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翰墨馨香沁姑苏

翰墨馨香沁姑苏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7-11 09:06:58 | 点击:56

第15届江苏书展现场。施向辉摄/光明图片

  线上线下实现总销售额25602万元、同比增加365万元;苏州展场零售1043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苏州展馆入馆客流12.6万人次……7月7日,为期五天的第15届江苏书展在苏州落下帷幕。自2011年首届举办以来,江苏书展已茁壮成长为推动全民读阅、建设“书香江苏”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平台,成为江苏人民每年夏季翘首以盼的文化嘉年华。

  提供关于阅读的多元体验

  今年江苏书展共有超过10万种出版物参展,相较往年再创新高。在展销好书的同时,书展还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寻蝶探秘,守护生态家园”图片展、苏式书香文化体验空间等一系列与“书”相关的专业展陈和体验活动,打造“沉浸式”书展。

  作为江苏省域书展,江苏书展重视将本土文化、“苏版”图书融入观展体验中。本届书展上,《金陵四十八景》《同治苏州府志》等新书首发,“书话文脉”“大运河岸边的运河时光”等阅读分享活动讲述江苏悠悠文脉。

  走进苏州文学风采展区,三千年吴地文脉浓缩为可触摸的立体展陈。“我们根据古籍中对‘龙鳞装’的形容和描写,以长条底纸为轴,将书页右端错落粘贴,复刻了这种传统的装裱工艺。”该展览策展人殷文秋介绍。

  打造读者和作者双向沟通的“桥梁”

  “我本是理科生,因语文老师的引导爱上古典文学。我认为评价语文老师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7月4日下午,在《陆游十讲》新书分享会的交流环节,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说。

  历年来,江苏书展都极为重视名家的“磁吸效应”。今年,苏州展场举办阅读推广活动190余场。“从2011年参加首届江苏书展开始,我每年都来。书展不仅提供了与读者、书法爱好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能够检验作品生命力,激励我们不断创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表示。15年来,孙晓云已经在江苏书展上推出了将近30种与书法有关的书籍。

  江苏书展在服务青少年读者方面不断优化。本届书展首次与2025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同期举办,共有45家出版单位携近万种童书参展,涵盖绘本、文学名著、科普读物等多个类别。“你的灵感来自哪里?”“编故事怎么安排角色?”在“大地上的童年诗篇”阅读分享会上,稚嫩的提问不时响起。“孩子们的内心柔软,通过书展的分享平台,听一听童言稚语,创作会更鲜活。”儿童文学作家王一梅说。

  书展已成为江苏人的“文化闹钟”

  江苏书展不只是书籍的展销平台,更是一个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文脉传承的盛会。

  本次书展设置“旧书新知”展区,邀请孔夫子旧书网、中国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苏州古旧书店、文物出版社等单位携带大量旧书参展,让读者体验一把淘旧书的快乐。

  “这是孔夫子旧书网首次参与江苏书展,带来了1000多种古籍旧书,相当一部分与江苏有关。”孔夫子旧书网负责古旧书销售的赵向涛介绍,展出的古籍中最珍贵的一本当属《范文正公尺牍》,此书是明嘉靖年间江苏文正书院刻本,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

  此外,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书展的惠民力度也越来越大。凤凰新华书店集团共发放总额3000万元的购书现金券和优惠券,各大参展出版社普遍打出六五折的折扣。展会现场设立12个直播间,在网络购物软件上搜索“江苏书展”可直达江苏书展线上分会场,享受相应折扣。

  2024年,江苏全省居民综合阅读率90.3%,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5.5本,均位居全国前列。书展15年,已成为江苏人心中的“文化闹钟”。正如《书船长载江南月:文学山房江澄波口述史》中所述:“书因人聚,有爱书的人在,书香文脉就不会断绝。”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倪恺彬

责任编辑:李丹萍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农家小院话桑麻

   夏日的午后,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戈坪乡芳田村,72岁老党员肖党生家的小院里格外热闹。几张木凳围成一圈,五六个村民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上个月,咱村评上全县卫生第一名,这个月可要继续保持啊!”肖党生一...

翰墨馨香沁姑苏

第15届江苏书展现场。施向辉摄/光明图片  线上线下实现总销售额25602万元、同比增加365万元;苏州展场零售1043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苏州展馆入馆客流12.6万人次……7月7日,为期五天的第15届江苏书展在苏州落...

游横店清明上河图景园

2025年7月2日:时穿北宋汴京游,旖旎风光望眼收。紫阁丹楼浮异彩,虹桥碧浪竞飞舟。车龙马水商潮涌,酒肆茶坊市井优。十里丝弦人欲醉,千年遗韵韵长留。

邱兵:写下我的故事 我的记忆 我一去不返的时光

  邱兵的文字有他的声音。  阅读邱兵最新故事集《鲟鱼》时,总能从他的文字中想象到他的语气、音调和态度。此前,我从未见过他,但我一直知道这位资深媒体人的“传说”。邱兵,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文汇报》记者,2003年...

“无声”之花在北疆文化中绽放

7月1日,“文博内蒙古”店员张宇展示新到店的LABUBU娃衣。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盛夏时节,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大召广场,游客如织、热闹非凡,大家纷纷来此感受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文博内蒙古”文创店门...

【烟火人间】悬崖书吧

 【烟火人间】  传说中的“悬崖书吧”,位于浙江玉环上栈头村景区内。它确实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如果立于低位海滩,需要抬头仰望,才能望到高达几十米的石崖顶端。三层入口处侧面有一片开阔的望海平台,海水是蓝灰色的,此时云开雾散风...

经典“转译”:黄庭坚的“理语”诗

阅读黄庭坚的《山谷集》,我们会发现从元祐后期到南迁黔南、戎州期间,山谷诗的创作呈现出一种以经典为诗料进行说理的倾向。“诗料”源自书本或是现实,表现在作法上就是“用事”或者“直写”。两者相反相成,不可偏废。用事过度则易因饾...

一部返璞归真的书话集——评北乔《南人书话》

 在《晦庵书话》中,唐弢曾对书话的特点做过如下概括——“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由此观之,现代书话虽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其形制上的杂糅...

南宋的四大藏书系统与藏书家

 ■陈锴  纵观中国古代的藏书发展史,南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随着北宋中期问世的雕版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南宋的刻印本图书已成为官方与私人藏书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寺观藏书与书院藏书在南宋时期逐渐发展成新...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2025
07/11
09:06
浏览量: 5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