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温暖的baobao 6个年轻人“超时空”寻找抗美援朝老战士

温暖的baobao 6个年轻人“超时空”寻找抗美援朝老战士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3-08-28 09:48:21 | 点击:12471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在27岁的湖南小伙儿邓俊杰眼中,90岁的爷爷田威是个不爱说话的小老头,不管孙子多大了,还总喜欢买果冻给他吃。邓俊杰是一名退役军人,但爷爷有个更“厉害”的身份:1950年10月入编志愿军第15军45师133团赴朝参战,先后担任侦察兵和重机枪连班长。

“最惨的,要算上甘岭,美军一波一波地来,挨着地扫。我不怕,转过身拉起机枪就打。我们在上甘岭一共打了36架飞机,我的班打了4架……”回忆起70年前的往事,田威依然意气风发。但邓俊杰知道,爷爷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想见战友”。

“爷爷有个习惯,老爱看地图,他那本地图很旧,字也特别小,可他一看就能看一上午。地图上被翻得最旧的一页,是广西。”邓俊杰说,爷爷那位名叫韦加民的战友是广西人。

“我们在入朝前是一个连队,但是后来他分到哪个连,我不知道。他两边鼓腮帮,下巴有点尖,凹眼睛,短鼻,我记着他呢……”田威曾在战场上救过他,也曾在城门口与他擦肩而过……于是,邓俊杰踏上了寻找韦加民之路。

这是8月20日开播的6集纪录片《超时空寻找》第一集《望·重逢》中的故事。纪录片以“寻找”为关键词,以6个年轻人的视角,走进他们身边的抗美援朝老战士的故事。《超时空寻找》制片人、总导演孙璐说:“对志愿军老战士而言,国是家,家是国,要保家须卫国。从小家切入,是对‘保家卫国’一词最直观的意义表达。”


与时间赛跑的“寻找之旅”

“说到抗美援朝战争,似乎离我们很远,远到已经过去了70余年。年轻的面孔已经老去,但他们依旧意气风发、真情动容、震撼人心。这是属于我们导演组的‘寻找’。”孙璐说。

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孙璐和同事们走过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黑龙江、辽宁、山东、四川、重庆等从南到北的12个省(区、市),调研了60余位抗美援朝老战士,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6组、18位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的故事。

节目组的团队成员中大部分是90后,在制作这部纪录片前,他们对抗美援朝老战士的了解,大都来自课本、小说,或者电影——从书上知道黄继光、邱少云;靠着《长津湖》《英雄儿女》《上甘岭》,震撼于那场战争的惨烈、那些战士的英勇。“但对于那些当年与我们年龄相近的年轻战士,为什么作出那样的抉择,在战场上又经历了什么,我们知之甚少。”孙璐说。

而更让她着急的是,这一场“寻找”是在与时间赛跑。团队中有很多人是抗美援朝老战士的后代,但在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或者还没来得及了解的时候,这些老人就已经带着故事永远离去。在调研过程中,节目组就接到了好几个老战士离世的消息,“他们离开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快。只有快点再快点,将他们的故事抢救性地记录下来。有些事再不做,就没有机会了”。

在拍摄结束后,老战士们依旧会经常给导演组发微信,分享生活日常。“他们提醒我们再忙也要记得吃饭,我们也会时常送去问候,要注意身体好好保重……”孙璐说,“这也让我们开始审视自己,是否已经很久没有回去看望在家的爷爷奶奶?是否吃完饭后还能坐下来和他们耐心地聊聊生活和过往?不要等到失去再去追悔。”

与战友重逢、与战友冲锋,虚拟现实技术为老战士“圆梦”

孙璐说,“家国情怀、亲情唤醒、现代科技”,这就是我们要完成的“超时空寻找”。第一集《望·重逢》讲述田威在孙子邓俊杰的帮助下,寻找老战友韦加民的故事。遗憾的是,韦加民已于2019年去世,为弥补爷爷和已故战友在汝南城门口擦肩而过的遗憾,邓俊杰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还原韦加民的样貌,重现俩人重逢叙旧的场景。

虚拟电影、虚拟直播、虚拟游戏……如今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方兴未艾,却鲜有见到虚拟与纪录片的结合,虚拟与现实似乎是对立且相违背的,但节目组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说实话,心里真没底,我们没有任何借鉴参考,一切都需要去尝试、去摸索。当时只抱着一个信念,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跨时空的对话,真正帮助老战士实现心愿。”孙璐说。

在操作过程中,各种现实问题出现了:老人的身体状况怎么样?家人是否配合?老人的心愿是什么?当时的场景是什么样?人物怎么还原?技术上能否支撑?现场怎样做到真实且沉浸……面对一系列未知,导演组有一句话: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于是,从调研着手,经过3个月的跟踪采访,团队在与老战士的交流中,尽可能地在他们的零碎记忆里,挖掘内心深处的人和事。“有时候一聊就是一天。对老人来说,也许很多事都不记得了,但只要说起那段战争经历,混沌的眼神里便有了光。”孙璐说。

确定了老战士们的心愿后,导演组决定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为他们打造一场“穿越时空”之旅,为其圆梦。比如,全家树回国后已经离世的父亲,田威想念了70年多年的战友,团队根据老人的口头描述进行画像,在多方力量的帮助下,最终完成数字人物设计与建模。

另外,家乡的苹果树、手中的拐杖、鸭绿江的断桥、朝鲜的金达莱、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志愿军的服装、纪念碑的和平鸽……在虚拟场景设计过程中,导演组、技术组,还有参与节目录制的战士后代,反复确认每一个细节,力争还原场景,让爷爷奶奶有更真实、更沉浸的感受。

