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烟火人间】悬崖书吧

【烟火人间】悬崖书吧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5-07-07 13:48:39 | 点击:57

 【烟火人间】

  传说中的“悬崖书吧”,位于浙江玉环上栈头村景区内。它确实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如果立于低位海滩,需要抬头仰望,才能望到高达几十米的石崖顶端。三层入口处侧面有一片开阔的望海平台,海水是蓝灰色的,此时云开雾散风平浪静,玉环海湾远近诸岛尽收眼底。一条白色的轮船疾驶而过,在海面上划开一道长长的白线。

  汽车停在公路边的悬崖书吧顶端,入口处就是书店的第三层。爱书人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低头看书的姿势逐级而下,像是进入幽深的山洞。书吧阶梯一侧的内壁保留着原始大石块,或浑圆或嶙峋,石壁缝里还有薄薄的青苔,就像一家书店贴上了奇幻的壁纸。悬崖书吧并不黯淡,明亮的光线从前方或侧面均匀地照过来,似乎亮着无数盏灯。当你停下脚步时,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了“海边”——巨大透亮的落地玻璃窗外面,就是碧波无垠的海面,远远的小小的海岛,似乎触手可及。后来知道,那是鸡山、洋屿、披山等岛屿。

  书吧遮风挡雨,一把椅子与一个小茶几,刚好放下一本书一杯咖啡。我随意坐下来,望着窗外也是望着大海,身在高处,居高临下,视线无限延伸,似乎可以望见天之涯海之角,还有海面浪涌稠密的波纹。书吧里很安静,静得能听见海浪的声音?靠窗的读书人以惬意的姿势,捧着书本低头阅读。偶尔抬头望海,陷入陶醉的沉思……悬崖书吧为读书人创造了一个凌空遐想的空间,也许,这就是“悬崖书吧”的阅读高度。那一刻,我真想在这临海的窗前一直坐下去,看着太阳在海平线上缓缓地落下去,黄昏渐渐降临,海面变得漆黑一片,天地都被笼罩在黑暗之中。唯有悬崖之顶的这间书吧,在云雾中闪着亮光。暖色的灯、朦胧的灯、明亮的灯——像海上的航标灯,刺破暗夜,在海面上投下一束远远的光柱。连星星都暗了下去,月亮都为之失色。因为这是智慧之光、进取之光、心灵之光。书本里藏着用之不竭的电池。

  这是我去过的最适合发呆的地方。不知发呆了多长时间,偶尔回头,发现身后是一长排大书架,摆放着整齐的书籍。书架背面,是一块块倾斜的大石壁,散发出山崖的气息。书吧的空间设计宽敞通透,两侧都是向海的窗户,有绿树的枝条伸展过来……空气里有海风的味道,三面窗都可望见海,呼吸也变得舒畅。这是悬崖书吧最受欢迎的阅读共享空间,在这里可举办各种满溢着文化趣味的读书活动:四季读书会、中秋诗朗诵、“艺起来海岛·一期一会”、“阅享海屿岛·共读计划”……

  若是从阶梯上往下走,下一层再下一层,层层都有石墙石壁,好像要把读书人拢在怀里,宝贝一样供起来。二层是小型阅读室和休息室,把自己悄悄藏在这里读书,没人能找到你,尽可以一口气读上一整天,也不会受到打扰。一层作为开放型空间可供读书人使用,或是远道而来观海的宾客举办小型交流会或是读书发呆。

  二、三层小型书架上的书籍,也是随手可取,随处可读。只是,你无论在书吧的哪个角落,都逃不脱海的凝视。灰蓝色的海水始终在默默注视你、轻轻拍打你,夏天,暖暖地滋润你;冬天,冷冷地使你清醒。

  书吧的主理人张女士是上海人,前几年来玉环旅游,被玉环的山海风光所吸引,果断地在鸡山岛开了望喜书屋与民宿,吸引了很多游客。她又有了新点子:要想把游客留下来,最好的办法是给他们一个最佳的读书场所。几个月过去了,悬崖书吧的经营状况果然不错,客流满满,很多读书人远道而来到此打卡。

  临走前,我给悬崖书吧留下了几个字:新《山海经》。

  ——山经、海经、山海经,把悬崖书店的玄妙、异灵、沉思、娱乐……神话般地集于一身。

  海水云天之中,想起了海子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此刻,我真正地在书店里“面朝大海”——沉思。

  我将从这里起步,去寻找“春暖花开”——更多的书店。

  位于下栈头的渡海客运码头,紧贴路边有一座三层的白色建筑,远远地就可看见白墙上的蓝字:有一点蓝。它像一座白色的灯塔,向海而生。

  “有一点蓝”书吧,也是依壁而建,似乎有点像一艘船的形状。沿着高高的台阶走上去,一侧是稳固的山岩,好似顶天立地的石柱,支撑着书店与书架。2025年,在原来码头候船亭旁的路边,出现了这家集咖啡、阅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书吧。外立面刷成了洁净亮眼的蓝白色,好似海面与归帆。一楼“浪花集市”,提供“海苔拿铁”等特调饮品,咖啡师拉花时会在奶泡表层勾勒迷你船形图案。二楼“礁石剧场”,每月举办“渔歌诗会”“贝壳画创作课”。书吧的落地窗正对着繁忙的码头,读书间歇抬眼可见落日与晚霞。三楼“云端甲板”,环海观景,晴夜化身星空影院,海涛声声是天然配乐。“有一点蓝”书吧创建了自己的特色,以商养文。干江镇本土作家可在此定期举办作品分享会,咖啡书吧内设置了“干江记忆”专区,展示地方书籍和文史资料……

