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农+”书屋,为书香城市开启“超链接”

“农+”书屋,为书香城市开启“超链接”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22 15:15:18 | 点击:338

崇明区竖新镇椿萱·壹琳文化空间。 本报见习记者 孙彦扬 摄

■本报见习记者 孙彦扬

上海目前有1300多家农家书屋,更多新的乡村阅读公共空间正在成长,在广袤的土地上重新定义着阅读的美好。在百年老宅中读报,在“日咖夜酒”中开一场读书会,期待一场“书房里的求婚”,为福利院残障人士提供文化展示平台,用青春的“二手置换”方式换来书香与朋友……

昨日,新一批农文旅学研功能融合的乡村阅读新空间入选第二批上海市示范性农家书屋,这也意味着,更多符合上海定位、当地特色的农家书屋正在被不断“阅读”。世界读书日临近,记者走访了上海市几家“农家书屋”,一起去看看“阅读+”的场景如何打开,“农+”书屋正在为上海开启满城书香“超链接”。

读者

在岛屿读书是我们的日常

“有空就一定会去书屋!”崇明区竖新镇油桥村里,78岁的村民宋海珊几乎每天都要去农家书屋读报纸。他关心时政、经济与科技,专门将最关注的内容剪下来,制成剪报册。“我这些年来最关注‘氢能源’,这个技术发展得很快。”宋海珊边说边打开剪报册,最上层一份《文汇报》头版文章《山海氢:立志成为绿色氢能领域“英伟达”》的切片映入眼帘。

油桥村农家书屋安置在有着130余年历史的老宅里,“这里是老百姓喜欢坐下的地方”。这里依托当地文化名人、清朝探花沈文镐建设成文化展馆“沈探花馆”,供游客探访,更重要的是为当地村民开辟了一片文化休闲的综合空间。“村里老人有些不擅长用智能手机,不少喜欢读书看报的,每天都来。”油桥村农家书屋负责人告诉记者,村内老年人口多,常住人口约2500人,60岁以上老人达上千人,很多像宋海珊这样热爱读书看报的老人有“乡贤”的气质,带动着村内的阅读热情。书屋的服务范围超越本村,其幽静、充满文化气息的阅读环境时常吸引附近村庄、相邻省市的读者前来。书籍定期通过镇图书馆流动、交换,书屋每日不同时段安排有阅览、读书沙龙等活动。

“我家就在书屋前面一栋,位置好近,书屋就像我家书房一样。”宋海珊告诉记者。家里正对着“沈探花馆”的位置,退休后他在家里开辟了一片“上海民间文化博物馆”,将收藏的不同年代的粮票、家具用件、五金器械等分门别类地展列起来,还经常会在农家书屋志愿篆刻,暑期来书屋上“假日学堂”的中小学生们时常被他吸引。

农家书屋服务的不只是银发群体。在港沿镇园艺村农家书屋,因其黄杨产业发达,书屋内除去常规文化类书籍,还额外引入了种植技术、盆景剪裁、法律援助等相关书籍;少儿图书区地上铺设了软垫,供小朋友随处坐下阅读。“阅读并非唯一目的,今年元宵节很多小朋友来做灯笼,他们自发地去寻找相关的诗词,这似乎是读书的‘实体化’。不一定非得在这里看书,在手工中寻找知识,也是我们很开心看到的。”农家书屋负责人介绍。

润物细无声,农家书屋在乡村生活中发挥着文化阵地的作用。因独特黄杨木造型而前来的游客,可以在书房中阅读小憩;当地黄杨木产业培训在这里如火如荼地举办;这里同样还是书画社、摄影社、女性交流空间以及老干部活动中心……作为上海市首批示范性农家书屋,园艺村农家书屋每年至少开展12场文化活动。产业发展了,文化配套不能少,用园艺村居民的话来说,“这里热闹,有文化气息,不是空荡荡的房间”。

书屋主理人

农家书屋要“个性化定制”

