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莫日发驻村10年交出一份亮眼的乡村振兴答卷

莫日发驻村10年交出一份亮眼的乡村振兴答卷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25 17:39:04 | 点击:35

外出务工的村民已陆续返岗,留村的村民在清明后种下的新品种香米,正处于育苗期。3个产业园放眼望去,蔬菜种植基地里,刚种下不久的冬瓜苗正努力生长;茶园中,嫩绿的茶芽迎着春风等待采摘;梨园里,果农们灵巧的双手正在枝叶间穿梭疏果,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这是村第一书记莫日发日前带领记者行走在村里时所看到的景象。

扎根乡村10年

白竹村是一个以瑶族同胞为主的村落,平均海拔870米,曾经蜿蜒泥泞的山路困住了村民的脚步,饮水难题与贫困阴影交织在山间村落,村民们世代守着青山却难觅出路。

2015年,桂林银行军转干部莫日发主动请缨来到了这里,担任白竹村第一书记。10年光阴流转,莫日发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扎根基层,用热血与汗水让这片土地旧貌换新颜。

莫日发驻村的10年,是初心如磐、深耕瑶乡的10年。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莫日发的车辙已深深碾过18万公里;在陡峭的乡间小径,他的登山鞋磨破了十余双。最终,这位瑶山里的“赶路人”,累计争取到1000多万元资金,修建6条通村公路,硬化道路约37.5公里,解决215户村民饮水难题,点亮了460盏路灯。

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连续3次任期届满,228位村民联名按下红手印请求莫日发留任,这份信任成为他坚守的强大动力。

产业兴村,是莫日发在白竹村奏响的振兴最强音。他创新提出“银行+商户+合作社+脱贫户”的产业模式,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紫金米、节瓜、茶场等特色种养业,建成3个特色产业园。不仅如此,他还积极联系专家指导,拓展增收渠道,引进企业合作,成立扶贫产业车间。

在莫日发的努力下,白竹村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

让村民有奔头

今年春节以后,莫日发针对不同村民的实际情况,联合政府和企业为他们量身定制就业方案。年轻力壮的村民,他牵线搭桥联系了各地的工厂做流水线,不仅提供“点对点”就业服务——人一到站就有企业专人接应,还提供每人500元路费。年纪大的村民,莫日发就帮他们联系建筑工地的装修活,工作时间较为灵活自由。对于那些就业困难的村民,莫日发更是亲力亲为,在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后,带领他们到当地产业基地,进行一些种植、疏果、采摘的工作。

当地气候较为寒冷,稻米作物在这里种植往往只能一年一熟,加上稻米回收价较低,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要想好种什么。”2024年,莫日发带领村委合作社,引入新品种香米。香米是以野生稻谷培养的一种多年再生稻,对于土壤、温度要求低,耐寒耐高温,在山区成活率较高。为了鼓励村民种植新品种香米,莫日发带领合作社给村民们发种子,并承诺以4元钱保底价进行香米回收,这个价格高于普通稻米回收价近4倍。

香米成熟以后,莫日发联合桂林银行和工会注册商标、包装加工,帮助销售。线上,在网络平台直播售卖,桂林银行积分平台积分可以兑换香米,为香米打出名声;线下,在中秋节、春节等传统佳节,村委会、桂林银行等单位购买香米作为工作福利发放给职工,让更多人体验香米,增加回购率。

因为口感好、米质好,香米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一年内销售了近10万公斤。“吃过的人都找我们回购。”莫书记笑着说。今年,香米已经播种400多亩。

为民服务不止步

每年春节,当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团聚时,莫日发联合村委都会组织一场特别的座谈会。会上,他了解农民工出去务工的难点痛点,询问他们对村里发展的建议,共同探索村里如何发展。对于在村种植或者想要回村发展的村民,了解他们的需求,看看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帮助。

今年,在产业发展上,莫日发带领村民继续探索创新。村里的产业园积极引进新品种,开春第一次尝试从传统的节瓜种植转向试种大冬瓜。“我们不断尝试新品种,起到一个引导示范作用,扩大产业发展。”他如是说。

