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云南这个村,用一把小锤敲出数十亿大产业

云南这个村,用一把小锤敲出数十亿大产业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7-11 09:32:04 | 点击:834

 刚走进村,此起彼伏的小锤敲打声便从村巷两旁的屋内传来。进屋一看,只见工匠们一个个低头拿着各种型号的小锤,在加工银壶、银手镯等银器,有的在打型,有的在錾刻……这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的日常生活画面。

新华村耗银近2.8吨建设的银牌坊。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家家有手艺,户户有工坊。这是新华村银器加工业兴旺的真实写照。

  据公开资料显示,新华村有3000多户银器加工作坊。银器加工技艺的代代传承,让新华村博得了“中国银器看云南,云南银器看新华”的美名,又被称为“中国银器第一村”。2014年11月,以新华村银器加工技艺为代表的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密布银器加工作坊的新华村。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新华村银器为啥名声在外?

  “小锤叮当千年回响,千锤百錾守正出奇。”这幅刻于新华村银牌坊下的对联里,隐藏着该村银器兴旺发达的秘密。

  据了解,新华村银器加工技艺始于唐南诏时期。千百年来,新华村银器加工匠人靠挑着小火炉和加工工具,以走四方的形式,代代传承着加工技艺。走四方的过程,也学习到了全国各地的加工技艺。

新华村银器加工作坊里的小锤。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上世纪90年代,在新华村匠人寸发标带动下,一批批走四方的匠人回到新华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专心发展银器加工制作,使新华村成为全国银器加工销售的重要集散地。

  寸发标今年63岁,16岁时便跟着父亲在云南各地走街串巷,学成出师后,足迹遍布祖国西部大部分地区,上门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加工制作银器及其他金属器物。

  “朴实、包容、谦让,这是新华村匠人的立身之本。”寸发标表示,在走四方过程中,通过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他逐渐掌握了各民族的加工技艺。

寸发标制作的关公像。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回到新华村后,寸发标先后制作出“鹤阳八景壶”“九龙壶”“九龙火锅”“九龙桶”“等银器工艺品,让他在业界声名鹊起。2017年,寸发标设计加工制作的《中华一家亲》大型银雕屏风被国家民族文化宫永久性收藏。2018年,寸发标被评为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在数十年的技艺生涯中,寸发标领悟到:“匠心,对我而言,就是要守正创新。”在寸发标看来,守正,就是要把小锤敲过一千年的技艺传承好;创新,是要博采众长,让新华村银器发扬光大。

李耀华制作的银壶。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在新华村的包容氛围下,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新华村开店创业,主动融入新华村,成为新新华村人。有的继续加工银器,有的则将新华村的工艺用于铜器等其他金属器具的加工,继续传承着新华村的匠人精神。

  今年40岁的匠人李耀华,家住新华村附近的乡镇,早年曾跟着叔叔到过川藏地区学习银器加工,也到过上海的专业银器加工厂,从不同地域的同行身上学到了不同的加工技艺。

  游学回来,李耀华来到新华村开店创业,成为新新华村人,在与新华村匠人的交流学习中,一步步在业界站稳脚跟。2017年,李耀华制作的银器在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手工银品决赛中荣获一等奖。随后,他被评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手艺没有门户、地域之见,只要想学,都愿意教。”和其他新华村匠人一样,李耀华的工坊里,先后接纳过来自湖南、福建、浙江及香港等地的手艺求学者。

  “我们传承的,不只是某个器皿的制作,而是技艺本身。”在李耀华看来,新华村的包容性,使其融合了全中国的加工制作技艺,几乎所有工艺的器具都能做。同时,包容性,也意味不拘泥于传统,着随着时代发展,加工材料也可以随之做出改变。在银价上涨的大背景下,李耀华将加工材料拓展到了纯钛金属的加工上。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新华村辐射带动下,如今鹤庆县有9个乡镇56个村约1.8万人从事银、铜器加工销售,在全国打响了“鹤庆银器”的金字招牌。