农家书屋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旧模样,更多书屋主理人让它们变得更有“个性”。

在崇明区长兴岛有一处梦麟书房,一对夫妇在崇明岛扎根十年,在这里开着读书会。从2023年3月开始,每周一场,徐赐阳与朱颖夫妇做领读人,读《诗经》《飘》等中外经典,也读《寂静的春天》《一个长江:从雪山到海洋》等生态环保作品,“除去日常,节日节气等重要节点我们也必定要读书,面向岛内居民开放报名,一般容纳20组家庭左右,几乎是场场爆满。”朱颖告诉记者。每期读书会后还会配上特色活动,人们学着用唐代“花蜡相融”技艺制作古法桂花香膏,或制作微缩版“长江生态系统”,或用废弃咖啡渣制作环保画,再或上点绒绣非遗手工课。

既读书,也读人。“农家书屋也可以紧跟潮流,一杯咖啡、一餐饮、一本书,在这里能吃能喝能阅读能社交,是家门口的好去处。”在这对夫妇的眼中,梦麟书房与阅读会原生于岛上,充满活力。徐赐阳拿出岛上特产的橘子酒,“年轻人喜欢喝,附近很多企业员工会过来,周末市区的读者也会过来‘度假’”。徐赐阳更是专为咖啡馆设计融合长兴岛农渔业的“鸭子”标识,供读者打卡,打造本地文化IP,“我们想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做综合性的文化空间”。

梦麟书房分为两间,一间融合餐饮、休闲等公共空间,设有高低桌椅;另一间更私密些,适合人们坐在书桌前围读。相同的是,四处围绕书架,架内书籍满是被读者捧过的痕迹。梦麟书房自有约5000册书,另有1000余册来自镇图书馆支持。这对夫妇说:“我们期待读者在这里读到更多书,将来做一个‘书的漂流’,读者可以用自己的书来这里换一本‘枕边书’或一杯咖啡。”在这对夫妇看来,农家书屋可以无限扩展,徐赐阳还有过畅想:“这里风景好生态美,未来有可能有人会在书房里求婚。”

周末,竖新镇的花开了,不少春游赏花的游客们走进这里的“椿萱·壹琳文化空间”,不经意间遇见美好。这一书屋来自主理人庄建铜,他曾被外滩的读者书店打动,“原来书店也可以这么美”,便开始在宝山区美兰湖打造文化空间,又在崇明区竖新镇打造新的农家书屋。在这一处脱胎于慈善超市的老式平房,除去读书,每买一杯咖啡都将有1元为慈善“续杯”,支持当地的助老、助残及助农。

“慈善+农文旅”,庄建铜看到了崇明区与市区交流的另一种可能性。书屋中有些特别的工作人员,他们坐着轮椅,抑或用手语交流,这是来自上海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的残障人士。在书屋另一侧,还有充满童真的戳戳绣、崇明非遗土布兔子等手工艺品,皆出自第二社会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之手。此外,空间还为在地创业青年打造“椿风习习读书会”,推动青年交流与创业项目孵化。庄建铜认为,这是为特殊群体提供融入社会的机会,更是一次崇明本地传统文化、文旅发展的集中展示,“我们在尝试用不同的模式,服务更多百姓,推动乡村振兴”。

在地

在“乡村”建设文化会客厅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而乡村特性往往需要一处整合文化资源的空间。那么建设新型“农家书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其使用率,如何为当地居民提供最愉悦的服务,如何成长为适宜当地产业发展的最佳形态,成为关键。

在最新发布的《2024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中,70.66%的市民期待“阅读+公园”场景,半数期待“阅读+商场”,43.28%的市民设想在CityWalk路线中邂逅图书角。这些期待,是上海培育“书香城市”的方向,更与“农家书屋”的建设相呼应。

在上海市1300多家农家书屋中,各区在培育“新空间”方面大显身手。借助周边商业辐射,包揽周末客流,青浦区的和睦村农家书屋很有经验。到了周末,其不远处的奥特莱斯客流多,书屋也成为游览休闲区,其推出的“书换咖啡”创意活动也带动着区域消费活力。

