挥着产品库、资料库的作用,而且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比如,文学馆主办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成为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自主编辑或者合作编撰的出版物赢得社会关注;其一直坚持的客座研究员制度,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批评家。

文明传承的伟业需要薪火相继的坚守,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鲁迅先生的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认为,要让文学活起来,与“Z世代”亲密互动。就像李象群的鲁迅雕塑,定格了鲁迅的鲜活瞬间,我们也可以借助AI技术,让鲁迅在直播间与网友对话,让文学走进人们的生活。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群指出,文学类博物馆是文学教育的重要场所,把学校里课本上的大事记转化为立体、直观、鲜活、动态的文学发展脉动。这就需要结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人群的特点,在加强产品内涵研究解读的基础上,策划推出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和教育活动,为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作出新的贡献。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27日 09版)

责任编辑:李婧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次仁罗布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乌思藏风云》书封。西藏人民出版社供图  小说以13世纪中叶西藏的重大历史事件“凉州会谈”为核心...

呈现生活运转的朴素哲学

 【近作速览】   刘皓的短篇小说《按摩》借幼童“我”之手,展开一幅三口之家因“按摩”而起风波的生活画卷。“我”的父亲复员后,先是寻的生计方式不合规,后又轻信朋友口中的商机,献出家庭的全部积蓄,还搭上母亲的陪嫁...

他们的文字饱含生命的质地、泥土的厚重

本报记者 路艳霞毛银鹏到北京海淀西二旗一小区干保洁已经两个多月了,63岁的他曾卖过鞋、干过保安,在北京已断断续续生活了20多年。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从未改变过他对文学的坚守和执着。“我那僵了十多年的生命之作《在北京》...

经典需要守护者,还需要说书人(健康书橱)

手里这本《思考中医》,翻着翻着就放不下了。别看封面上印着“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论”等字样,让人乍以为是本学术大部头,真读了才会发现,敢情中医还能这么聊。倒不是说里头有多少惊世骇俗的医学发现,而是刘力红这位大夫实在会讲故事...

《营造古文导览》:释义古代建筑精粹

【书衣之美】作者:田呢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除了古建筑和土木工程等实物遗存外,还留有浩如烟海、种类繁多的图文遗产。正是由于这些图文遗产中记载的营造制度、程序、方法和礼仪等的有序传承,使得古人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建筑成就。由中...

如泉吐凤 为海吞鲸——《石台孝经》及唐隶的临创

【学书心得】作者:薛 飞(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当下学书者对隶书的临摹和学习,取法主要集中在汉碑、简牍和清隶之上,在近年的全国展中备受争议的“展览体”,以对汉碑进行改造,使之夸张与变形的现象尤为突出,引起一些质疑之声。纵观...

诗集《田野诗班》——田野里有诗,诗里有童年

《田野诗班》:田野诗班著,李柏霖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红包是个跑步高手,从奶奶手上,跑到我的手上,再从我的手上,跑到妈妈那里”,很多人是通过总台春晚上的歌咏节目《如果要写年》,认识了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田...

浙大让历史人物故事从古籍文献中“活起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近日,浙江大学文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向媒体与社会公众代表,展示了数字人文研究发展的最新成果。该中心主任徐永明教授在云四库数据地图中,输入“李白”,系统便将李白从公元701年...

草原与城市的对话_

原标题:中篇小说《卓玛日记》(刊发于《当代》2025年第3期)   草原与城市的对话   作者:王小王【近作速览】牧民的女儿卓玛本以为自己会考上大学,走出草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但哥哥的逝去改变了她命运的轨迹。当她终...

传统服饰主题图书:尽显中华服章之美

近年来,影视剧《清平乐》中的服饰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受到年轻人追捧;舞剧《孔子》中演员衣袂翩翩,圈粉观众;《国家宝藏》《衣尚中国》等节目以服饰为媒,解读传统服饰文化;国产服装品牌的新品设计,融合中国传统色彩、非遗编织技艺,...

2025
03/27
11:27
浏览量: 18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