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为期5天的第三届链博会20日落下帷幕,在20日下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对外公布,本届链博会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
本届链博会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到1200家。线上线下观众人数超过21万人次,比上届增长5%。组织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精准匹配2.4万次,是上届的4倍。参展商首发、首展、首秀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比上届增长67%,参展商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据不完全统计,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兴乾称:“链博会不追求短期的现场交易成交额,更注重推动参展商上下游之间的长期互利合作,今年创新优化了链博会指标评价体系,进一步突出帮助参展商、参展商之间、参展商和专业观众之间怎么找朋友、找伙伴、找解决方案、找应用场景。”
链博会举办三届来,境外参展商占比逐年攀升,从首届的26%、第二届的32%上升至本届的35%。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参展商覆盖范围从首届的55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本届的75个。大批美国、欧盟、日本企业积极参展。
李兴乾表示,链博会直观呈现中国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和强大生产创造能力。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占据重要位置,不链接中国就难以链接世界。
目前,已经有102家企业和机构签署第四届链博会参展协议,提前拿到了下届链博会的入场券,签约数量也比去年增加了50%。
财经老王:链博3.0收官 解码全球供应链最强朋友圈
上周,第三届链博会无疑是北京最火的“地儿”之一。这场全球供应链万亿级“朋友圈”的聚会刷新了纪录——75个国家、650多家企业、超20万人次观众挤爆展馆。为期五天的展会都有哪些精彩看点呢?我们来看财经老王在现场带来的梳理解读。
财经老王这几天都在现场,发现这次的链博会可不只是人多、热闹,背后还有更多看点!
看点一:“链”出新高度
今年链博会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境外参展商占比35%,比上届提高了3个百分点。施耐德、国际汽联等跨国企业或机构首次亮相,连续三年参展的苹果扩大了展台。170多个境外机构团组来到现场观展洽谈,相比上届增长120%。这些跨国企业为什么越来越积极?
大家给出的答案很明确:全球化没有“退潮”,依然是大势所趋,而且中国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创新力”正日益成为全球“硬通货”。
看点二:“链”动新趋势
全球首款两栖载人飞行摩托、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和未来领域产业,在链博会大放异彩。10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展,本届链博会首次设置的创新链专区,促成的技术交易潜在合作空间保守估计超10亿元。在链博会,大家看到了行业和产业的未来,也找到了更多创新灵感和合作机会。
看点三:“链”上共赢
链博会的常态化举办,是中国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的生动实践。前两届链博会累计促成合作项目金额超30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本届链博会促成合作项目和金额均超过往届,越来越多的中外参展企业通过这一平台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上下游合作关系。
多家参展企业告诉老王,链博会是他们结交新朋友、共塑产业链最好的平台。展会结束后,他们还将持续推进合作,把展会上的意向变为具体的合作项目。
连续举办三届的链博会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更清晰地传递出链博会的“链”不是“脱钩断链”的零和博弈,而是各国企业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共赢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