在乡野间春日Walk,融入乡村休闲文化综合体。在朱家角镇,推开“薄荷香文苑”的竹制院门,便可从古朴的阅读世界中走进稻田,书屋以此推出研学、夏日音乐会等多项活动,并融入村落中田耘社相声舞台、雕塑工作室、美食空间仓野SPACE等文化载体,拓展乡村文旅发展的边界,打造“疗愈新地标”。

回应需求,创设更加鲜活的主题书房。浦东新区曹路镇群乐村有两家风格迥异的特色书屋,“有风小院”依托爆款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将品牌引入上海,兼具图书与文旅属性,成为游客歇脚的好去处。而“群乐书屋·渔书阁”则以“旧书新知”为特色,藏5000册二手书,供村民免费借阅、折扣购书与旧书置换。

未来,“农家书屋”可以“+”更多,我们同样可以期待,更多乡村阅读新空间会以激发本地活力的方式,满足城乡居民的阅读与生活需求,应和着市区图书馆、书店、社区阅览室等文化地标,共聚书香的盛会。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介绍“十四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并答记者问。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

时速400公里,中国高铁驶入“无人区”

 【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何 亮  7月9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期间,位于北京朝阳的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成为国内外参会嘉宾关注的焦点。这里,大家争相试乘体验世界首款试验运行时速450公里、商业运营时速400公里的...

甘肃两当:“桥边音乐汇”奏响红色土地奋进强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青年品牌活动——“‘桥’见青春·桥边音乐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这座红色小城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成为当地青年思想引领与文化生活的新亮点。“桥”...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

7月4日,重庆永川国际会展中心,嘉宾观看中国电影科技企业的虚拟影片。  当日,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式及电影科技成果展览启动活动在重庆永川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据悉,现场有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

师亮一家四代传承叶画艺术 一叶一世界 画中见乾坤

师亮以毛笔绘制叶画。金鱼“游”于银杏叶上。  本报记者 陈雪柠  月黑风高夜,一只斑斓猛虎登高远眺,回首长啸;大雪漫天舞,通体雪白的宫猫在红墙前踱步,气度不凡。在叶画世界里,从花鸟走兽到人物建筑,万千风物皆由画...

制度与文化:中国政治文明史研究的新探索

 “文明”的探讨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论题。西方界定的“文明”(civilization)取中性、复数概念,一般指“确立的”社会秩序或生活方式(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1756年,米拉波侯爵(1715—17...

妙手补千年:文物修复师“决战”国赛|文化中国行

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项目选手刘鎏正在用镊子打开古画表面的褶子,为后续修复工作做准备。主办方供图  文物是历史的讲述者,而让文物“开口”的人,是一群沉默的匠人。  修复一幅古字画,常常要调色试笔数十日;还原一件青铜器,动辄要...

贺兰山下西夏陵,世遗故事开讲了|文化中国行

西夏陵1、2号陵鸟瞰。詹安稳/摄  20世纪30年代,一个年轻的德国飞行员飞越贺兰山时,被一片“巨大的白色土堆”所震撼。他用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壮观的景象,照片被收录进《中国飞行》一书,成为西夏陵最早的影像。只是当时...

村里有了美术馆

   砖墙黛瓦藏画意,乡野田园有丹青——盛夏,记者行走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广袤乡野间,一个挂有“乡村美术馆廊”标识的藏式院落映入眼帘。  这座乡村美术馆坐落在舟曲县峰迭镇狼岔坝村。村庄不大,清澈见底的溪流穿村而...

人文经济学:人文与经济如何互相赋能

杭州西湖白堤。新华社发苏州工业园区。新华社发  【圆桌对话】  与谈人  孙俊芳 苏州大学人文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商学院教授  罗卫东 浙江大学人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  魏建 山...

2025
04/22
15:15
浏览量: 33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