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钢腿女孩”牛钰:纵然路坎坷,我也可以闪闪发光

“钢腿女孩”牛钰:纵然路坎坷,我也可以闪闪发光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1-02 20:46:52 | 点击:7347

“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庆幸上天还留给我一条腿,我还能用尽一生去看看。”2023年,牛钰以自身经历写成的新书出版。她用绑上闪光棒的假肢告诉所有人,失去右腿依然可以活得闪耀。

牛钰,网名“春游哥哥”。2008年,11岁的牛钰遭遇汶川地震,被压在坍塌的教室废墟下,三天三夜后,终于等来了救援,但永远失去了右腿。经历了生死考验,牛钰积极地接受假肢安装和康复训练,重新站了起来。

15年来,她像蒲公英一样,哪里有光就在哪里生长,带着痛楚也带着幸福。一如她在新书《黑暗里的星星》中写的那样:“成长的路纵然坎坷,我也可以闪闪发光。”

鲁院逐梦 学会用文学思考当下

2023年,牛钰出书、发歌、前往鲁迅文学院学习……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2023年12月22日,记者在鲁迅文学院与牛钰面对面,畅聊她的2023。

牛钰坦言,她从小就对文字有着浓厚的兴趣,2015年还曾给喜欢的作家发过一条微博私信,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作家。2020年,她如愿完成了第一部偏纪实和自传类作品《黑暗里的星星》,于2023年正式出版。

2023年8月,牛钰来到北京鲁迅文学院学习。在这里,她受到了莫言等众多文学大家的教学指导,收获满满。

“鲁迅文学院是每个热爱写作的人最向往的文学殿堂。”牛钰坦言,经过4个月的系统学习,进步明显。“老师们不仅传授了很多专业的文学知识,也拓宽了我对社会与时代的认知,学会了从文学角度思考如何表达我们当下的生活和情感。”学习期间,她还尝试写诗歌,并计划在诗歌刊物上发表,“算是给自己交了一份还不错的学习答卷。”

在《黑暗里的星星》里,牛钰细细追忆了生命中出现的很多“星星”:消防员小于叔叔、姥姥、爸爸妈妈、姐姐、快儿、阿寸……她感恩在这段泪中含笑的成长路程,有那么多人帮助她走出阴霾,乐观迎接生活。现在,牛钰从一缕微光变得光芒万丈,并通过短视频、跑马拉松、走T台秀、摄影、出书、发新歌等,照亮了更多人的精神世界。

多领域发展的牛钰,也被不少网友称为“六边形女孩”。面对这样的评价,牛钰笑言:“我常常觉得人生很短暂,只有三万多天的时间,所以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不太在意结果的好坏,只要开始了,就会全力以赴。”

“人在做事的时候不应该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更应该有‘利他’的精神。”牛钰说,“我有一种信念,就是人的一生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对身边的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出版一本能够鼓励很多人的书、创作一首能够给予很多人力量的歌。我选择出版书籍、制作正能量视频,不单纯是履行责任,更是出于感恩之心。我从小就受到了社会的关怀和爱护,这让我能够快乐地生活和创作。我想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拒绝“标签” 计划写虚构类作品

牛钰一向不喜欢用“乐观”“励志”等标签来定义自己,“我真的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吗?也不尽然,我也有很崩溃的时候。”当家人生病、自己身体状态欠佳的时候,她也有那么一刻觉得快要撑不住了,但她觉得人始终要坚韧,“已经经历了这么多,我不信这件事能把我打倒。”于是,她不再为自己设框架,“只要能对得起自己的内心,无论我成为什么样的人,我都觉得是很棒的。”

牛钰并不介意别人用“网红”来称呼自己,“严格意义上讲,我的确是一名网红。很多人也只是了解我在网络上说的事,但我们每个人一定还会有很多事情是别人无法看到的。”所以在面对谣言与诋毁时,她也会用这样的心态去对待,“能在网络上得到大家的关注,有一些好的评价,我已经很感激了。”

2024年,牛钰计划写一部虚构类作品。“我不知道这部小说能不能出版,也许只是发在网络平台上,但我已经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我要在今年把这本书写完。”

每年年初,牛钰都会为自己设定一些目标,“有些目标很宏大,到了年底也不一定能实现,但我也不会因此而自责,更不会逼迫自己,因为我很害怕内耗。即使有些目标没做到,明年再接再厉就行了。”

拒绝内耗的同时,牛钰也在不断挑战自己,接下来她会继续在短视频、摄影、登山、写作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我已经开发了很多技能,希望在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并提升这些技能。比如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尝试一些运动,但如果真的做不好的话,就不做了,毕竟身体状况如此。”

对话牛钰

不去想未来全力以赴专注当下

记者:过去一年你和男友的甜蜜互动感动了不少网友,能分享一下你的爱情观吗?

