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假期里孩子“机不离手”,家长们该如何应对?

假期里孩子“机不离手”,家长们该如何应对?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05 13:14:57 | 点击:278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AD)几乎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必备良品”,尤其是寒冷的秋冬季节,大家似乎都更愿意在屏幕前度过大部分时间。那么,孩子们在享受这些电子设备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眼睛会不会因此“吃不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屏幕对孩子眼睛的危害,以及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应对!

手机和PAD,孩子眼睛的“隐形杀手”

可能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看手机、玩PAD只是玩一会儿,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是,长期近距离、长时间盯着这些电子屏幕,眼睛可是要“顶不住”的!

1.干涩、疲劳的眼睛:长时间注视手机、PAD屏幕时,孩子的眼睛会更容易感到干涩、疲劳。屏幕散发的蓝光会影响泪液的分泌,导致眼睛表面水分蒸发,眼睛变得干涩,甚至出现酸痛感,严重的还可能引发眼睛的视疲劳。

2.近视“潜伏期”:长时间看近距离的物体,尤其是电子设备,会加剧近视的发生。孩子眼球的发育还在进行中,频繁地过度使用手机、PAD等电子设备,容易导致眼球变形,近视度数逐年增加。

3.睡眠质量差:你可能不知道,手机和PAD发出的蓝光可不仅仅影响眼睛,还能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研究表明,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导致孩子夜晚难以入睡,甚至可能引发“电子屏幕失眠症”。

如何减少孩子使用电子设备对眼睛的伤害?

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避免过度使用手机、PAD带来的眼睛危害呢?别着急,下面这几招,你可要牢记!

1.设定使用时间限制:孩子在玩手机、PAD时,家长要设定合理的使用时间限制。可以考虑“20-20-20”原则,即每使用屏幕20分钟,就让孩子休息20秒,眼睛要望远处(最好是20英尺,即6米远)看一看,给眼睛休息的时间。

2.适时调整亮度:使用手机、PAD时,调整屏幕亮度至适合环境的程度,避免过亮或过暗,让眼睛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

3.创造阅读和学习的好环境:在孩子阅读、学习时,要尽量选择光线充足、避免直射光的地方。室内光线最好是柔和的,避免让孩子长时间在昏暗的环境下看书、写字或玩手机。

4.鼓励户外活动:多进行户外运动,尤其是大自然中的活动,对孩子的眼睛有极大的帮助。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眼球的正常发育,减少近视的发生。所以,别让孩子只是宅在家里,走出去和阳光亲密接触吧!

5.使用护眼模式和眼镜:现代的电子设备大多具备护眼模式,可以降低蓝光的辐射强度,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在使用手机、PAD时开启护眼模式。此外,孩子如果已经有近视,戴上合适的眼镜可以减轻眼睛负担,缓解视觉疲劳。

6.保持正确的使用姿势: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姿势。避免孩子低头、趴在床上看手机或PAD。让孩子坐直,保持设备与眼睛之间的距离在30-40厘米之间。记住,眼睛要和屏幕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近距离用眼!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中招”了?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经历过度使用手机或PAD的困扰,以下几个症状可能是“眼睛信号”,家长要警惕!

1.频繁揉眼睛:孩子长时间盯着屏幕后,可能会出现眼睛干涩、发痒的感觉,出现频繁揉眼睛的情况。

2.眯眼看东西:孩子如果常常眯着眼睛看电视、手机或PAD,说明眼睛可能感到不适或疲劳,甚至有可能是近视的早期表现。

3.眼红、眼疲劳:长时间看电子屏幕后,孩子的眼睛可能会变得红肿,出现眼疲劳的症状,表现为眼睛酸痛、沉重,甚至伴随头痛。

4.失眠:孩子晚上玩手机或PAD后,若出现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等现象,可能就是蓝光影响的表现。

眼睛的健康,家长的责任

孩子眼睛的健康不容忽视,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可能给眼睛带来长期的伤害。作为家长,除了在生活中及时调整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方式和习惯,还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眼睛状况。一旦发现任何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孩子的眼睛就像他们的未来,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去珍惜和守护。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经济靠什么“顶住了压力”?

近日,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公布。有一个细节:各方面谈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不约而同地说到——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4月份,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

邓意麒:为公共安全装上“超级眼睛”

最近,为应对南方即将到来的汛期,邓意麒一直忙着利用公司研发的技术产品对湖南高速公路及风险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依托我们的技术,通过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对路基、路面及边坡的沉降和位移实现了毫米级监测。”她向中青报·中...

与其试图用AI打败AI 不如回归对论文质量的关注

人机协同生成新技术辅助学术研究,本身就贯穿人类学术探索进程。伽利略1609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借助它观测天象,坐实了地心说的荒谬。AI技术的出现,使机器像人一样,会“思考”、会写作了,挑战了人类的主体性。...

学术规范不该陷入“自证怪圈”

每到毕业季,论文查重的话题总会在网上引起热议。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论文AI率这一新概念逐渐兴起,成为大学生新的挑战。AI率审查的流程与查重类似,都是将论文输入特定系统,通过一系列算法识别出疑似使用AI的段落,并根据其...

1309家县医院已达到三级医院能力,还有哪些短板要补?

县城,被称为中国的底色。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全国1800多个县域地区,常住人口达到了7.48亿,占国内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近几年,随着城市与县城的消费边界逐渐消融,县域也常被说起撑起了中国消费的一片天。那与县域消费一...

刘钊:为瓜菜装上优质的“中国芯”

选育120个瓜菜新品种,获得86个植物新品种权,申请4项发明专利。10年时间里,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钊一直在从事瓜菜遗传育种、新品种开发及推广工作。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被共青团中央、全...

“没苦硬吃”,没有必要

近日,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一名高中学生出操时被操场地面烫伤,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据报道,事发学校为广东省普宁市第三中学。5月13日,有网友爆料称,该中学大课间评比展示活动中,有多名学生因天气太热被地面烫伤,并质疑学校处理...

垃圾废物侵占良田,有关部门必须补上漏洞

5月18日晚,央视新闻报道反映,在湖南湘潭、江西萍乡个别地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甚至包含危险成分的工业固废,还存在着违法违规堆存、填埋的乱象,其中一些被水泥块、红砖、石膏板、瓷砖、砖块、塑料、薄膜等垃圾覆盖的土地,还是...

孩子太早戴近视镜,会加重近视……是真是假?

  多学一个知识点  ——戴近视镜不会使眼睛变形  眼睛变形(如眼球突出、眼轴变长)是近视度数加深的结果,而非戴眼镜所致。尤其是高度近视者,眼轴延长更明显,与是否戴镜无直接关联。  若孩子觉得戴框架眼镜不方便,可在医生指...

化身猫狗“平替” AI宠物抢食孤独经济

视频海报由AI辅助生成一些五颜六色的“毛球”挤在长桌上,柚子大小,有的戴着兔耳朵,有的背着牛仔帽。每个“毛球”的脸上闪烁着一双夸张的电子大眼睛,有绿色的,有蓝色的,有的冒“爱心”。它们时不时扭动胖胖的身体,时不时发出婴儿...

2025
02/05
13:14
浏览量: 27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