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为技能人才搭建成长舞台

为技能人才搭建成长舞台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4-08-14 10:28:46 | 点击:4653

徐先英(右一)带队在沙漠腹地试验新型手扶式小沙障机。受访者供图

徐先英(右一)带队在沙漠腹地试验新型手扶式小沙障机。受访者供图

连日来,国家卓越工程师徐先英奔走在甘肃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地,为当地群众讲述自己的防沙理念与治沙故事。徐先英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与风沙交战近40年的他,在今年年初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徐先英。他表示,职业院校应培养学生择一事、爱一生的职业理念,为国家发展与产业升级输送热爱创新、追求卓越的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创新能力

记者:成为卓越工程师需要具备哪些特质?职业院校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特质?

徐先英:卓越工程师首先要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感兴趣。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足够的兴趣,才有继续前进的动力。因此,在职业教育中,老师应注重兴趣培养。

第二,要对所从事的工作足够执着。人只要对某项技能或某项工作足够执着,就一定会做出一番事业。学生在成长中会面临很多选择,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执着的信念、坚韧的品质。这些都是创新的基础。

第三,要不断创新、追求卓越。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学生创新能力与国家未来的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息息相关。因此,职业院校应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教育目标中,并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予以体现。同时,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学生毕业后会更多地从事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工作,因此需注重学生的课外实践,通过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给予足够信任

记者:您在工程技术攻关时如何与技能人才合作,有哪些让您难忘的故事?

徐先英:工程技术攻关,既需要理论指导,又需要实践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以治沙为例,在我们治沙团队中,有具备理论基础的学术型人才,也有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

过去,人们普遍采用“人拉肩扛”的压沙模式,劳动强度大,治沙效率低。因此,我开始思考,能否用机械取代部分人力,造出一台更小巧、更便捷,沙区群众用得起的机器,让治沙进入机械化时代。

最初,我从独轮车的设计中受到了启发,并考虑能否制作一台人力牵引的独轮压沙车。我和团队高级技工马新兵交流了一下,他说可以将我的想法做成实物。不久后,这台独轮压沙车就制作完成了。我们给这个机器取名“微型铺草压沙机”。可当我们拿着设计图四处寻找代工企业时,却一次次吃了“闭门羹”。

后来,我们团队的工程技术人员说,没人代工,我们就自己造。最终,我们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微型铺草压沙机。这款机器能够适应沙区不同地形条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6倍,每亩节约压沙成本250多元,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在甘肃、内蒙古、青海等沙区治理工程区受到欢迎。如今,我们团队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铺草压沙机已经更新到第五代,取得了5项国家授权专利。

通过微型铺草压沙机的研发,我深刻体会到,工程技术人才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在一些设计小细节上具有奇思妙想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工程攻关中,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空间、创造宽松的环境,给他们成长成才的路径和机会。

完善激励体系

记者:如何畅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路径,激发技能人才创新活力?

徐先英:一是完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打破可能存在的“天花板”“隐形门”,形成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等级阶梯,探索拓展技术技能人才“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优化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二是完善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鼓励更多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要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并积极宣传支持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典型事迹,扭转“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氛围。此外,还要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认定制度。

三是加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表彰激励。技术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完善以国家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加大在各级各类表彰中对高技能人才的表彰力度。

四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积极为技术技能人才搭建展示精湛技艺的平台,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为他们创造出彩机会。

记者:您认为应如何打造“人人皆可卓越”的教育文化内核?

徐先英:首先,要以“人人皆可卓越”为教学目标,让学生拥有高尚品质、良好职业操守、较强创新能力。其次,要注重教师风范,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文化涵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注重教师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最后,重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实践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引入行业前沿知识、技术标准和典型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贴近产业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记者 颉满斌)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美财政部宣布对胡塞武装发动“最大规模”制裁

  △美国财政部大楼(资料图)  当地时间9月11日,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发表声明,宣布将与胡塞武装相关的32名个人和实体列入制裁名单,并点名四艘相关船舶。  声明表示,这是迄今为止美国财政部对胡塞武...

今天,英雄回家!

今天(9月12日)上午,第十二批30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75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为身后的祖国和人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铁血长城。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山河已无恙,英雄归故乡转发,传递,致敬!一起接英雄回家...

事关1万亿 美最高法院11月审议政府关税合法性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9日宣布,将快速审议特朗普政府征收的多数关税的合法性,定于11月首周听取口头辩论。  诉讼所涉关税包括特朗普援引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面向全球征收的10%“基准关税”,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薛宏舜接受审查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9月11日通报,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薛宏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以蜜为礼,以情为颂——宁夏蜂业协会会长教师节献礼英才学校

每日新闻网讯(张天林)在金秋送爽、硕果盈枝的美好时节,宁夏英才学校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值此佳节,学校不仅沉浸在庆祝与感恩的氛围中,更收获了一份来自社会各界的深情厚礼——高田同学母亲、宁夏蜂业协会会长代表个人及协会,向学...

构建合作新框架 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协议

  当地时间9日晚,到访埃及的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一同在开罗对外宣布,伊朗已同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新的合作协议。据悉,协议核心议题是构建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新框架。  这是自6月以色列美国轰...

马克龙任命防长勒科尔尼担任法国总理

△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资料图)  当地时间9月9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现任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接替贝鲁,担任政府总理一职。  据法国媒体报道,勒科尔尼被视作马克龙的忠实追随者。去年12月巴尼耶政府下台后,马克...

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用户找“时间差”降成本 企业拼“硬功夫”增收益

央视网消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025年发布政策,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最近,新能源全面入市在山东率先落地,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在山东省临沂市,全国首次新能源增量项...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呼吁保护医院和医务人员安全

当地时间9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向国际社会、联合国和其他人道主义机构发出紧急呼吁,要求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加沙地带的医院和医务人员,并开辟相应的安全路线。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称,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正威胁着数千名患者和伤员的生命。  ...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9月1日—9月7日)

2024
08/14
10:28
浏览量: 465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