2023年,莫日发敏锐抓住电商风口,带头开启直播带货,让白竹村的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下,脱贫户通过入股实现持续增收,年均户增收超8000元。2024年春节前夕,71户脱贫户喜获54.8万元分红。

10年来,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莫日发提到,在修好路、亮好路灯的基础上,今年,会更重视大路小路的硬化保养,保证拖拉机能开进去,还要做好其他后续保障工作,对村民需要的基础设施继续补充增加。

“看到村民们房子装修得蛮漂亮的,生活幸福指数高了,我也觉得很幸福、很自豪。”莫日发发自内心地说。

责任编辑:李婧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河南商水县平店乡

初夏时节,走进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平店乡雒庄村玫瑰花卉种植基地,600亩玫瑰竞相开放,阵阵花香弥漫开来。置身花丛中,绚丽的美景让人陶醉。“我们村从2013年开始引进玫瑰花种植,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于不断创新管理、引进新品种新...

莫日发驻村10年交出一份亮眼的乡村振兴答卷

外出务工的村民已陆续返岗,留村的村民在清明后种下的新品种香米,正处于育苗期。3个产业园放眼望去,蔬菜种植基地里,刚种下不久的冬瓜苗正努力生长;茶园中,嫩绿的茶芽迎着春风等待采摘;梨园里,果农们灵巧的双手正在枝叶间穿梭疏果...

在这里,少我一个不行(中国道路中国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⑥)

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开始实施,我主动报名,成为第一批志愿者。来到西藏、留在西藏、扎根西藏,我已经在这里工作生活了20多年。常有人问,是什么让你坚持了下来?说句实在话,来之前没想过干这么久,来之后也不是没有动...

在无声的世界里放声歌唱(暖心故事)

李博指导学生发音。受访者供图5月7日,广西桂林市聋哑学校排练室内,一群听障儿童正进行日常训练。“起!”指挥棒在空中画出一个感叹号,合唱团负责人李博张大了嘴巴,用夸张的表情、灵活的肢体语言调动孩子们的情绪。“嗯、啊、哦……...

湖北省公安县闸口市场监管所开展居民 “水、电、气”专项检查

每日新闻网讯(熊周)为确保居民水电气价格政策有效落实,近日,公安县闸口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内供水、供电、供气专业经营单位和各物业公司开展专项检查。在专项检查中,工作人员通过细致审查收费公示、票据、缴费系统,并随机走访居民用户...

河北曲周:科技小院初夏又来新农人

初夏时节,绿荫初浓,晨风裹着湿意掠过,砖缝间凝着昨夜未干的雨痕,一场充满泥土味的乡村创业服务活动正在河北曲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张庄科技小院,青砖院墙间传来阵阵掌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科技小院团队的师生们和一帮青年新农人正面...

茶卡盐湖边的幸福生活

挨着茶卡盐湖景区有两个村,北边是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巴音村,靠南边的是茶卡镇的茶卡村。曾经,这两个村有着相同的“宿命”,村民居住在距离镇上十几公里外的山区,主要以农业和养殖为主,交通、医疗、教育极为不便,是人均收入...

【全环境立德树人】乐享自然 聚力前行——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举行走进辛安河主题公园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吴美玲)春风拂绿野,山花映笑颜。为践行青少年体质提升计划,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政策要求,近日,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走进辛安河主题公园开展实践活动。 ...

计量服务零距离,民生保障有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许堯)今年是第26个世界计量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围绕“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主题,结合群腐整治及群众关切的水电气“三表”规范、消费公平等“关键小事”,开展了系列惠民活动,以精准计量筑牢诚信基石,以透明...

万荣县王显乡竹家村:党建引领 科技破题 联农惠农

每日新闻网讯:(韩维元)眼下正是果树田间管理关键时期。在万荣县王显乡竹家村千亩瑞香红苹果示范园里,八架植保无人机正穿梭于翠绿的果树间,雾化的农药如细雨般均匀洒落。“过去十几个人耗时3天的喷药作业,现在无人机4小时就能完成...

2025
05/25
17:39
浏览量: 3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