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平店乡雒庄村玫瑰花卉种植基地,600亩玫瑰竞相开放,阵阵花香弥漫开来。置身花丛中,绚丽的美景让人陶醉。
“我们村从2013年开始引进玫瑰花种植,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于不断创新管理、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还带动附近300多户村民增收……”村党支部书记刘国珍道出了发展“密码”。
“发展玫瑰花卉产业的初衷就是想让乡亲们一起富起来。”种植大户刘前山说,他最初种了3亩玫瑰,9年前又从别人手里接管10亩花棚。今后还要持之以恒做大做强玫瑰深加工产业链,提高玫瑰花的附加值,带领村民共同铺就一条致富的“芬芳之路”。
近日,记者走进雒庄玫瑰园,只见一棚棚玫瑰花枝繁叶茂、长势喜人,20多名花农正忙着采摘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冷库旁边10多个工人正在分拣包装,一派繁忙的景象。
创业伊始,并不是很顺利。“对于我们种植户来说,既没经验又没技术,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我们抱团成立合作社,共同外出考察学习,基地派专人跑销路,县乡两级助力举办两届‘玫瑰有约’活动,很快打开了市场。”种植大户韩林说。
按照“共同、共富、共发展”的理念,种植户在购苗、种植、管理、销售、项目争取等方面携手发展,资源共享。如今,雒庄村3个玫瑰花卉合作社,年产玫瑰鲜切花700多万枝,亩均效益1.2万余元。
玫瑰花开满乡村,带动乡亲共同致富。“我们的玫瑰花从扦插到移栽、修剪、除草、施肥、摘花等都需要人员打理,尤其是到了盛花期,最多时大概需要20多人,都是本村或者周边村庄的群众。”种植大户李向前说。
手持花剪、瞅准花苞、对准枝条,“咔嚓”一下,一枝玫瑰应声落入手中。雒庄村村民王秀荣、单美荣等徜徉在花田间,采摘起鲜花,娴熟而利落。“花卉基地就在俺家门口,在这务工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我干了6年采摘工,每月能挣2000多元!”几个花农先后对记者介绍着自己就近就业的情况。
据了解,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不仅让雒庄村及附近300余名农民端上了“花饭碗”。依托玫瑰种植,还带动了生产、管理、运输、销售产业链,约2000人靠“花”增收致富。实现了“村强、民富、景美、商活”的目标。
“我们主要通过‘线上电商+线下花店+订购配送’的模式销售,基地建有花卉保鲜库、低温冷藏库等仓储设施。用户前一天下单预订,第二天上午采摘鲜花,当天下午便安排发货。市内24小时送达,省外客户48小时内即可送达。”种植大户刘陆军介绍。
时下,越来越多人选择用鲜花点缀生活。以花为媒,因地制宜开发花卉旅游、科普、研学等形式多样的体验项目前景广阔。“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花卉种植面积,提高花卉生产智能化水平,推动花卉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做强做大‘美丽经济’。”平店乡党委书记位望喜表示。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