李杰加工制作的银壶。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在新华村包容的氛围下,一些外地人也在新华村定居下来,成为新华村人,继续传承着新华村的匠人精神。

  今年35岁的李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大学毕业后,李杰来到新华村当地旅游企业工作,在线上销售相关银器产品。2016年,他扎根新华村,开始创业,打造了属于自己的银器品牌。

  “我们将传统工艺和现代生活美学相结合,让这项技艺引领新时尚。”与老一辈匠人不同,李杰设计制作的产品,化繁为简,没有传统的精雕细琢,产品更贴近生活,实用性强。

新华村一家银器店里的各类银器。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时代在发展,大众的审美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变化。一些新新华村人的加入,也给新华村的银器业注入了新活力。

  比如,他加工的咖啡壶,以实用为出发点,壶身没有精美的图案装饰,壶身还特地加上了木柄防烫;用铜打造的灯罩,朴实不失情调,满足大众日常生活空间陈设的现实需求……

  2022年,李杰在新华村新租下一处宽敞的房屋,将其打造为集民宿、咖啡馆和银器加工坊为一体的艺术空间。

  “来这里不仅买产品,还能沉浸式体验银器文化。”李杰说。

新华村一家银器店里的各类银器。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千锤百錾,守正出奇。一代代新华村匠人在守正创新中用匠心续写着“中国银器第一村”的传奇和辉煌。

  据公开资料显示,新华村的银器产业年产值约40亿元。如今,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鹤庆银器店的身影。

  在守正创新中穿越千年,在新时代,新华村的小锤越敲越响……(记者 符皓)

责任编辑:蒋宇骏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事关1万亿 美最高法院11月审议政府关税合法性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9日宣布,将快速审议特朗普政府征收的多数关税的合法性,定于11月首周听取口头辩论。  诉讼所涉关税包括特朗普援引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面向全球征收的10%“基准关税”,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薛宏舜接受审查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9月11日通报,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薛宏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以蜜为礼,以情为颂——宁夏蜂业协会会长教师节献礼英才学校

每日新闻网讯(张天林)在金秋送爽、硕果盈枝的美好时节,宁夏英才学校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值此佳节,学校不仅沉浸在庆祝与感恩的氛围中,更收获了一份来自社会各界的深情厚礼——高田同学母亲、宁夏蜂业协会会长代表个人及协会,向学...

构建合作新框架 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协议

  当地时间9日晚,到访埃及的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一同在开罗对外宣布,伊朗已同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新的合作协议。据悉,协议核心议题是构建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新框架。  这是自6月以色列美国轰...

马克龙任命防长勒科尔尼担任法国总理

△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资料图)  当地时间9月9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现任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接替贝鲁,担任政府总理一职。  据法国媒体报道,勒科尔尼被视作马克龙的忠实追随者。去年12月巴尼耶政府下台后,马克...

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用户找“时间差”降成本 企业拼“硬功夫”增收益

央视网消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025年发布政策,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最近,新能源全面入市在山东率先落地,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在山东省临沂市,全国首次新能源增量项...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呼吁保护医院和医务人员安全

当地时间9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向国际社会、联合国和其他人道主义机构发出紧急呼吁,要求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加沙地带的医院和医务人员,并开辟相应的安全路线。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称,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正威胁着数千名患者和伤员的生命。  ...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9月1日—9月7日)

溯源吴越文化《寻古中国·吴越记》开播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吴越记》,将于9月8日起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播出,央视频全网首播。  春秋时期曾经崛起吴、越两个诸侯国的吴越大地,地处长江下...

抗战老兵罗竞辉——“我一生中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

  9月5日下午,听说记者来采访,本已卧床休息的罗竞辉(见图,受访者供图)执意端坐起来:“我愿意多讲讲抗战历史,让大家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  从北京返回香港,再到广东深圳女儿家中,一路舟车劳顿,但这位年逾耄耋、满头...

2025
07/11
09:32
浏览量: 83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