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一枚小小“人才码”演绎“青年与海”的故事

一枚小小“人才码”演绎“青年与海”的故事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4-10-15 17:49:09 | 点击:233

2024“青年与海”人才科技周期间,年轻人在交流“人才码”。活动主办方供图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副教授李鹏离开宁波象山时,带走了一份礼物——一枚小小的铁质卡片,上面印着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可以看到象山吸引人才的各类政策。

这枚小小的铁质“人才码”在象山今年举办的人才科技周首次亮相。参会人员都收到了这枚卡片,大家纷纷点赞。“人才码”是象山县政府为参会人员特别准备的,有关象山人才引进政策、补贴,以及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景区门票、电影票等优惠信息,都可以在“人才码”里找到。

这枚“人才码”,让远道而来的海外博士刘健感觉格外暖心。手持“人才码”,他可以享受当地医疗、旅游等一系列绿色通道和优惠福利。“这些服务细节,让来这里投资兴业的人感到省心、放心。”他说。

小小的“人才码”,打开了人们了解象山的窗口,更演绎出一段段“青年与海”的生动故事。象山爱才、惜才、用才、纳才,从这枚独具匠心的“人才码”中可见一斑。

“青年与海”的关键要素是“让青年有感”。象山县委书记包朝阳说,青年不仅体现在年龄上,更体现在心态和认知上,心态是否年轻、是否愿意尝试新事物、是否勇于试错。“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这即是‘青年与海’的精神内核。”

“引才、聚才、纳才”是象山对人才的承诺。无论从海岸线长度、海域面积,还是海岛数量、滩涂面积,象山堪称浙江省海洋资源第一县。近年来,象山聚焦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构建人才发展全周期服务体系,推出“青年与海”人才计划,并将其作为象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与长期策略,持续“筑巢引凤”。

第一次来到象山的李鹏有3个“没想到”:没想到这里的海洋经济发展得如此蓬勃,没想到象山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诉求如此强烈,没想到象山对青年人才的渴求如此热烈。

“细心”是李鹏的第一感受。“人才码”里包含象山各种人才政策及信息,与“宁波市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相链接,人们可以通过扫描“人才码”找到对接部门。这张印有二维码的铁质卡片可以当行李牌,也可以用作挂件,时刻陪伴在身边。

“细心”的感受还来自象山县各政府部门细致的工作。此次青年科学家们抵达象山后都收到一份“企业需求榜”,这是象山县工作人员前期通过调研本地企业和部门,排摸项目、企业、投资机构等,归纳整理出来的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同时,工作人员还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专业推荐对接企业,搭建双方沟通交流平台。

“干劲十足”是李鹏对象山的另一个感受。在9月25日举办的科创赋能海洋经济座谈会上,县委书记,科技局、发改局、经信局、海洋科技创新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街道工作人员,当地海洋产业企业负责人坐成一排,与青年科学家面对面,企业面临的问题、技术难题被一一抛出,双方解题、破题,碰撞交流。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张斌斌主要从事仿生超疏液海洋防腐防污材料、先进功能复合涂层与防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多位企业家请他现场答疑解惑。

张斌斌说:“座谈会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解市场潜在需求的机会,有企业提出光伏背板阻水性、海洋风电高空大气腐蚀等问题,有些问题是我们之前在实验室尚未深入了解和关注到的。让科研人员更好对接市场需求,是此行的一大收获,让我们能够以‘真问题’牵引研究工作,为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和抢占科技制高点作出积极贡献。”

在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阳眼中,象山对人才求贤若渴,令人颇为感动。

在象山的几天行程中,杨阳与象山县各部门负责人直接对话,也与相关企业建立联系,探讨进一步合作的可能。他说:“在有限的时间里,科学家们与当地企业家争分夺秒了解彼此诉求。大家不停地加微信,建立起联系,为了将来继续沟通。让人从中感受到一心干事的氛围与动力。”

张斌斌说:“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上象山县对发展海洋经济的魄力和决心,向海图强,象山的海洋经济发展未来可期。”

带着满满收获回到哈尔滨的李鹏,向学院建议在象山设立相关专业的实验室,建立与象山的校企联动机制。李鹏说:“象山需要青年人才,希望通过实验室的建立,能为象山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出一份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高群书的《刑警的日子》为何有观众不买账

作者:唐 山“一位刑警写的故事,像日记,没有刻意制造悬疑,案件推进很快,看似简单却满屏艰辛,真的心疼战斗在一线的警察。”在豆瓣上,一位网友给最近热播的连续剧《刑警的日子》写下了这样的评语。高群书的《刑警的日子》为何有观众...

《无尽的尽头》:看到法律背后的人

作者:刘 青在电视剧《无尽的尽头》中,未检办主任林之桃曾提及“未检工作没办法宣传,说出来的都是遗憾。”郑检在少女纵火案后也说过“所有与孩子有关的案件到最后都只有无奈,即便赢了庭审也是如此。”剧中的台词和该剧播出时的社会语...

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戛纳引关注

当地时间5月13日,第7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迎来一位“特殊嘉宾”——中国首部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这部融合科技与文化、交互与叙事的创新之作,在戛纳进行了海外首映。这部作品运用虚拟现实与实时定位技术,将平面影像拓展为...

国产动画“出海”升级

图①:《哪吒之魔童闹海》俄罗斯海报。图②:《凸变英雄X》中国大陆海报。图③:《罗小黑战记》格鲁吉亚海报。图④:《白蛇·缘起》美国海报。图⑤:《时光代理人》日本海报。本文配图均为网络图片5月7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海外...

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

【影视锐评】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作者:何国军 周 怡(分别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前不久,国家电影局首次为虚拟现实电影颁发“龙标”,《唐宫夜宴》和《隐秘...

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

【文艺观潮】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作者:孙子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讲师)推动本土类型创作,加强中国类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是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在...

巧妙平衡真实性与戏剧性

图为《绝密较量》剧照。片方供图国安题材谍战剧《绝密较量》迎来大结局,引起观众热议。该剧围绕第四代核电技术的重重博弈,通过真假难辨的人物身份与虚实交织的技术迷宫,精彩勾画新时代国家安全防线上的隐秘斗争。传统谍战剧往往依托战...

《折腰》热播:古偶剧的破局与新生

《折腰》海报。图据电视剧《折腰》官微□雷蕴含近日,电视剧《折腰》开播,在古装剧市场陷入同质化泥潭的当下,它却以傲人之姿实现突围。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排出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戏 不能丢了土腥味儿

作者:张 嘉杨立新像一坛陈了五十载的醇酿,外表透着质朴劲儿,内里却沉淀出绵柔,这是北京人艺老戏骨才有的功夫——市井烟火与翰墨书香在岁月里勾兑得恰到好处。杨立新说话时常带笑意,举手投足间流淌的幽默总能引发听者会心一笑,但谈...

《折腰》做对了什么?跳出“恋爱脑”

近日,肖战主演的《藏海传》开播来势汹汹,古装剧《折腰》热度飙升,剧集市场话题不断,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目光。《折腰》播至15集,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2024
10/15
17:49
浏览量: 23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