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从“小画儿”中认识不一样的故宫

从“小画儿”中认识不一样的故宫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08 15:52:06 | 点击:145

  ■ 陈若葵

逛故宫,爸爸、妈妈和孩子会怎样规划路线?是按照传统习惯,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条中轴线,还是选择走东西六宫路线?这没什么不可,不过,不妨尝试小众线路,跟着《我在故宫画小画儿》一书去寻宝,发现故宫的各种秘境吧。

阅读加油站

《我在故宫画小画儿》是由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院与译林出版社合作推出的“方尖碑”书系“在故宫”丛书中的一本。如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该书序言中所说,这套丛书通过“故宫人讲故宫”,介绍了故宫人的学术研究和工作日常,体现了故宫研究的重要成果和最新进展,也积极回应了公众的好奇与关切,以亲历者极具现场感的讲述,传递故宫人的精神,也传播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在故宫画小画儿》作者陈乐是故宫博物院一名普通员工。她从北京一所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2010年通过招聘进入故宫。渐渐地,喜欢侦探小说和旅行的她就和同事LX熟络起来,每当午间在故宫遛弯儿时,她们就会聊起看过的书与电影,聊起诸如对生活的想法等话题。一眨眼,这段忘年情谊走过了15年,LX即将退休,陈乐便萌生了“把我们共同走过的地方画下来、送给她留存的念头”。这本书是一份礼、一份纪念,也表达了自己对故宫的情感。

除了看书和旅行,陈乐还喜欢画小画儿记录生活,曾出版三本旅行绘本。何为小画儿?陈乐说,自己的画技无法与专业绘画者相提并论,就将这些画作取名小画儿吧。

2017—2019年,她为月刊《紫禁城》杂志撰写并绘制《阿乐画故宫》专栏。绘制的故宫“小确幸”笔记本于故宫各个平台销售,广受欢迎。从2017年3月至今她还运营微信公众号“我在故宫画小画儿”,分享手绘的故宫风景与故宫各类知识科普。

它告诉我们

《我在故宫画小画儿》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即20处开放区手绘风景,18处未开放区手绘风景,以及故宫细节科普。作者将故宫人眼中的风景凝结在200多幅手绘故宫风景小画儿之中,用一笔一画记录故宫内部的建筑、花草、文物等角角落落,再配以简洁有趣的文字,一个生动、立体、前所未见的故宫风貌徐徐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故宫中,有一处从未完整开放过的紫禁秘境,那就是乾隆花园,也是陈乐最喜欢的地方:“那里安安静静风景好,一段时间不去就甚是想念。”乾隆花园中的古华轩、禊赏亭、矩亭、承露台等建筑,各有特色,不分伯仲,山石、游廊、花木与建筑相互交融,意境和谐。

2017年,得知要修缮乾隆花园的消息,陈乐紧锣密鼓地画了花园入口的衍祺门、古华轩前的古楸树、撷芳亭下的宣石摆件、遂初堂造型有趣的湖石、禊赏亭的小猫一家……

古楸树非常美丽,乾隆皇帝还专门为此树题写楹联“明月清风无尽藏,长楸古柏是佳朋”,足见喜爱。乾隆是出了名的王羲之“真爱粉”,禊赏亭内的“流杯渠”灵感,正是源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文人雅士的“曲水流觞”之境。陈乐画画儿的过程中不时查阅资料,把不少掌故也写进了书里。

紫禁城里最古老的桥断虹桥从明朝初期至今从未更名,它承载了故宫的沧桑与古老。陈乐画断虹桥畔的十八槐、桥上形态各异的小石狮子与桥头的石兽,还有从桥上望去的四季变换……

小画儿中有宏伟的古建筑群,但陈乐对建筑里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小细节、不被注意但也自成美好的事物情有独钟,比如慈宁宫花园的槐柏合抱、翊坤宫里桀骜不驯的一只铜凤、御花园里的怪物喷泉、包在木门框外的角叶、须弥座、影壁上的图案、陶瓷馆中三彩胡人俑肩上坐着的一只猴子、图书馆小院儿里的二月兰、故宫南三所西所院子里有几百年历史的三棵国槐和一只在树洞里唱歌的喜鹊……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细节摹写中注入温情,使故宫因此跳脱出往常印象中的宏大气象,展现出日常、亲切、可爱的一面。