牛钰:我觉得我和小李在爱情里都有很多成长。他是消防员,我腿不方便,而且他很少有时间陪我。我来北京这4个月,我们完全没见面,之前在成都的时候,他因为假期问题,我们也很少见面。很多网友好奇我们是怎么谈恋爱的,其实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我们都努力去理解和包容对方,理解对方的工作性质,理解对方的困境,尽量给对方关心和支持。很多网友催我们结婚,我们也想过我们的未来,但我们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们只能在相爱的状态下,认真地对待这段感情。

记者:过去一年,你兼顾了多项事业、爱好,很好奇你会有拖延症吗?

牛钰:其实我也有拖延症。但我看起来不那么拖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在做我想做的事,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另外,我给自己定的目标都很短期,而且在选择做某件事的时候全力以赴、专注当下。我不会去想未来的事情,因为那样会把未来的焦虑带到现在。比如我现在做自媒体,那就专心想短视频的创意,不会去想写书的事情。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效率很高,第二每件事都很有成就感,尤其是有好的反馈的时候。

记者:网上很多人喜欢你,也会有一些负面的声音,如何面对这样的声音?

牛钰:我之前会因为网络上辱骂我的言论而难过,后来我就思考他们为什么要骂我。我想,如果一个人在网络上可以随意评判别人,那对方不一定是个情绪很稳定的人,太容易暴露自己的内心了。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也不太顺利,或许网络就是他们唯一的发泄空间。我就会觉得,我今天最委屈的是你骂了我,但你骂我并没有对我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只是让我看着不舒服而已。如果我不在意的话,其实也无所谓,而且我还是被大多数人喜欢的。

记者:能不能给大家推荐一本你很喜欢的书?

牛钰:我可以推荐《黑暗里的星星》吗?哈哈哈。我最喜欢的书是美国女作家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它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这本书里有一位正直的父亲——律师阿蒂克斯·芬奇,我非常佩服他的三观。书里有很多经典的台词,其中有一幕是,当父亲在法庭上为汤姆辩护后,有一个人当着他女儿的面吐了他一口唾沫,他却非常冷静地擦掉了唾沫,没有还手。女儿问他为什么不反击,他说,如果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我们就和他们一样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实习生 莫默蕾

(来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吴闻达】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介绍“十四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并答记者问。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

时速400公里,中国高铁驶入“无人区”

 【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何 亮  7月9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期间,位于北京朝阳的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成为国内外参会嘉宾关注的焦点。这里,大家争相试乘体验世界首款试验运行时速450公里、商业运营时速400公里的...

甘肃两当:“桥边音乐汇”奏响红色土地奋进强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青年品牌活动——“‘桥’见青春·桥边音乐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这座红色小城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成为当地青年思想引领与文化生活的新亮点。“桥”...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

7月4日,重庆永川国际会展中心,嘉宾观看中国电影科技企业的虚拟影片。  当日,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式及电影科技成果展览启动活动在重庆永川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据悉,现场有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

师亮一家四代传承叶画艺术 一叶一世界 画中见乾坤

师亮以毛笔绘制叶画。金鱼“游”于银杏叶上。  本报记者 陈雪柠  月黑风高夜,一只斑斓猛虎登高远眺,回首长啸;大雪漫天舞,通体雪白的宫猫在红墙前踱步,气度不凡。在叶画世界里,从花鸟走兽到人物建筑,万千风物皆由画...

制度与文化:中国政治文明史研究的新探索

 “文明”的探讨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论题。西方界定的“文明”(civilization)取中性、复数概念,一般指“确立的”社会秩序或生活方式(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1756年,米拉波侯爵(1715—17...

妙手补千年:文物修复师“决战”国赛|文化中国行

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项目选手刘鎏正在用镊子打开古画表面的褶子,为后续修复工作做准备。主办方供图  文物是历史的讲述者,而让文物“开口”的人,是一群沉默的匠人。  修复一幅古字画,常常要调色试笔数十日;还原一件青铜器,动辄要...

贺兰山下西夏陵,世遗故事开讲了|文化中国行

西夏陵1、2号陵鸟瞰。詹安稳/摄  20世纪30年代,一个年轻的德国飞行员飞越贺兰山时,被一片“巨大的白色土堆”所震撼。他用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壮观的景象,照片被收录进《中国飞行》一书,成为西夏陵最早的影像。只是当时...

村里有了美术馆

   砖墙黛瓦藏画意,乡野田园有丹青——盛夏,记者行走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广袤乡野间,一个挂有“乡村美术馆廊”标识的藏式院落映入眼帘。  这座乡村美术馆坐落在舟曲县峰迭镇狼岔坝村。村庄不大,清澈见底的溪流穿村而...

人文经济学:人文与经济如何互相赋能

杭州西湖白堤。新华社发苏州工业园区。新华社发  【圆桌对话】  与谈人  孙俊芳 苏州大学人文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商学院教授  罗卫东 浙江大学人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  魏建 山...

2024
01/02
20:46
浏览量: 734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