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山东锔瓷人:匠心锔补 赋予残缺瓷器“新生命”

山东锔瓷人:匠心锔补 赋予残缺瓷器“新生命”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7-29 13:24:19 | 点击:6406

“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古老民间手艺——锔瓷。”锔心庐工作室创始人谷海龙告诉记者,所谓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再修复的技术,这门手艺已有千年历史,十分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

谷海龙在工作室内打磨壶承。徐俐莉 摄

谷海龙是当地有名的锔瓷好手,残缺破损的陶瓷、紫砂、玉器等老物件送到他手里,经过锔钉、锡镶等方式都能被巧妙地修复还原,焕发出新的生机。“锔瓷的步骤看似简单,但是要使修补好后的瓷器做到滴水不漏、不再开裂,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极其用心、耐心,而且每一步都要靠经年累月练出来的手感。”

“我们打孔时,一般需要打到瓷器壁三分之二的位置,太浅钉子没有拉力,太深容易打透,所以要小心翼翼,一走神就有可能打穿。”从业十年,每天用“锔子”让瓷器破镜重圆,成为了谷海龙的日常,多年摸索也让他对这门手艺有了独特的理解。

在谷海龙看来,每一片破碎的瓷器都有其生命,锔瓷技艺把破碎缝补起来,使其绽放出新的生命,化残缺为美,这种美的震撼力有时候远远超过原作品。

谷海龙在修复瓷器。徐俐莉 摄

锔心庐工作室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老物件,每一件古老的收藏品都有自己的故事,许多锔补完成的瓷器都出自谷海龙之手。“一件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壶承,需要经过近10道工序,历经878次锤打才能最终成型。”如今,谷海龙修复的器具数量已经达近千件,涵盖了茶壶、瓷盘、花瓶等各种类型的瓷制品。

在此基础上,谷海龙还凭借自身美术功底不断创新,让瓷器复原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元素。他把传统的锔瓷技艺与锡镶工艺相结合,借助锡镶工艺的“他山之石”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此外,他还善于雕饰梅花、祥云等精致图案来掩盖缺瓷的地方,设计更丰富的艺术造型,使物件呈现出新的美感。

谷海龙在修复瓷器,赋予其新生命。徐俐莉 摄

当下,弥缝补阙的锔瓷技艺逐渐褪却了修复使用的价值,但在文物修补方面却大放异彩,锔瓷作品也更具审美化与艺术性的特点。“锔瓷技艺只有与时俱进,融入更多的艺术审美内涵,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谷海龙说。

历经千年,这门手艺如今濒临失传,而在莒南,能够专业做残损瓷器修复的手工艺人更是微乎其微。谈及未来的打算,谷海龙表示,他想修更多的东西展示给大家看,让更多的人了解锔艺、迷上锔艺,让这门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好好传承下去。(完)


【责任编辑:仝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次仁罗布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乌思藏风云》书封。西藏人民出版社供图  小说以13世纪中叶西藏的重大历史事件“凉州会谈”为核心...

呈现生活运转的朴素哲学

 【近作速览】   刘皓的短篇小说《按摩》借幼童“我”之手,展开一幅三口之家因“按摩”而起风波的生活画卷。“我”的父亲复员后,先是寻的生计方式不合规,后又轻信朋友口中的商机,献出家庭的全部积蓄,还搭上母亲的陪嫁...

他们的文字饱含生命的质地、泥土的厚重

本报记者 路艳霞毛银鹏到北京海淀西二旗一小区干保洁已经两个多月了,63岁的他曾卖过鞋、干过保安,在北京已断断续续生活了20多年。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从未改变过他对文学的坚守和执着。“我那僵了十多年的生命之作《在北京》...

经典需要守护者,还需要说书人(健康书橱)

手里这本《思考中医》,翻着翻着就放不下了。别看封面上印着“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论”等字样,让人乍以为是本学术大部头,真读了才会发现,敢情中医还能这么聊。倒不是说里头有多少惊世骇俗的医学发现,而是刘力红这位大夫实在会讲故事...

《营造古文导览》:释义古代建筑精粹

【书衣之美】作者:田呢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除了古建筑和土木工程等实物遗存外,还留有浩如烟海、种类繁多的图文遗产。正是由于这些图文遗产中记载的营造制度、程序、方法和礼仪等的有序传承,使得古人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建筑成就。由中...

如泉吐凤 为海吞鲸——《石台孝经》及唐隶的临创

【学书心得】作者:薛 飞(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当下学书者对隶书的临摹和学习,取法主要集中在汉碑、简牍和清隶之上,在近年的全国展中备受争议的“展览体”,以对汉碑进行改造,使之夸张与变形的现象尤为突出,引起一些质疑之声。纵观...

诗集《田野诗班》——田野里有诗,诗里有童年

《田野诗班》:田野诗班著,李柏霖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红包是个跑步高手,从奶奶手上,跑到我的手上,再从我的手上,跑到妈妈那里”,很多人是通过总台春晚上的歌咏节目《如果要写年》,认识了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田...

浙大让历史人物故事从古籍文献中“活起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近日,浙江大学文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向媒体与社会公众代表,展示了数字人文研究发展的最新成果。该中心主任徐永明教授在云四库数据地图中,输入“李白”,系统便将李白从公元701年...

草原与城市的对话_

原标题:中篇小说《卓玛日记》(刊发于《当代》2025年第3期)   草原与城市的对话   作者:王小王【近作速览】牧民的女儿卓玛本以为自己会考上大学,走出草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但哥哥的逝去改变了她命运的轨迹。当她终...

传统服饰主题图书:尽显中华服章之美

近年来,影视剧《清平乐》中的服饰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受到年轻人追捧;舞剧《孔子》中演员衣袂翩翩,圈粉观众;《国家宝藏》《衣尚中国》等节目以服饰为媒,解读传统服饰文化;国产服装品牌的新品设计,融合中国传统色彩、非遗编织技艺,...

2023
07/29
13:24
浏览量: 640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