  “有一点蓝”书吧的主理人杨女士是下栈头村人,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店址就选在了她从小看日落的地方——客运码头。码头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去往鸡山、洋屿、大鹿岛的游客都要在这里上船。她希望大家在候船的时候,能有个安静的文艺港湾,进来看看书、欣赏一下海景,不要那么多、只要“一点点”时间,用来读书。

  我与同伴在书吧一楼稍作停留,有一刻,下意识地转脸去看码头的海面,傍晚时分浅灰色的海水,映着晚霞的余光,果真有那么“一点蓝”。杨女士以此命名,肯定是满怀着美好的愿景:蓝色的海水将会不断刷新游客对玉环的美好印象。

  玉环人是懂浪漫的。在海边,吹着海风晒着海边的太阳,一边读书思考,一边与现实生活的“海浪”搏斗——这就是人生有愿景的浪漫!

  渡船终于来了,走下湿漉漉的码头石阶,台阶上密密麻麻地镶嵌着细小的螺壳,船身摇晃,在老式火轮的轰鸣声中,渡海去对岸的鸡山岛。鸡山以鲜美的海产品闻名,四面环海,绿树繁花,古朴幽静,是一个天然的度假胜地。三五个上海女子,在鸡山岛上建起了民宿和“望喜书吧”。书吧用石头砌成,保留了渔村的石屋原貌,面朝大海,融合“慢生活+海岛渔村”理念。为什么,在悬崖上、在海边开书吧的人,都是女子呢?诗与远方,也许就是那些勇于创业的女子梦里的梦。她们在这里放飞自我,感受自由的空间。

  最后来到了“海屿岛书店”,这是一座具有鸡山岛民俗风情的石屋,由浙南沿海的石厝老屋改造而成。它将“海岛记忆仓库”作为定位,是一个集书籍阅读、文创零售、咖啡轻食及夜间酒吧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空间。想象着假期里,会有多少人渡海而来,在此食用美味海鲜的同时精神“补钙”,享受乡村美学赋能的跨界融合。

  从鸡山岛回玉环市区,夜幕已经沉降。夜色中,远处的海湾,有一座亮灯的小房子,“高高在上”地在黑暗中闪烁,那就是悬崖书吧。我也因此明白了,玉环人为什么将书吧建在悬崖上——悬崖意味着思想高度,意味着广阔的视野,意味着向更高存在攀升。

  (作者:张抗抗,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烟火人间】悬崖书吧

 【烟火人间】  传说中的“悬崖书吧”,位于浙江玉环上栈头村景区内。它确实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如果立于低位海滩,需要抬头仰望,才能望到高达几十米的石崖顶端。三层入口处侧面有一片开阔的望海平台,海水是蓝灰色的,此时云开雾散风...

经典“转译”:黄庭坚的“理语”诗

阅读黄庭坚的《山谷集》,我们会发现从元祐后期到南迁黔南、戎州期间,山谷诗的创作呈现出一种以经典为诗料进行说理的倾向。“诗料”源自书本或是现实,表现在作法上就是“用事”或者“直写”。两者相反相成,不可偏废。用事过度则易因饾...

一部返璞归真的书话集——评北乔《南人书话》

 在《晦庵书话》中,唐弢曾对书话的特点做过如下概括——“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由此观之,现代书话虽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其形制上的杂糅...

南宋的四大藏书系统与藏书家

 ■陈锴  纵观中国古代的藏书发展史,南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随着北宋中期问世的雕版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南宋的刻印本图书已成为官方与私人藏书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寺观藏书与书院藏书在南宋时期逐渐发展成新...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于雕梁画栋中看到热爱生活的心

 莫高窟第431窟(北宋)窟檐内侧彩画 孙儒僩临摹 1949年  金荣临摹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拱眼壁(复制品) 1959年    明清时期官式彩画方心中龙纹尾部形状比较 王仲杰绘制  西华门等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图 王仲杰...

军旅作家丁晓平: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丁晓平,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高原之春(中国画)叶浅予垛草的妇女(油画)妥木斯节日(水彩)陈 坚追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坚...

“抢救”濒危语言 填补国家记忆 一群年轻人参与拯救“失声”的满语

 沙琪玛、躲猫猫、咋呼……这些从满语音译过来的词语,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吉林、牡丹江,这些地名也由满语演化而来。  满语是清朝的官方语言。伴随时代发展,这种语言逐渐“失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满族人口超...

舍家卫国的女英雄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

 “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在位于四川宜宾翠屏山麓的赵一曼纪念馆内,抗日英雄赵一曼牺牲前写给儿子的家书感动了无数参...

2025
07/07
13:48
浏览量: 5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