随书附赠的故宫手绘地图上有一条私房故宫游览路线图,这条路线是陈乐与编辑团队一起实地踩点后确认的,包括武英殿、断虹桥、慈宁宫花园、慈宁宫、翊坤宫、御花园、永和宫、宁寿宫区域、畅音阁、文渊阁10个景点。感兴趣的小读者和爸爸、妈妈,可以到书中描绘的10处宝藏打卡。同时,还附有故宫建筑知识图解,更有寻宝任务和盖章区,新鲜好玩有趣……

边读边想

通常,我们想了解一个时代就去看回忆录、口述史和历史资料,借助阅读,那个时代的风貌便在脑海中逐渐清晰。而读这本书,小读者能从一张张小画儿中发现有关故宫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加深对故宫的喜爱之情,比如,喜欢吃的孩子可以关注袁枚的《随园食单》,喜欢养生的父母自然好奇并翻看皇帝的进药底簿。

《我在故宫画小画儿》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故宫历史与文化的独特视角。画作背后,是故宫人对于文化传承的自觉,这样看来,陈乐的“画画日记”也有了存在的意义。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次仁罗布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乌思藏风云》书封。西藏人民出版社供图  小说以13世纪中叶西藏的重大历史事件“凉州会谈”为核心...

呈现生活运转的朴素哲学

 【近作速览】   刘皓的短篇小说《按摩》借幼童“我”之手,展开一幅三口之家因“按摩”而起风波的生活画卷。“我”的父亲复员后,先是寻的生计方式不合规,后又轻信朋友口中的商机,献出家庭的全部积蓄,还搭上母亲的陪嫁...

他们的文字饱含生命的质地、泥土的厚重

本报记者 路艳霞毛银鹏到北京海淀西二旗一小区干保洁已经两个多月了,63岁的他曾卖过鞋、干过保安,在北京已断断续续生活了20多年。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从未改变过他对文学的坚守和执着。“我那僵了十多年的生命之作《在北京》...

经典需要守护者,还需要说书人(健康书橱)

手里这本《思考中医》,翻着翻着就放不下了。别看封面上印着“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论”等字样,让人乍以为是本学术大部头,真读了才会发现,敢情中医还能这么聊。倒不是说里头有多少惊世骇俗的医学发现,而是刘力红这位大夫实在会讲故事...

《营造古文导览》:释义古代建筑精粹

【书衣之美】作者:田呢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除了古建筑和土木工程等实物遗存外,还留有浩如烟海、种类繁多的图文遗产。正是由于这些图文遗产中记载的营造制度、程序、方法和礼仪等的有序传承,使得古人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建筑成就。由中...

如泉吐凤 为海吞鲸——《石台孝经》及唐隶的临创

【学书心得】作者:薛 飞(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当下学书者对隶书的临摹和学习,取法主要集中在汉碑、简牍和清隶之上,在近年的全国展中备受争议的“展览体”,以对汉碑进行改造,使之夸张与变形的现象尤为突出,引起一些质疑之声。纵观...

诗集《田野诗班》——田野里有诗,诗里有童年

《田野诗班》:田野诗班著,李柏霖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红包是个跑步高手,从奶奶手上,跑到我的手上,再从我的手上,跑到妈妈那里”,很多人是通过总台春晚上的歌咏节目《如果要写年》,认识了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田...

浙大让历史人物故事从古籍文献中“活起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近日,浙江大学文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向媒体与社会公众代表,展示了数字人文研究发展的最新成果。该中心主任徐永明教授在云四库数据地图中,输入“李白”,系统便将李白从公元701年...

草原与城市的对话_

原标题:中篇小说《卓玛日记》(刊发于《当代》2025年第3期)   草原与城市的对话   作者:王小王【近作速览】牧民的女儿卓玛本以为自己会考上大学,走出草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但哥哥的逝去改变了她命运的轨迹。当她终...

传统服饰主题图书:尽显中华服章之美

近年来,影视剧《清平乐》中的服饰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受到年轻人追捧;舞剧《孔子》中演员衣袂翩翩,圈粉观众;《国家宝藏》《衣尚中国》等节目以服饰为媒,解读传统服饰文化;国产服装品牌的新品设计,融合中国传统色彩、非遗编织技艺,...

2025
04/08
15:52
浏览量: 14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