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2025世界控烟大会举行 中国经验引关注

2025世界控烟大会举行 中国经验引关注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5-06-30 12:23:38 | 点击:373

  6月23-25日,世界控烟大会(原世界烟草或健康大会)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并发布《2025年全球烟草流行病报告》。这份报告是自2007年以来的第十个报告,追踪了每个国家的控烟进展。 

  据悉,今年的报告也以数据和事实的形式,突出了目前受无烟法律保护的世界人口比例,越来越多国家对电子烟进行监管或禁令,以及有多少国家通过在香烟包装上使用强有力的图片健康警告和增加税收来对抗烟草巨头。随着行业通过口味产品和时尚营销积极针对青少年,报告揭示了全球保护下一代的努力。报告还特别提到了中国控烟工作在国家政策强力推动下取得突破性进展。 

  根据2016年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2019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自2018年起开始牵头推进控烟履约工作,明确设定了"到2030年成人吸烟率低于20%、并确保80%人口受无烟法规保护"的战略目标。 

  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截至目前,中国已有254个城市制定实施无烟法规,其中24个城市实现了全面无烟立法。最新全球成人烟草调查(GATS)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成人吸烟率已降至23.2%,较2022年下降0.9个百分点,呈现稳步下降趋势。 

  北京、上海等无烟示范城市成效尤为突出,北京自2014年实施《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以来,吸烟率已降至19.2%(较2015年减少60万吸烟者),餐饮场所二手烟暴露率下降35.5%,累计预防近50万例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上海吸烟率18.6%则领跑全国,为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最低水平。根据《柳叶刀》研究预测:若全国推广上海模式,到2035年可带动GDP增长0.04%-0.07%。这一增长主要来自健康水平提升、医疗费用节约和人力资本改善。 

  目前,中国社会规范正在重塑,无烟政策公众支持度已达到历史新高。根据复旦大学研究表明,超过90%的民众支持通过国家立法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当前大多数吸烟者已形成不在孕妇和儿童面前吸烟的共识。城市地区年轻吸烟者比例下降,同时戒烟人数和有意戒烟者比例稳步上升。 

  尽管控烟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但形势依然严峻。据中国国家卫健委2021年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目前仍有超过3亿吸烟者和7.4亿二手烟暴露人群,其中包括1.8亿未成年人。烟草使用不仅是全球可预防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导致超800万人死亡,其带来的经济负担也令人忧心——2018年,烟草相关疾病总经济负担高达1.52万亿元,远超同期1.16万亿元的烟草税收。 

  但值得肯定的是,通过实施地方性全面无烟政策,我国已成功保护2.29亿人免受二手烟危害,全国二手烟暴露率从2015年的76.3%大幅降至2024年的46.5%。然而,《2024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指出,餐厅、家庭和室内工作场所仍是二手烟暴露的"重灾区"。青少年控烟问题同样不容乐观,《2023年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显示,中学生使用卷烟和电子烟的比例分别为4.2%和2.4%,且尽管国家通过《电子烟管理办法》明令禁止,仍有60%的未成年电子烟使用者接触调味电子烟产品,违法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的现象尚未杜绝。 

  在全球控烟运动中,青年力量正成为不可忽视的推动力。目前全球已有约56亿人受到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控烟措施保护,这其中离不开青年倡导者的积极参与。 

  在中国,高校学生正以富有创意的形式投身控烟事业。他们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和社交网络优势,以辩论赛等互动形式传播控烟理念,有效扩大了控烟政策的影响力。不仅增强了青年群体自身的控烟意识,更带动了全社会对无烟环境的关注。这些年轻力量正通过创新式、参与式的活动设计,重塑中国的无烟文化,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青春活力。(记者 刘尚君) 

编辑:刘布   审核:同期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别被“白幼瘦”审美带偏,超七成受访青年呼吁“自然美”

  防晒衣、遮阳伞、冷白皮——你以为在变美,身体却在偷偷变“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2.4%的受访青年认同应当用“自然美”代替“白幼瘦”的审美标准。57.0%的受访青年建议将骨密度、体脂率、肌肉量...

这样吃有助于心理健康|早点健康

 对于普通人来说,心情不好,可能会导致暴饮暴食或茶饭不思。而对于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患者来说,饮食和代谢却是深刻影响健康的“大问题”,关乎生命质量和长度。编辑:刘布   审...

空调吹成白肺? 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进入6月,温度持续升高,开空调成为不少人解暑纳凉的首选。然而近日,一则“男子吹空调3天致肺‘白’化”的新闻冲上热搜。患者因持续发热、咳嗽未重视,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险些丧命。这种由空调、热水器滋生的“隐形杀手”究竟...

千年医脉浸润齐鲁——山东社科普及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

  近日,一场以“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的山东省社科普及周活动在山东各地举办。活动将中医药文化的千年智慧,传递给更多居民。这场跨越城乡的社科普及盛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扎根基层、服务...

夏风热浪中,豫医“救”星点亮生命守护之光

当蝉鸣划破郑州人民公园的午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科普活动正在绿荫下展开。6月20日至21日,豫北医学院赴豫北地区“救知道”应急救护实践团以“救在身边,豫医同行”为主题,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与实战考核三种形式,为市民筑起...

日行百分钟,慢性腰痛风险降两成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挪威科技大学科学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版》上的最新研究显示,每日步行超过100分钟,可将慢性腰痛风险降低23%。  作为困扰各年龄层的常见病,腰痛已成为全球致残主因之一。相...

2025世界控烟大会举行 中国经验引关注

  6月23-25日,世界控烟大会(原世界烟草或健康大会)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并发布《2025年全球烟草流行病报告》。这份报告是自2007年以来的第十个报告,追踪了每个国家的控烟进展。   据悉,今年的报告也以数据和事实...

关爱颈椎,守护“生命之桥”(名医讲堂)

  颈椎是连接头颅与躯干的“生命之桥”,承载着支撑头部、保护神经和血管的重任。然而,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久坐办公等不良习惯,导致许多人患上了颈椎病。颈椎病虽然不是不治之症,但也绝非“休息几天就能好”的小毛病,处理不当会严重...

干眼不是绝症,但需要医患协作终身管理——干眼症人群自救指南

  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诊室里,主任医师林志荣每天都要接待大量因眼睛干涩、刺痛、视物模糊前来就诊的患者。他发现,干眼已成为继近视之后最常见的眼部健康问题。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

上海:告别黄梅迎高温 (1/5)

  6月29日,小朋友行走在上海外滩。  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上海市当日出梅。上海中心气象台09时05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2025
06/30
12:23
浏览量: 37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