一切都是值得的。当老战士们戴上VR眼镜的那一刻:田威呼唤着战友的名字,全家树激动地给父亲看军功章,罗飞林想去拥抱战友,高瑞芳与离世丈夫分享胜利的喜悦,周全弟重返战场冲锋……现场的所有人都落泪了。

“我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老战士们的愿望,让他们与朝思暮想的人穿越时空再次重逢,让跨越70年的情感在虚拟世界里得以释怀。”孙璐说,那一刻,技术有了温度、有了使命。

走进老战士的故事由年轻人来实现

《超时空寻找》的主角是抗美援朝老战士,而走进这些老人的故事,在片中是由年轻人实现的——或许,这就是年轻人的使命。

《望·重逢》中的田威,在孙子邓俊杰的多方寻找下,实现与战友的“重逢”;《惜·团圆》中,全朝圆因演讲活动理解了爷爷全家树军功章背后的故事;《愿·相伴》中,孙宁为姥姥高瑞芳与姥爷孙成英在虚拟世界创造了胜利时刻的再相见;《盼·梦圆》中,甜甜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爷爷罗飞林与战友相聚齐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愿望;《敬·无畏》中,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周全弟因手脚冻伤被截肢,无法与战友一起冲锋,孙子周炯为其录制动捕,实现爷爷一起冲锋的心愿。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作为197563名烈士魂归之处,从2014年开始,连续9年安葬9批、913位原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最后一集《念·魂归》中,一名90后讲解员杜若飞,在陵园见证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很多年轻观众对这部纪录片的评价是“好哭”“不下饭”。6集、每集35分钟,这在当下快节奏、短视频的观看习惯中,《超时空寻找》很长,但在70年的时代记忆中,它又很短,讲不完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事。如何选择?

孙璐坦言,希望能把遇到的所有老战士都记录下来,但由于他们年龄较大,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还是会有错过。“我们到湖南益阳拜访一对志愿军战士夫妻王树勋、王翠凡,爷爷得知我们要来,激动得一晚没睡,但因为奶奶身体不好,最终没办法参加拍摄;山东的李金水躺在病床上,还滔滔不绝地跟我们讲着当年的故事,但也因身体状况无法参与拍摄;还有曾与黄继光在上甘岭并肩作战的游克源,在我们正准备前往调研的时候,接到了他离世的消息……”

全朝圆说:“爷爷说他回乡的那一天,正值春暖花开,他满心欢喜,步履匆匆,却再未看到他挂念的父亲一眼。爷爷会不会正在想象,从前父亲在家门口守望,等待着他归来的模样?我就想能不能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爷爷回来之后,拿着军功章给太爷爷看的这个场景。”

这一次,98岁的全家树,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204师611团文化教员,“见”到了父亲,终于团圆。这可能是纪录片在记录之外的意义。

【责任编辑:王国强,程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源远流长 浩如江海——读“荆楚文化史”

《荆楚文化史》 刘玉堂 总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由于自然生态、历史传统和区位交通差异等因素,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生成了各具特点的地域文化,并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造就了多彩的文化图景,它们共同构塑着中华文明的总体面貌。“地利西...

时光列车外的科技风景

《未来科技大爆炸》:汪诘著;河北人民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假如有一个1000年前的古人冬眠了500年后醒来,他会发现世界几乎没有太大变化。而我们在有生之年感受到的世界,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历史上变化速度最快的时期。...

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次仁罗布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乌思藏风云》书封。西藏人民出版社供图  小说以13世纪中叶西藏的重大历史事件“凉州会谈”为核心...

呈现生活运转的朴素哲学

 【近作速览】   刘皓的短篇小说《按摩》借幼童“我”之手,展开一幅三口之家因“按摩”而起风波的生活画卷。“我”的父亲复员后,先是寻的生计方式不合规,后又轻信朋友口中的商机,献出家庭的全部积蓄,还搭上母亲的陪嫁...

他们的文字饱含生命的质地、泥土的厚重

本报记者 路艳霞毛银鹏到北京海淀西二旗一小区干保洁已经两个多月了,63岁的他曾卖过鞋、干过保安,在北京已断断续续生活了20多年。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从未改变过他对文学的坚守和执着。“我那僵了十多年的生命之作《在北京》...

经典需要守护者,还需要说书人(健康书橱)

手里这本《思考中医》,翻着翻着就放不下了。别看封面上印着“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论”等字样,让人乍以为是本学术大部头,真读了才会发现,敢情中医还能这么聊。倒不是说里头有多少惊世骇俗的医学发现,而是刘力红这位大夫实在会讲故事...

《营造古文导览》:释义古代建筑精粹

【书衣之美】作者:田呢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除了古建筑和土木工程等实物遗存外,还留有浩如烟海、种类繁多的图文遗产。正是由于这些图文遗产中记载的营造制度、程序、方法和礼仪等的有序传承,使得古人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建筑成就。由中...

如泉吐凤 为海吞鲸——《石台孝经》及唐隶的临创

【学书心得】作者:薛 飞(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当下学书者对隶书的临摹和学习,取法主要集中在汉碑、简牍和清隶之上,在近年的全国展中备受争议的“展览体”,以对汉碑进行改造,使之夸张与变形的现象尤为突出,引起一些质疑之声。纵观...

诗集《田野诗班》——田野里有诗,诗里有童年

《田野诗班》:田野诗班著,李柏霖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红包是个跑步高手,从奶奶手上,跑到我的手上,再从我的手上,跑到妈妈那里”,很多人是通过总台春晚上的歌咏节目《如果要写年》,认识了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田...

浙大让历史人物故事从古籍文献中“活起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近日,浙江大学文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向媒体与社会公众代表,展示了数字人文研究发展的最新成果。该中心主任徐永明教授在云四库数据地图中,输入“李白”,系统便将李白从公元701年...

2023
08/28
09:48
浏览量: 1247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